吴丽姣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153)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创新能力便是综合素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为了向社会输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机械制造人才,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为了使学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机械制造问题,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使学校向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1)创新教学理念。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工艺与技术,因此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也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更加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探索知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机械制造问题的能力。
(2)增加金属加工工艺实习教学。金属加工工艺实习又称金工实习,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金工实习是最重要的实践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也是学生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公差配合、材料等其他课程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增加金工实习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车工、线切割、钳工、数控加工、零件制造工艺综合分析等均为金工实习的主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金工实习能够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机械制造技术。为了提高金工实习教学的质量,需要学校及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科学的制定金工实习的教学内容,并系统、全面地将理论知识合理融入金工实习中,以有效提高金工实习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们意识到金工实习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要清晰、明确地阐明金工实习与基础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介绍学生在金工实习教学中应掌握的内容,并且学校要专门安排企业兼职教师来负责学生的金工实习教学,联系企业生产实践,以及时解答学生在金工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进而有效提高金工实习的教学有效性。
(3)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牢固掌握理论知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并且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具有理论性强、信息覆盖面大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容,如:讲授刀具几何角度参数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flash动画及其他教学视频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降低了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应用头脑风暴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并学习其他同学优秀的学习思路。例如,在进行轴类零件的品质检验实验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向每组下发实验任务,让学生通过互问互答、讨论、合作的方法总结出轴类零件各面检测的不同方法和所使用的不同量具。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切削因素对表面粗糙度、轴类零件的品质检测、刀具角度测量等方面的影响均是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主要实践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来评定学生的实验成果。教师不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无法有效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首先,改进切削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实验的方法,让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活动中,兼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操作的实际情况联系生产实践,结合实验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内容进行补充。同时任课教师在实验前向学生下发实验任务以及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寻找解决方法,在实验完毕后安排学生总结自己的实验过程,任课教师引导指正。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2)重视工学结合。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工学结合,学生通过工学结合不仅能够更加直接地接触到机床、夹具、机械零件等装备,从而完成理论知识与实物的转换,还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的具体流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提高生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工作内容设置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工学结合中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实践性,需要学校及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并增加金工实习教学内容,同时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促使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新实验教学模式,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