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珍芹
【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及护理干预分析。方法 本研究涉及对象为5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腹痛、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实施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配合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更佳。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1..02
肠系膜淋巴结炎为临床常见儿科疾病,以7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表现以腹痛为主、伴有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目前,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生理状况、感染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常采用对症治疗与抗感染治疗[1]。但患儿由于年龄小,依从性差,治疗效果不佳,有学者尝试运用中药穴位贴敷,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将以50例患儿为对象,探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及护理干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涉及对象为5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男、女患儿分别为14例与11例;年龄在1~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1.61)岁。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6例与9例;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1±1.25)岁。两组患儿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中,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使用益生菌调理肠道,合并感染使用抗生素,使用维生素治疗调节免疫力,以及对症治疗。持续治疗4-5天。
研究组添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贴敷:行皮肤消毒,用王氏保赤丸(药物组成有黄连、大黄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小丸)取1.2g,研末。使用凡士林进行调糊,取神阙穴,将以上药物敷于脐内并固定,每次6h,每天1次,用药后第二天腹痛症状明显好转,持续治疗3天。
1.2.3 护理干预
了解患儿的兴趣与爱好,通过书籍、玩具、娃娃等物品吸引注意力,以及使用电视播放动画片和健康教育片,消除恐惧心理,同时积极与患儿互动,增加患儿的治疗配合。通过患儿可理解语言与患儿交流,向其讲述治疗必要性,并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讲述疾病有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拉近与患儿家属之间的距离,取得理解与配合。在治疗前,做好治疗所需药品与设备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药量精准要求实施。通过感兴趣物品吸引患儿注意力,达到患儿忽略治疗过程的目的,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监测生命体征多项指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分析。
治疗效果:以《中医症状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根据腹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包含治愈(腹痛消失,30天内无复发);好转(腹痛改善,发作频率减少);无效(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症状消失时间与生活能力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治疗效果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時间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
3 讨 论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为“腹痛”范畴,由脾胃而至。小儿的发育较为迅速,需脾胃生出水谷精微,从而充盛机体[2],造成脾胃负担重,一旦受到饮食内伤、寒冷湿邪等,极易造成脾胃损伤,影响水谷精微,从而引发泄泻。中医辩证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为痰湿积聚、乳食积滞,当以散结止痛、温中散寒、开郁散结、理气化痰治之[3]。中医穴位敷贴具清炎止泻、消肿止痛之功效,王氏保赤丸组成为黄连、大黄等药,具祛滞、健脾、祛痰。用于小儿乳滞疳积、痰厥惊风、喘咳痰鸣、乳食減少、吐泻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以及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等症;取该药贴于神阙穴,促进血液循环,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改善症候[4],以及增强体质,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运用中医穴位敷贴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与西药治疗相比,安全无痛苦,患儿依从性高,优势明显,在早期实施,可有效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5]。
此外,由于小儿治疗依从性差,存在哭闹等情绪,增加治疗难度。护理是一种全面性、规范性护理干预,结合疾病特点与患者一般状况,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过程包含治疗前、治疗中与治疗后,内容包含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不良反应护理等[6],护理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护理通过了解患儿的喜好,积极与患儿互动,拉近与患儿的距离,从而消除恐惧感,通过观看动画片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从而忽略治疗过程,消除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配合治疗。此外,还需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取得支持与信心,得到更好的配合,有效改善治疗效果[7]。
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腹痛、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与刘小莉,袁友云等[8]研究保持一致,均证实了中药穴位贴敷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实施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配合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罗轶凡,任利翔,李晓红,等.中药辅助抗菌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Meta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6):851-858.
[2] 李 盼,肖达民.加减和中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2):189-192.
[3] 李 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理气化痰汤辨证加减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5):605-607.
[4] 许志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验举隅[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39(5):468-469.
[5] 罗小军,成 燕,徐华英.温中芳香止痛药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5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4):62-63.
[6] 赖 浩,王富英,黄柳兰,等.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44例病原学检测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z1):179-180.
[7] 李金鸾.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2):277-278,281.
[8] 刘小莉,袁友云,文 花,等.中药敷脐疗法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中的运用体会[J].江苏中医药,2017,49(12):52-53.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