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婷,肖 茜,张道龙
(1.美中心理文化学会,伊利诺伊州 芝加哥 IL 60608;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8;3.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精神医学系,伊利诺伊州 芝加哥 IL 60612
咨客,女性,25岁,未婚,医学本科五年级在读,因“经常感觉眼睛变小,反复纠结,人际关系方面有问题10年+”而来访。
咨客自初中二年级起发现眼睛近视便开始佩戴眼镜,高二起觉得眼睛因带眼镜而变小、变形,一直心情低落。自此开始总是纠结于眼睛变形的问题,无心学习,最终放弃当年高考而选择复读。复读期间进行了双眼皮手术,并开外眼角。进入大学之后,再次觉得眼睛变小,感觉了无生趣,情绪低落,当地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给予米氮平治疗两个月左右遂自行停药。大一期间进行了开内眼角手术,但这些改变也只能在短时期内让自己觉得好一些。之后仍控制不住地向他人求证眼睛是否有外形变化,即使朋友否认,也深信不疑。大四时男友因受不了自己的性格而提出分手,咨客无法接受,反复纠缠对方半年左右,不停地给对方拨打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去找对方哭闹等,吵架期间存在用烟头烫伤自己的自伤行为,三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抑郁、强迫、体相障碍”,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20 mg qd,一个月后自行停药。个人史:咨客自述自幼随父母在农村生活,与父母的沟通较少,父母管教多以打骂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时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心情压抑,感到空虚,情绪波动大,发泄情绪时会背着父母摔碗,还会偷偷烧掉家里的东西泄愤。初中曾用摔破的碗或玻璃进行自残,自残后感觉心情稍好,还曾通过暴饮暴食缓解情绪。人际关系方面,与父母关系不良,不愿与其沟通。与朋友关系一般,且朋友经常抱怨咨客烦人。在与男友交往的过程中也频繁发生矛盾,现已经分手。家族史:独生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均为初中,爸爸外向好客,妈妈有洁癖,高挑爱美。两系三代中否认有精神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定向准,接触交谈被动尚合作,自知力存在。否认错觉、幻觉及感知综合障碍。否认明显妄想等思维内容障碍。存在对外貌追求的强迫思维。注意力、记忆力及智能水平正常,情感反应协调。未查及明显情感高涨及情感低落。情绪显焦虑,担心自己的眼睛变小。意志活动正常,否认自残自杀、伤人毁物及违拗刻板等行为。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实习工作难以坚持,人际交往能力明显受损。辅助检查:头部磁共振、脑电图等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Z医生:讲讲你的困扰吧!
咨客:我特别在意自己的眼睛。总觉得自己眼睛变小了,然后因为此事就不想工作、不想学习,觉得眼睛不好看,很自卑。
Z医生:对的。一个星期七天,你有几天担心眼睛?
咨客:一个月差不多担心几次,一次持续三四天。
Z医生:一个月中有半个月左右?
咨客:对。
Z医生:这半个月心烦意乱,担心眼睛的事,那剩下的半个月呢?
咨客:如果眼睛没有肿,我就不在意眼睛的事情。
Z医生:不在意眼睛的时候高兴吗?还是也经常情绪低落?
咨客:不在意的时候就和正常人一样,比较开心。
Z医生:那么在此之前,比如初中阶段,你是心情愉快?还是也是感觉沮丧的时候多?
咨客:有时候被批评或者不高兴的时候会这样,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开心的。
Z医生:对老师的批评和别人的评价比较敏感?
咨客:对。
Z医生:你经常跟父母吵架吗?
咨客:不经常,只是不理他们。
Z医生:哦,不理他们,这是你采取的方式。你的朋友多吗?
咨客:一般吧。
Z医生:我刚才听说,你的朋友、室友都比较烦你?
咨客:对。因为我会反复问他们,我眼睛有没有变小?然后他们有时候也会烦。
Z医生:你的男朋友离开你是什么原因?
咨客:他说我性格不好。
Z医生:他说的性格是指什么?
咨客:比如我俩吵架了,他不接电话,我就会一直给他打,打50个、200个电话。
Z医生:哦,那你担心发生何事?你会想些什么?
咨客:我就想着让他接电话,不接电话就一直打。
Z医生:不接电话可以晚上回来再说,或者明天再说。
咨客:我就想着马上解决。
Z医生:那你担心他会跟别人在一起吗?
