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萍,贾丹凤,杨 静,梁红梅,李 睿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1.生殖医学中心;2.检验科;3.妇产科,山西 太原 030013)
宫内粘连是流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已成为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方法[1]。但宫腔镜复查发现术后再粘连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周围性和重度粘连的患者。本研究比较两种不同预防粘连的方法。
我院80例2017.2-2018.2宫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28.25±2.47岁。人工流产的次数是1-3次,平均(1.77±0.55)次。药物流产的次数是0-2次,平均(1.46±0.26)次。清宫的次数是0-1次,平均(0.57±0.15)。观察组年龄24-37岁,平均28.10±2.42岁。人工流产的次数是1-3次,平均(1.7 5±0.5 2)次。药物流产的次数是0-2 次,平均(1.4 5±0.2 1)次。清宫的次数是0-1 次,平均(0.56±0.18)。两组资料有可比性。
两组均于月经干净3-5天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对照组术后立即放置宫喜节育环,术后当天给予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每日两次,每次两片口服,连服20天,最后5天加服黄体酮胶囊,每晚一次,每次四粒,节育器一月取出。观察组术后即刻放置球囊支架,球囊注入5-7毫升生理盐水,放置一周,术后当天予戊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胶囊序贯治疗,服药方法同对照组。术后第二月复查宫腔粘连复发情况。对复发的患者进行第二次松解术,第二次粘连松解术后仅给戊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序贯治疗,方法同第一月,必要时在第三个月经周期再次复查,评价治疗效果。
比较两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分离粘连的平均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
SPSS 21.0版本处理并进行x2、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是7.5%,对照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是17.5%。
观察组宫腔粘连分离次数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分离一次33例,分离两次4例,分离三次3例,平均次数是1.25次。观察组分离一次37例,分离两次2例,分离三次1例,平均次数是1.10次。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观察组出现了1例恶心,2例腹痛和4例阴道不规则出现,总的发生率是17.50%。观察组出现了2例恶心,2例腹痛和3例阴道不规则出现,总的发生率是17.50%。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人工流产率增加,宫腔镜检查的普及,宫腔粘连的发生及发现呈上升趋势。宫腔镜检查和治疗是在直视下分离或去除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口服戊酸雌二醇雌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增生,球囊支架放置可有效撑开子宫壁,减少分解粘连的创面发生贴合,从而预防粘连的复发,三者联合使用可保障治疗效果[2]。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是7.5%,对照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是17.5%。
观察组宫腔粘连分离次数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分离一次33例,分离两次4例,分离三次3例,平均次数是1.25次。观察组分离一次37例,分离两次2例,分离三次1例,平均次数是1.10次。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观察组出现了1例恶心,2例腹痛和4例阴道不规则出现,总的发生率是17.50%。观察组出现了2例恶心,2例腹痛和3例阴道不规则出现,总的发生率是17.50%。
研究表明,术后口服戊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序贯治疗并同时放置球囊支架的防粘连复发效果优于放置宫内节育器。原因分析宫内节育器为环形中空结构,不能完全避免子宫内壁贴合而造成粘连复发,以及宫内节育器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性反应而影响子宫内膜修复而导致子宫腔内膜粘连复发。而球囊支架在以上方面避免了宫内节育器的缺点,而在预防宫腔复粘方面有较好地作用,可作为临床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