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武
(1.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70周年。对共产党人来说,纪念马克思最好的方式是重读经典,重温他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自《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事实证明,《宣言》的强大生命力及思想锋芒经实践检验后,随着时间的变迁更加引人注目。人们不断追问,为何《宣言》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其背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从《宣言》全文表达的思想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刻理解和关怀,表达了其鲜明的人民性品质。《宣言》的人民性品质彰显了人民是社会实践主体,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根源;昭示了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表达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政治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宣言》的人民性品质集中体现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虽然这一思想主要蕴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系统阐述中,但马克思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1是在《宣言》中表述的。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两本著作中可见,人类解放和以人民为主体才是人类的终生奋斗目标,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也可以描述为以人民为主体的历史发展科学。毋庸置疑,历史唯物主义是对《宣言》中人民主体思想探讨的理论前提,人民性既深刻体现了《宣言》的根本属性,也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第一次系统而具体地阐述了人民主体思想,表达了人民性的理论品质,具体分析了人民主体思想的内涵,阐述了人民何以是实践主体,何以是价值主体。
马克思首先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人民处于非主体地位的表现及原因,指出阶级对立的存在是人民处于非主体地位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德意志意识形态》明确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2]524-525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就是人民,马克思所说的“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就是指一种生产关系模式的形成,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所能获取的自由受该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虽然这种制约在阶级社会的现实表现是阶级压迫,即奴隶主对奴隶、封建主对农民、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压迫,但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宣言》一开始就明确指出,阶级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阶级的直接对立,当人类社会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两大对立阶级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封建社会的各类遗留要素只有不断消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才得以真正确立。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赞扬了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才是本意。因为在这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因素,成为人民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桎梏,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阶级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1]49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他们虽然没有认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只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类人群,但明确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资产者和无产者是发展趋势,也是必然结果。综上所述,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就可以等同于人民的范畴,而相比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人口比重占了社会的绝大多数,因此无产阶级运动与以往一切社会的运动都有所不同。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39。
马克思认为,人民主体地位就是人民可以达到一种“自主活动”的状态,“各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这不仅是为了实现他们的自主活动,而且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2]580-581。 换句话说,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侯才在研究马克思自主活动思想后认为,关于自主活动的渊源,德国古典哲学家赫斯最先将社会主义与自主活动联系在一起。赫斯曾在代表作《进步与发展》中区分了自主活动、自主生产和自主发展等一系列概念,认为自主活动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当人们达到自主活动的境地,自主生产和自主发展便由此开始。[3]马克思关于自主活动的阐释正是在赫斯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认为,自主活动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状况,只有人们的交往活动不再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时,这种交往活动才是一种自主活动,即人们可以自由地支配各类外部社会条件,以此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可见,马克思所阐述的自主活动的对立面实质上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下的强制劳动。张一兵认为,马克思所阐述的自主活动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的自觉自由的活动,另一方面则是指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4]综合而言,人民主体思想主要指人民处于一种“自主活动”的状态,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真正解放,即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
马克思十分关注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在他看来,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需要具备生产力的发展与共产主义意识这两个条件。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民实现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解答了“人的异化”的根本原因,他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民主体地位。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单个的人才有可能被普遍的个人所取代而建立起人们普遍的社会交往,地域性的个人才有可能被历史性的人民所代替,那么世界性的共产主义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马克思强调:“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2]689
其次,人民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意识。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不会自然而然到来,它需要人民在某种意识的推动之下并运用一定的手段才能实现。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时期,已经不再是作为一种生产力量的存在,而是恰恰起着阻碍生产的反作用,因此一旦人民觉醒,他们便会形成一个阶级。马克思说:“这个阶级构成了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2]542孙德臣认为,依据共产主义意识的指导,进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可以说,也就有了一定的共产主义存在。而只有在共产主义意识的指导下,经过共产主义运动,才能产生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5]