咨客:对。
Z医生:对,所以他说是因为你的性格离开你,而不是因为你的眼睛小,对吧?
咨客:对。他不在意我的眼睛,身边朋友没有人会在意我的眼睛,是我自己总是觉得眼睛变小。
Z医生:在此之前,你好像还在意过身材?不只是眼睛。
咨客:反正其他的事情都没有像在意眼睛这么严重。
Z医生:对的。但是你也担心自己身材不像妈妈那么高挑,是吗?
咨客:嗯,有一点吧。
Z医生:还有别的表现吗?比如咬手指盖、抠皮肤?
咨客:没有。
Z医生:拔头发?
咨客:没有。
Z医生:有没有洁癖?
咨客:也没有。
Z医生:我听说有的时候即使你没有眼睛的问题,你的情绪也比较低落,不是很想抓紧毕业当个名医,不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对吧?你都不去学习、上班。
咨客:比如今天早上起床照镜子发现眼睛有点肿、有点变形,我就特别难过,就不想去上班、不想学习,就是因为眼睛的问题。
Z医生:你认为是眼睛的问题。你刚才说眼镜度数有600度?
咨客:对。
Z医生:600度的眼镜都接近啤酒瓶底厚度了,别人还能看清你的眼睛吗?
咨客:别人都不在意,他们没有人说过我眼睛的事情。
Z医生:对,那这可能是心理问题。我戴450度的眼镜,在国外,老外们说因为有镜片的遮挡,他们几乎看不清楚我的眼睛。
咨客:嗯,我有时候也这样觉得。
Z医生:那你现在戴了600度的眼镜,你知道现在有变色眼镜吗?
咨客:嗯。
Z医生:那你的镜片再加点颜色,别人能发现你是否有眼睛吗?
咨客:是这样的。
Z医生:给你举例不是让你真这样做,这只是其中一个方案。
咨客:嗯。
Z医生:这明显有不合理的成分。你刚才说,只有你自己关心眼睛,别人实际上都没有在意,其实很多都是你的焦虑引起的,是吧?
咨客:嗯。我自己担心眼睛,别人倒没有说过。
Z医生:这不就是心理因素吗?你是学医的,何为心理,何为解剖,解剖的异常是大家都认为的存在问题。
咨客:嗯。
Z医生:对,现在只有你认为有问题,别人都认为没有问题,那很可能不是解剖上的大小,和你们宿舍里其他女孩比较,你的眼睛肯定不是最小的,对吗?
咨客:嗯。
Z医生:我还想问一下,你用艾司西酞普兰有好转,可是你每次服用一个月就停药,一般要使用9到12个月,为什么服药有效,却很快停下来了?
咨客:我感觉睡不着觉。
Z医生:你是白天吃,还是晚上吃?
咨客:我吃药不规律,有时候想起来才吃。
Z医生:那不行的。那你睡眠不好,有规律吗?你晚上服用艾司西酞普兰时睡眠好吗?
咨客:我没太注意,一般都是中午回来才想起来吃药,或者下午才吃。
Z医生:哦,就是下午吃,所以晚上睡不好。你要早晨吃,下次注意一下。
咨客:哦。
Z医生:好,你今天来想解决什么问题?
咨客:就是控制不住,总想自己的眼睛变小。
Z医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咨客:嗯。
Z医生:对的,就是想知道自己有什么病,下一步怎么治?
咨客:嗯。
Z医生: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DSM-5),你患的是躯体变形障碍,是强迫及相关障碍一类疾病中的一种[1]。如果是男孩患有躯体变形障碍,则经常强调肌肉形状不完美;若是女孩,则经常强调面部有缺陷,症状出现频率上觉得鼻子变形的占第一、眼睛变形的占第二位[1-2]。另外你还存在边缘型人格障碍,表现为有空虚感,总是纠结,同时跟你的男朋友不断打电话,拼命地黏人[1-2]。
咨客:对。
Z医生:所以你这个病是在边缘型人格障碍基础之上患的躯体变形障碍。建议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干预模式治疗。根据《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3]及《心理障碍临床手册》[4]等相关指南,生物学治疗方面:①坚持规律运动,降低焦虑;②根据《临床精神药理学手册(第八版)》针对强迫及相关障碍的治疗方案[5],继续服用艾司西酞普兰,晚上加用喹硫平,通过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强迫思维、降低焦虑、改善睡眠。心理治疗方面:你对批评敏感、眼睛不好就不想上班、眼睛好了也不努力学习,这些情绪和行为实际上都与边缘型人格有关,应采用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2-3,6-7]。现在自尊心低,还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不如妈妈漂亮等问题对你的打击,你就把注意点集中于“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妈妈有漂亮这一个优点,但你的聪明、你的专业和你的工作,全都是你的优点。假如人生是一场竞赛,对手是妈妈,你肯定能赢过妈妈,因为你的基础特别好。但你经常用强迫思维来消耗自己,最后会因人格障碍而变成令人讨厌的人,而不是因为眼睛小。社会资源方面,你总关心别人是否瞧不上自己,所以,你可以尝试调整为跟机器打交道的工种,比如在医技科室工作,与人打交道少,问题就好解决,这样清楚了吗?
