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谟
[摘 要] 职校学生进入实习阶段是理论转入实践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幼教专业实习生来说,实习工作是自身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的一次考验。期间,实习生会面临各种心理压力。通过调查法,从各个角度分析幼教专业学生实习心理压力的来源、成因,调查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的应对方式,提出心理疏导的建议和方法,以期帮助学生能更加顺利从职前教育过渡到就职岗位。
[关 键 词] 职校;幼教专业实习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296-02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职校生进入实习阶段是一次成长机遇,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会面临社会的考验,作为职業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多年带队实习的教师,我认真观察和调查了我们的幼教学生在实习期间所面临心理压力、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并思考与此相适应的心理教育与疏导对策,以期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成长。
(二)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尝试针对中职学校幼教专业的实习生对实习期间的心理压力进行访谈研究,对幼教实习生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希望通过对实习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分析心理压力来源及成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减轻实习生的心理压力,并提高幼教专业实习生的工作效率和适应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龙岩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生,共100名,分布于不同的实习幼儿园。共收回有效问卷85份。
(二)研究方法
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1.压力来源
经过对技师学院幼教专业的100位幼教专业顶岗实习生关于实习期间心理压力进行访谈,了解实习生的主要压力来源,通过自编问卷调查,分析其压力源。收集到有效问卷85份。结果表明,有近40%实习学生表示实习心理压力很大。主要压力来源从大到小依次为:缺乏教学经验、教育教学能力缺乏、角色定位混乱、陌生环境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生活压力。其中压力最大的是工作经验缺乏(52.9%)和教育能力缺乏(47.1%)。总体看来,感到实习工作压力大或者较大的,占总体实习生的75%。
2.应对方式
采用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csq)了解幼教实习生面对心理压力时的应对方式,该问卷主要分为以下维度: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都属于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自责、幻想、逃避和合理化属于消极的应对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幼教实习生在面对问题时,大多(超过60%)能采用较为积极的应对方式,比如求助老师同学、勇敢面对问题等,有一部分学生会采用消极模式,依次为退避、幻想、合理化。
(二)结果分析
1.实习生常见的一般心理压力
(1)角色转换的压力
作为一名实习生,学生需要在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中不断变化角色。作为一名幼教专业的顶岗实习生,需要扮演更多种不同角色,他们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在幼儿面前既是老师又是朋友,不同的角色频繁地转换。幼儿园也会从职业角度对实习生提出职业要求。很多实习生并没有做好及时转换心理角色的准备,导致角色混乱,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2)环境适应的压力
陌生的环境常常会给人带来不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要求都给实习生较大的压力,实习生从原来的学生时代较为单纯的师生、同学关系增加了上下属关系,同事关系,从原来的理论学习状态到应用状态,都要求学生适应。调查发现,超过50%的幼儿实习教师在对进入实习期间面对新的环境有压力。
(3)人际关系的压力
涉世未深的实习生对如何处理与带班教师以及保育员、幼儿园领导,以及与幼儿家长等关系相对迷茫,部分学生不懂得尊重园方老师,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做事,不会处理问题,这些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也会给幼儿实习教师一定的压力。经调查发现,80%以上的幼儿实习教师认为处理与带班老师以及保育员之间的关系给自己造成了压力。
2.幼教专业实习生面临的特殊压力——教育教学的压力
幼教专业的实习生除了一般心理压力外,还要面对有挑战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小年龄的幼儿教育教学是需要较高的个人素质。幼儿实习教师除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更要有一定的教育管理和组织能力,懂得教育的基本理念。而教育教学过程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教育准备不足造成的压力;(2)教学实施过程的压力;(3)教育专业能力的要求。
(1)教育准备不足
一部分幼教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不清、态度不够端正,没有扎扎实实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扎实都导致了教育实习过程产生挫败感和压力。
在笔者的幼儿园带队跟岗过程中,听过很多实习生上课,相当一部分实习生备课不认真,教材内容不熟悉,课前相关准备不到位,不了解幼儿的学情,导致上课效果很差,造成了教学失败,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
教学准备对于组织幼儿活动来说非常关键。幼儿实习教师若对班级幼儿情况的不了解,活动设计时就会有很多的困难。要花时间去了解幼儿,熟悉教材,这是对实习学生的考验,也是成长的必然一环。由于学前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特点,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大量的实物图片课件等具象资料,这些大多需要老师亲自动手制作。对于幼儿实习教师来讲,教学材料的设计不仅考验的是在校期间学习的技能水平,同时还考验实习教师的工作效率。由于实习教师的工作经验不足,在设计材料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耐力,由此会带来焦虑,产生工作压力。经调查发现,58.8%的幼儿实习教师在进行教学材料的准备时有较大压力。
