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艺术的视觉表现形式研究

2019-02-11 04:15:05吴昆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脸谱戏曲图案

吴昆

(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0)

戏曲脸谱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历久弥新。在现代设计领域,戏曲脸谱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被广泛地运用在现代工艺设计中。但是通过对这些设计进行深入探究后,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仅将戏曲脸谱生搬硬套在作品设计上,戏曲脸谱元素的表现方式相当雷同,元素的运用浮于表面,没有将脸谱艺术的美感和深刻内涵表现出来。本文旨在揭示戏曲脸谱现有的视觉表现形式,探讨脸谱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现状,提出更为深刻的脸谱艺术视觉表现方式。

一、戏曲脸谱的含义、主要类别及作用

(一)中国戏曲脸谱的含义

戏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在表现所扮演角色的形象特点时而使用的化妆手法。在中国戏曲表演中,一张脸谱往往代表着一个戏曲人物形象,脸谱图案的多样化也承载着人物角色丰富的性格特点。中国现存的戏曲脸谱样式是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将各种形式的图案、夸张的变形技艺和各种艺术色彩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脸谱造型。戏曲中各色人物的性格和善恶都是通过脸谱的图案和色彩展现的。在中国文艺戏曲的发展历程中,脸谱艺术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规律,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之处。

(二)中国戏曲脸谱的类别

中国戏曲的人物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五种类型。“生”和“旦”主要代表中国戏曲中的男性和女性角色,在这两大类别下,还有其他细目。“生”和“旦”两个角色在进行化妆时,面部的色彩涂抹往往比较少,主要是考虑到这两个角色的形象特点偏向秀美。“净”角、“丑”角和“末”角也代表男性角色。这三个角色的妆容需要用纯度很高的油彩进行面部图案的描绘,同时还要注重线条的勾勒,脸谱形式更加的多样化。为了突出“净”豪放和伟岸的性格特征,在进行面容勾勒时多使用高纯度的油彩。“末”角是老生的一种,因此在妆容上较为清淡。“丑”角往往是戏曲中较为搞笑诙谐的形象,因此它的面部妆容特点比较明显,往往是在两颊和眉毛的部位进行描绘,鼻梁处不可缺少白色的“豆腐块”。

(三)脸谱的作用

在戏曲表演最初兴起时,为了区分角色之间的身份和职业,才会形成如此多样的脸谱。后来随着戏曲表演逐步成熟,开始走向系统化,戏曲脸谱开始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道德品质等内容,以此达到丰富人物的性格、辅助戏曲表演的目的。

脸谱艺术除了丰富戏曲人物特点外,还起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戏曲脸谱带有浓厚的中国民间艺术色彩,脸谱文化本质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传承。中国有很多带有民族印记的艺术作品都有采用脸谱作为创作元素,这些作品的流传实质上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二、中国戏曲脸谱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脸谱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在现代工业艺术设计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会以脸谱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摘取脸谱中的图案、色彩等元素再加以改造运用在现代艺术设计中,通过现代化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中华民族优秀多彩的文化。除此之外,脸谱的形象往往较为简洁,但是通过简单的图案描绘和色彩的应用,却反映出中华民族古老的祖辈们的生活,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哲学思想,表达了先辈们的感情。在视觉表达过程中,脸谱的应用价值和美学价值都得到了发挥。

三、脸谱艺术在视觉表达中的表现形式

(一)脸谱艺术在视觉表达中的抽象表现

在当代的生活和工作中,很多的视觉传达设计多以抽象的形式来表现。在很多的工业设计中,可以看到很多设计师会将脸谱元素进行抽象化处理然后应用到设计作品中去。这些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以戏剧脸谱为依托,然后对脸谱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进行挖掘,对其特征进行总结,将特色化的元素提取出来,与现代工业设计理念和内涵相融合,赋予脸谱工艺设计新的含义,让最终的设计既能够表现脸谱传统的特色,也能够传递出现代文明的气息。

较能够代表脸谱艺术在视觉设计中的抽象表现的设计有中国京剧剧院标志。中国京剧院的标志是取材于中国京剧中旦角脸谱的眼部特写,该标志将戏曲大师梅兰芳手眼相生的理论与现代的工业设计理论相结合,其将经典的手部兰花指动作与眼部的彩妆造型结合起来,标志的外部轮廓以梅花为素材,展现了旦角的柔美。这个标志的造型通过抽象的处理手法传达出脸谱的艺术性,同时展现出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性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文化底蕴。在色彩的应用上,以戏曲脸谱的黑、白、红为基调,体现了优雅、恢弘大气的审美。该标志从整体上看是一个京剧演员的形象,深邃的眼神凸显了其对表演的专注。梅花是中国文人作画最经常描绘的意象,梅花常寓意坚强的意志,梅花的五朵花瓣暗喻戏曲表演中的生旦净末丑、红黄蓝白黑、手眼身法步。该标志的设计充分借鉴了脸谱元素,从而设计出了别具风格的京剧院标志。