由此可见,《宣言》深刻表达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而人民主体思想本质上又凸显了《宣言》的人民性品质。无论在任何时候,人民性品质光芒都丝毫不会减退,其生命力必然会经久不衰,因为在任何时候,人民作为社会主体的思想都不会过时,人民创造了社会历史,他们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
《宣言》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认为人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决定了社会的变革。可以说,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已经伴随着人民是社会实践主体的理念,而《宣言》则明确表述了人民是社会实践主体这一思想。
如果说在《德法年鉴》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那么1844年他们就已经开始从社会实践中寻找社会运动变化的根源。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6]。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以往受黑格尔影响通过考察精神劳动的变化发展来考察社会历史的做法是错误的,真正的考察要素是物质生产劳动,精神劳动只是物质生产劳动的派生物。
马克思反对个人主义的英雄史观,因此他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了鲍威尔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明确表达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在他看来,“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320;“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287。可见,只有人才能够使实践的力量得以实现,这里的“人”就是人民。马克思坚定地认为,不是英雄人物的意识决定了社会历史与群众,而是人民群众决定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由此,马克思提出了关于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伟大命题,即离开了人民群众,实践的力量就不能得以实现,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得以发展,一切就变得毫无意义。
那么,如何理解人民的本质呢?马克思认为,应该从人的基本生存活动出发来理解这一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阐述,只有从人的实践活动去考察社会历史,才能理解人作为实践的存在物的状态。由此,他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将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与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519这就是说,人为了生存下去必须获取足够的物质资料,而物质资料的生产与生产力水平紧密相关。人在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将自身从实践中扩展到人所生存的世界。可见,人在实践中生成了自身,也改造了自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宣言》对唯物史观做了科学的表述,每个时代的生产方式是这个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在社会实践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所有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唯物史观的基点。可以说,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无产阶级去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直到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乃至人类社会的全面解放。
1888年《宣言》英文版中这样写道:“马克思是正确的。当1874年国际解散时,工人已经全然不是1864年国际成立时的那个样子了。”[1]10工人阶级自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恩格斯认为,在工人阶级运动中已经有两类人站在了工人阶级运动之外了:一类是希望消除各类社会弊病以及主张改良的“社会庸医”;另一类是那些空想社会主义的信徒,他们是欧文派和傅立叶派,纯粹的空想而不付诸实践已经使他们降到了纯粹的宗派地位,最后的结局是这两类人都导向了“有教养的阶级”的一边。怎样的工人阶级运动才是走向解放的正确途径呢?恩格斯认为:“只有工人阶级中确信单纯政治变革还不够而公开表明必须根本改造全部社会的那一部分人,只有他们当时把自己叫做共产主义者。这是一种粗糙的、尚欠修琢的、纯粹出于本能的共产主义;但他却接触到了最主要之点。”[1]12可见,共产主义运动意味着工人运动,1847年社会上流行的社会主义运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运动,是上流社会的运动,真正的工人运动则是努力消灭私有制、为求自身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运动,只能靠工人阶级自身。因此,“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只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也只有工人阶级有办法做到这一点”[2]694。
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活动所设定的实践步骤如下:第一步,争取人民当家做主,采取革命的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第二步,人民将在共产党的带领下采取各种方式一步一步地获得资产阶级的原有资本,使资本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人民依附于资本,同时利用生产工具的掌控,尽可能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满足人民群众物质资料和美好生活需要;第三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阶级的差别逐渐消失,各类公共权力的政治性也化为乌有,“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1]51,那么人类解放了,人民主体地位就真正实现了。
综上所述,《宣言》中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的解放和人民民主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一切的重心归根结底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民群众。因此,《宣言》中一再阐释,无论是社会生产实践、革命实践,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发展实践,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作为实践主体存在的人民群众。可以说,《宣言》的问世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同时,彰显了人民是社会实践主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理论品质。
人民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1]3-4他们认为,《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25年来依然完全正确,工人阶级要努力掌握国家政权,但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如果简单掌握,会促使原有的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国家机器变得更加完备,而人民的主体地位就可能无法实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民才是价值主体,这一观点在《宣言》中处处流露。1882年俄文版序言和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对俄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其实质是想告诉人们,一切国家的社会革命都必须发生在必要的生产力水平状态下。只有这样,人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在马克思看来,认同资本主义的体制及生产形式,就相当于将人民推进火海。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工人阶级的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始终要坚持人民是价值主体,因为“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弊病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2]368。事实证明,俄国在后来的社会发展历程中,虽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但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一切国家的革命和社会生产关系都必须与这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的人民群众所承受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痛苦却少于西方各国,可以说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跨越”。
