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东传统民居改造的乡村旅游民宿设计研究

2019-02-11 07:50黄小蕾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居民宿山东

黄小蕾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而乡村旅游民宿无疑是发展乡村经济、实现乡村产业改革和振兴乡村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乡村旅游民宿是由当地传统民居改造而成,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层面对于传统村落传承与开发的有利引导,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开发者看到了传统民居的资源特点,在彰显民宿特色,体现地域文化,营造乡愁氛围等方面,传统民居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传统民居在建筑制式、结构及功能方面有其固定的样式和空间布局形式,并不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不符合民宿的功能需求。如何保留传统民居优势、去除劣势,是民宿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的过程中,既要保留传统民居的特色,又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生活习惯,让传统民居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既能够重新焕发活力,又能为乡村发展提供助力。

一、山东传统民居现状及特征分析

(一)山东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现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缺少了对地域特色的认知及对传统的认可,传统建筑文化和传统的民居建造技术也逐渐衰落。农村建筑受现代建筑业发展冲击严重,新式民居建筑趋于雷同,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差异越来越小。正是由于观念转变、技艺缺失、现代材料冲击等原因,导致村落中传统民居闲置现象严重,传统民居疏于维护,甚至出现了很多民居被拆除的现象。

(二)山东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

传统民居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融合,具有明显的乡土特色。山东传统民居的乡土特征差异主要由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塑造而成。山东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山”“海”“河”等地域特色,人文环境有开放包容的齐文化和崇礼重教的鲁文化。山东传统民居在区域特征鲜明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在院落的布局、朝向、尺度、材料等方面因地制宜,形成了鲁中山区随形就势、布局自由的石砌民居,胶东丘陵地区共用山墙、联排布局的海草房和石头房,鲁西南、鲁北平原地区方正规则、轴线鲜明的土坯民居。在建筑制式上沿袭北方地区典型的合院式布局,但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导致部分民居在形制上有所删减,出现了四合院、三合院、正厢院、正房院等多种形式。

二、传统民居到乡村旅游民宿的职能转变分析

(一)受众主体的变化导致生活方式的转变

将传统民居改造为民宿,受众主体由原来的村民转变为度假、商旅和周边游的游客,村民的角色也转变为民宿经营者和服务者,民宿消费者所带来的现代生活方式与村民保有的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发生着碰撞与融合,受众主体和民宿主体的生活轨迹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民宿消费者对高质量的生活有着明确的要求,无法接受农村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民宿消费者对乡村自然的景色、淳朴的民风和传统农耕自在的生活方式又有着巨大的需求。而无论是作为民宿经营者还是民宿服务群体的村民,面对着自身角色的转变,既需要接纳民宿消费者的现代生活方式,又要适当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乡村旅游民宿这种矛盾的生活方式需求,正是传统民居改造为民宿时应考虑的设计重点。

(二)空间职能的转变导致空间需求的多样化

传统民居改造为民宿后,空间职能发生转变,传统民居由生活居住空间转变为旅游度假空间,使用时间由长期居住转变为短期住宿,使用者对空间的功能需求和体验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在传承传统民居空间格局的同时,按照现代生活需要对传统民居的功能空间设置和人流动线进行规划与调整,满足消费者对民宿硬性功能的需求。同时,相较于传统民居,消费者对民宿的选择也更加注重空间的主题性和体验性。注重民宿入住后能够体现体验感提升的软性服务,如有情怀、有故事的民宿氛围与贴心的管家服务体系等都是能提升住客体验的重要因素。

三、山东传统民居改造为乡村旅游民宿的影响因素

(一)山东传统民居改造为乡村旅游民宿的限制因素

由于受原有民居制式及建造技术、材料等的限制,在山东传统民居改造为乡村旅游民宿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在建筑制式问题上,山东传统民居多为一进式院落,由正房、厢房、倒座围合成较为规整的合院,平原地区院落尺度相对较大,丘陵和山地地区院落尺度较小。较大的合院有“正五厢三”的规格,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很多地区的民居保证不了合院的完整制式,出现了“正五厢二”““正三厢二”“正三厢一”等院落形式。建筑为单层硬山顶建筑,房屋以“间”为主要单位,空间尺度较小。由于山东传统民居尺度的限制,改造而成的民宿体量较小,客房数量少,空间功能区也相对较少,对民宿功能复合性的限制比较大。因此,在民宿模式上,一般采用游客单独居住配备管家服务体系的模式,这种模式容易导致主宾的互动性较差。在建筑结构问题上,山东传统民居多为木石结构,很多民居建筑由于疏于维护出现屋顶、梁柱等承重结构安全性降低。同时,很多山东传统民居由于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开窗数量少、窗洞尺度小,为了保暖很多北向墙体上甚至不开窗洞,这就造成了很多山东传统民居存在采光和通风差的问题。在硬件设施问题上,传统民居的硬件设施较差,无论从卫生条件还是水、电、暖、网等配套设施都不完备。