(2)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压力
教学的开展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还要有临机应变的教学机智,需要平时的训练,这是对综合能力的考验,据调查,85%的幼儿实习教师第一次上课有紧张情绪。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幼儿实习教师,当活动中出现无法预想到的问题时,很多实习教师会出现慌乱的情况,这种由于经验不足带来的压力是每一位实习生都会碰到的。
例如:教学活动中,某实习老师由于教案准备不充分,对幼儿的提高不知道如何应对,结果实习教师教育过程停顿,不知如何引导幼儿,导致课程效果差,无法完成教学常规、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3)教育专业能力的要求
超过70%的幼教实习生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因为教育组织不力,使教学秩序混乱,活动不能很好开展,给实习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对幼教实习生的专业能力要求是很高的,除此之外,学前幼儿需要保教一体,教育与保育的双重任务,一日生活的照顾和教育;布置班級环境,进行环境创设等,对于第一次带班的实习教师,会有很大的压力。
3.不同应对方式的影响
很多实习生的想法过于理想化,认为自己接受了一定的职业能力的训练,能胜任工作要求。而到实际工作岗位上时会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很大,有很多的现实问题他们并不擅长处理,这时候就是考验学生的时候,能够积极求助、解决问题的学生相对都比较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肯定,而自恃清高不愿意虚心求助带班老师,不愿意积极学习解决问题的学生,往往耽于幻想,得过且过,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都不高。
四、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一)在学生上岗前,加强实践性教学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是改善心理压力的根本之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实习教师来说,在实习工作开始前的积累是重中之重,没有准备的战役是打不好的。实习中的问题,更多是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考验。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往往更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遇到的麻烦也更少,压力也会更小。学校应该在学生上岗前创造大量的训练机会,锻炼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实习生在实习中积极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只要拥有较高的教育基本能力,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实习工作中的任何压力和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在幼教专业课堂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请进来”就是请幼教专家、园长、优秀教师进学校开讲座或上课,让学生接触最新的教育教法,有观摩和学习的机会。我担任班主任的幼教本科班级,曾经在一年的时间,每周五下午都请当地知名幼儿教育专家园长来班级开讲座,一线老师的讲座和授课丰富了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在上岗前就能心中有数。“走出去”就是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幼教实践第一线,不仅仅只是在学校这个象牙塔学习,我们要求学生在学好学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走向社区,走向幼儿园,走向各种一线机构,每学期都安排学生走进幼儿园,一年级每学期一周见习,二年级每学期两周见习,三年级十周实习,四年级顶岗实习,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完成任务的时候就循序渐进地增长了能力。在平时的幼教教学中,广泛开展五项全能比赛,教育教学比赛,基本功比赛,以赛促教,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备日后之需。
(二)正确定位,做好角色转换和环境适应的心理准备,提高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力
实习教师可咨询前辈或者老师,了解自己在实习中可能充当的角色,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是相当重要的。实习生要慢慢学会从一个“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灵活处理人际关系,这也是为接踵而来的求职及职业生涯做准备。
(三)改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带队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疏导,对其认知方式进行引导,促使学生面对问题时候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会有效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也要多对在校外实习的学生伸出橄榄枝,用网络心理咨询等手段,为在外实习的实习生提供及时和必要的帮助。
综上所述,幼教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会面临各种压力,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善应对方式,转换角色定位,积极面对新环境,就是心理调适最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寒英.高师实习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高教前沿,2009(12).
[2]王晓鹤,毛晨岚.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前心理压力与期望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9(8).
[3]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与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6).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