咨客:嗯,清楚。
Z医生:谢谢你今天来访。
咨客:谢谢老师。
Z医生:不客气。
咨客的父母也存在高焦虑水平,故咨客有此焦虑的遗传易感性。她自幼生活在西部农村,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妈妈比较挑剔,稍不顺意便对咨客非打即骂,所以咨客逐渐产生焦虑、自卑的心理,情绪压抑,无法排遣,怨恨父母并通过毁物自伤等方式发泄情绪。因为有一个漂亮的妈妈,自己不如她,小的时候就会把这个自卑转化到学习上,因为觉得“一俊遮百丑”,但之后眼睛近视,咨客就出现了内心空虚、情绪波动大、易怒、过度敏感、自卑、自残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特点。边缘型人格障碍易与焦虑相关的疾病共病[1],所以当她眼睛近视时,迅速把自卑转移到眼睛上,强迫思维高度聚焦于此,学业及工作受影响,根据DSM-5[1],符合强迫及相关障碍这一类中的躯体变形障碍。
此外,“男友觉得我性格不好”也佐证了咨客人格方面等问题。因其整日自卑、没事打电话等行为,符合人格障碍的特征[1-2]。咨客有两个特点:一是频繁给男朋友打电话,怕自己被抛弃,存在强烈的不安全感;二是由于自卑,觉得自己外表不好,然后自卑又聚焦于眼睛,不断通过躯体的困扰排遣心里的痛苦。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与强迫型人格障碍相鉴别,因为咨客否认追求完美、较真、缺乏弹性等临床特点,故不予此诊断。
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干预模式。生物学治疗包括坚持规律运动、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及喹硫平联合治疗。心理治疗方面,采用DBT治疗患者的人格障碍[2-3,6-7]。社会资源方面,可考虑选择在人际压力小的医技科室工作。
Q1:为什么考虑咨客有边缘型人格障碍?
A1:小的时候她就有爱发脾气、对批评敏感、拿烟头自残、拿玻璃割自己的经历。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说明她的特点,可能未来还可改善,但咨客男朋友提出分手的原因是“她性格不好”,就提示我们更注意她的问题是源于她的性格,强迫症和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都没有自残行为,故咨客的表现符合边缘型人格障碍[1,8]。
Q2:咨客不断给男朋友拨打电话的行为,您理解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中的担心被抛弃,但是当强迫症患者存在强迫思维时,是否也会出现难以控制的一直拨打电话的现象?
A2:不会,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他们知道反复纠缠会使对方更不爱自己,所以不去惹人厌烦,强迫症患者通常是跟自己较劲,人格障碍患者才是跟别人较劲、进行骚扰[2]。强迫症是“洗手、拼命洗、洗干净了就行了”[2],所以不能把这种“爱哭、纠缠、没事就发脾气、控制不了自己”理解成强迫思维。另外,咨客既往用烟头自残,不符合强迫症。后来自残、冲动症状减轻,从精神动力学解释是由于躯体变形障碍的问题加重了,神经症的表现太突出,所以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变轻了[2-3,7]。但是在压力下,人际关系同样存在问题。真正的强迫症并没有人际关系的问题,而用边缘型人格障碍来理解此咨客更合理。
Q3:咨客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跟父母相处爱发脾气,有时候会自残,是否考虑是破坏性心境失调?
A3:没有。破坏性心境失调是自己心境不好来破坏别人,英文全称是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即“心情不好的时候大发脾气”,而不是自残。所以宣泄出来就会感觉舒服,一般是对外攻击、打人、骂人,而不是伤害自己[1]。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不断地自残:扎耳环、戴舌环以及刺青等,把内心的痛苦通过躯体疼痛释放出来,寻找所谓的平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