(二)山东传统民居改造为乡村旅游民宿的优势因素

山东传统民居在改造为民宿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多问题和限制条件,但相较于新建民宿,传统民居改造为民宿仍然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传统民居作为重要的乡土特色资源,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建筑中体现出的传统建造技艺、传统建筑制式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造智慧,能够让建筑自身就成为传扬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民宿地域特色的形成、乡村风貌的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从院落的格局及建筑制式上看,尺度小虽然意味着功能相对较少,但也正因为院落较小,改造成本也相对较低,适合于农民自主改造投资或外来资本集体租赁改造,形成规模化和集聚效应。同时,小型民宿由于体量小,较适合于小型聚会和家庭活动,空间私密性较好,情境代入感强,让消费者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体验更加深刻。

四、山东传统民居改造为乡村旅游民宿的设计策略

民宿的品质受民宿整体形象、空间特色、基础设施、空间功能、服务体验等硬件和软件因素影响。

(一)加强民宿整体视觉形象塑造

以品牌塑造的意识,进行民宿整体规划设计,加强民宿的品牌和形象意识,形成民宿地域形象特色。在视觉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提炼山东传统民居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形态、肌理等视觉符号并加以运用,从民宿的色彩体系、环境整治、外观修复、导视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民宿视觉形象的塑造。提炼出山东各地区的地域色彩体系,在民居改造的过程中以色彩体系为指导,进行村落整体规划、建筑外观色系、室内陈设、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的色彩控制。提炼山东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及环境肌理,作为传统民居改造的参照,进行建筑外观的修复和建筑周边环境的整治,保证民宿与传统村落形象的一致性,保证建筑肌理的统一性。进行民宿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强化山东传统民居的符号特征,加强民宿的宣传及推广。

(二)充分利用传统民居特色资源

在山东传统民居改造中,从院落布局形式、建筑特色和室内陈设三个方面发掘并运用山东传统民居的特色资源。保留传统民居的合院布局形式,在保证原有正厢房充分利用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建筑单体的加建与拆除,以满足民宿的功能需求。修复并强化山东传统民居的建筑外观形象,运用传统的工匠、建筑技术和施工工艺对建筑进行修复利用,充分利用原有建筑构架进行结构修复、加固和替换,使用原有民居的建筑材料,如砖、石、木等和结构构件等进行修复,实现传统民居的再生。丰富室内陈设的种类及内涵,搜集传统民居中的传统家具、生产生活工具、传统手工艺品、特色陈设等物品,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设计改造或组合陈列,强化民宿空间地域特色。

(三)做好民宿基础设施改造

虽然民宿作为非标产品,强调特色与个性化,但随着民宿经济的发展,行业和市场对民宿标准与内部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明确,但传统民居作为基本的生活性空间,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环境上都无法满足民宿对于舒适性生活体验的要求。对于山东传统民居基础设施的改造可以从传统民居物理性能优化、硬件设施改造、行业标准提升三个方面着手。采用增加开窗数量、加大门窗洞的尺寸、屋顶开天窗、适当调整墙体等方法来优化山东传统民居采光、通风等物理性能。进行水、电、网、暖的改造,引进现代厨卫系统,配备储物、家具、电器,实现硬件设施改造。通过排污管网及设备改造、消防通道及设施配置、餐饮及卫生管理强化等手段来推动民宿的标准化发展。

(四)进行功能空间重构

山东传统民居为合院式的空间布局形式,功能空间围绕庭院进行排布,导致功能空间和人流动线的连贯性较差。同时,民居的开间和进深较小,无法满足民宿对客房等功能区的尺度要求。在民居改造的过程中,可从室外空间功能的重塑与复合、室内空间功能的优化与重组、人流动线的规划与细分三个方面来实现功能空间重构。由于空间尺度的限制,很多功能区无法单独设置,只能采用空间功能复合的手法来进行空间布局,将传统民居的庭院和晒台转变为民宿的户外活动区、民俗体验区、休息露台、烧烤等复合功能区,承担民宿的公共体验功能。进行室内空间平面布局调整,在平衡民宿功能区的设置需求和传统民居体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民居以开间为单元的布局形式,根据民宿功能区尺度要求,拆除开间隔墙,重新划分空间,依据现代生活方式调整空间时序与人流动线,实现功能空间的合并与重组。

(五)促进民宿产品体验升级

从民宿管理服务、产品拓展体验、文创产品置入、民俗文化融入等方面提升民宿产品的体验性。加强民宿管理与服务,采用管家制服务体系,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民宿过程性管理,引进服务监督与反馈机制,实现民宿住宿体验的全过程管理。充分利用山东传统民居所处的乡村资源优势,丰富民宿产品业态,开展农村生产生活体验和民俗文化体验活动,融合周边乡村旅游资源,拉长民宿产业链。引进文化创意理念,加强乡村农产品文创和传统手工艺文创发展,借助文创产品的销售拉长民宿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周期,带动民宿经济发展。加强民宿与所处村落的互动,让消费者能够充分体验乡村的邻里关系和民风民俗,为民宿产品注入更多情感因素,让民宿产品更加饱满。

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民居在乡村中大多处于闲置的状态,很多民居年久失修,将闲置的传统民居进行一定的改造,打造成乡村旅游民宿,能够将乡村闲置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同时,运用山东传统民居改造成的乡村旅游民宿,无论从聚落形式、建筑外观还是空间布局、内部陈设,甚至到民宿服务、餐饮体验、旅游纪念品等的运用,都能够彰显山东乡村旅游民宿的地域特色,提升民宿的文化内涵,强化民宿的体验性。

猜你喜欢
民居民宿山东
孪生院子民宿
山东图片库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