(二)脸谱艺术在视觉传达中的具象表现

所谓的具象表象不是将物质的简单照搬重现,而是对物质的本质进行提炼,挖掘事物的深层次内涵。视觉设计中的具象表现是提取具体的设计素材直接放到设计中,通过具象的元素表达设计师设计的主题和信息。具象的表现方式虽然偏重直观的效果传达,较难引起观赏者的深度思考,但是具象的表现方式使得设计师传达的设计信息更加直接明了,观赏者能够较为迅速精准地了解设计师的意图。

戏剧脸谱多是偏鲜艳的色彩融合,脸谱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整体的装饰性功能较为突出,设计师在进行视觉表达设计时可以选取整个脸谱或者某个局部作为元素运用在设计中。在很多城市的中心广场上会直接放置脸谱雕塑作为人文景观,很能够凸显地方特色以及脸谱的装饰性功能。很多女性护肤产品系列也开始主推中国风,比如备受90后喜爱的SNP脸谱面膜,该款产品在外包装上利用了中国传统的元素,比如折扇、灯笼以及包拯的脸谱,最激发女性消费者购买兴趣的是面膜的图案就是包青天脸谱,敷在脸上就是京剧包拯的油彩脸谱形象,很多女性消费者会通过朋友圈的形式分享这款面膜[5],这也是通过信息手段对传统脸谱艺术的传播。

四、脸谱艺术的视觉表现形式的创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脸谱艺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升级创新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免于被时代淘汰,视觉设计也需要跟随脸谱艺术的发展脚步,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视觉设计的创新不是简单地将脸谱艺术与现代文明进行杂糅,而是换个思维和角度,将现有的脸谱艺术元素进行有机重排,寻找脸谱艺术中的差异和相同点,这就需要设计者对脸谱艺术有充分认识和深刻的见解,并且对脸谱艺术的特征进行概括。然后结合大众的艺术审美重新解构脸谱艺术,让两者充分融合,设计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作品。

(一)提取和创新已有的脸谱艺术元素

脸谱从直观是而言是点线面组合而成的抽象图案,但是脸谱图案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脸谱的创始者赋予不同的脸谱的喜怒哀乐、忠奸、善恶等人类具有的性格特征,从脸谱的油彩涂抹形式和线条轮廓可以观察出很多关于艺术创作的法则。脸谱艺术在视觉的传达运用中不要被限制在形状的简单拆分搭配上,应该注重对脸谱艺术的多视觉观察,提取脸谱艺术新的形态,让新的脸谱形态成为视觉设计的基本元素。或者说直接从新的角度紧扣视觉设计的主题,使用“重新构成”的方法体现出手法和脸谱形象的个性。较为经典的“重新构成”设计技法的使用者是石汉瑞先生。石汉瑞为香港汇丰银行设计的年报封底和封面,将西方元素和东方脸谱进行结合,给人独特的感官刺激。在年报封底上,设计师将象征美国自由和民主的自由女神像与象征正直的东方红脸关公脸谱相结合。年报封面则是将象征东方的珍珠和象征纽约的苹果进行组合。代表两种截然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视觉元素被作者分割然后进行重新架构组合,赋予了作品更多的神秘气息,也给观赏者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不同视觉元素的重新组合让我们对脸谱艺术蕴含的深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挖掘脸谱深层次的意蕴表达

中国脸谱艺术通过各种形式的图案向观众再现了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颜色和图案的结合,使得艺术家们能够更精确地传达脸谱的象征意味,使得人物更加地丰满立体。在精神和文化上,与脸谱艺术相关的内容也一直得到传承。

在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之所以要对原始的脸谱形式取其精华,然后再进行创新改造,是为了让脸谱艺术更好地表达设计主旨,追求更深层次的意蕴表达。所谓意蕴是指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从意蕴的角度对设计作品进行阐述,一方面能够以新的视角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习和借鉴作品中的艺术表达手法,更好地理解作品。

五、结论

脸谱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国内外备受关注,脸谱艺术在视觉艺术中表现出很强的中国文化特色和视觉震撼力。通过观察脸谱艺术的发展脉络,能够发现脸谱艺术的视觉表现形式也是非常多样化的,蕴含的艺术气息相当地独特。本文主要通过挖掘脸谱艺术在视觉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并对脸谱艺术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之处进行总结,让更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从中得到启发,同时也希望可以为致力于脸谱艺术视觉表现形式创新的人给出参考意见。■

猜你喜欢
脸谱戏曲图案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帖脸谱
做个脸谱迎『六一』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画中谜
娃娃画报(2018年6期)2018-08-15 13:03:20
画中谜
娃娃画报(2018年5期)2018-08-15 12:49:20
画中谜
娃娃画报(2018年3期)2018-08-15 12:26:56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灶王爷的“脸谱”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人民音乐(2016年1期)2016-11-07 1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