《宣言》在揭示科学社会主义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同时,也深刻批判了不符合人民价值主体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有三种类型的社会主义不符合人民是价值主体的形态。首先是封建的社会主义,其代表的是少数没落封建贵族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主义的空想,最终发展为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出现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没有真正开始的初始阶段,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但是没有找到无产阶级得到解放的途径,也没有看到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在阶级斗争中的重要意义,因而也不会理解人民在解放过程中的实践主体意义。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没有任何政治行动的主张,也没有任何革命行动的主张,他们企图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消灭阶级对立,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空想。其次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其代表的是小部分资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实质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主张改良的实质是迫使无产阶级放弃暴力的革命行动,从而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以保障小资产阶级的生存。最后是德国的社会主义,其代表的是反无产阶级、反共产主义的反动思潮。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德国的“这种‘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过是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和英国法国那些或多或少同它相近的党派在德国精神天国以及我们将要看到的德国情感天国中的变容而已”[2]589-590。因此,德国的社会主义本质上代表了小市民的利益,而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一切社会运动的价值主体也非人民。
《宣言》中关于人民是价值主体的终极目标设定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1关于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并能在社会生产中得以自由发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自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二者往往在表达上联系在一起,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对人未来状态的预设,也体现了人才是真正的价值主体。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人类真正解放的落脚点,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的王国,在那里,人能够自觉地从事各种创造性的社会历史活动。《宣言》中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预设,恰恰确立了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和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也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实践理念和目标诉求,它向世界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39。因此,《宣言》向全世界公开阐明了无产阶级的本质,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任务,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奠定了基础。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就是要带领人民群众消灭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为一切价值的归宿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恩格斯在《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一表述恰恰揭示了《宣言》的核心思想立足于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人民主体思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早已表明,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开展,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性就是人民群众永远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价值主体。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看,《宣言》从经济根源上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防线,其所阐释的“两个必然”体现了共产主义道路的曲折性。《宣言》中关于人民主体思想的阐释,正是它生命力强大的根本,无论是过去170年,还是当今时代,都意义深刻。
《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1]39可见,在《宣言》问世之前,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价值引导一直占主导地位,这种错误的引导倾向使人们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和力量,而《宣言》从唯物史观的视角,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将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本质展现在人类面前,即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都是价值归宿。《宣言》关于无产阶级先进性的阐述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其真理的强大力量就在于以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为努力目标,指引社会发展的方向,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使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宣言》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果,将无产阶级的性质和共产党人的意图向人民做总结,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就是无产阶级奋斗的目标,并引导人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信念。从价值理念的取向上来看,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就是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的价值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宣言》中人民性思想的阐述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总结。对理论的自觉有助于信仰的坚定。《宣言》从诞生到来到中国,促成了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正是苦难中的中国人接受了人民主体思想,才激励了一大批中国的先进分子参加到革命的队伍中,才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身。
新时代,我们党必然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在执政条件发生了历史性改变且诱惑颇多的时代,一小部分党员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给党的执政形象造成严重破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品质依然是激励广大干部努力奋斗的思想武器。人民性思想的实践,使我们党将获得人民更加坚定的拥护。
《宣言》发表于1848年,当时欧洲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作为一篇战斗檄文,它唤醒了劳苦大众的革命意识,是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的指南。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宣言》一如既往地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斗争理论武器。第一,《宣言》的政治立场时刻警醒我们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依旧需要坚持人民的立场,在各种事件的处理中,要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不动摇。第二,《宣言》表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决心,这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财富。在面临各种挑战及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形势下,人民主体思想时刻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继续前行。第三,《宣言》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力量。作为一部红色经典教材,它将继续指引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