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红艳
[摘 要] 为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满足实用人才培养需求,针对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汽修专业编写《汽修专业实用口语》校本教材,并付诸实施。《实用口语》在教材开发上以“四源”融合为设计标准,实现教材内容的全岗位覆盖。在编写体例上,以“一境”贯穿模块体系,按照“案例描述”“案例分析”“相关知识”“情景演练”“拓展延伸”五步骤进行,使教学内容更聚焦。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翻转课堂、真实情境、授人以渔、闯关激励、多元评价五种教学方法。经过三年的实践,汽修专业学生口语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均有一定提升。
[关 键 词] 中职汽修;实用口语;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242-02
一、校本教材开发的现实背景
(一)推进选择性课改的需要
2015年浙江省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推行“2+1+1”课程模式,在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预留了充足的教材开发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
(二)彰显汽修专业特色的需要
行业需求的改变使汽修专业的教学更关注维修、销售、服务一条龙,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更要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但是目前使用的教材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仅局限于日常生活,并不能满足汽修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
(三)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
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多从事汽车修理、销售等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有必要根據本地区汽车行业特点与需求,开发针对汽修专业的实用口语校本教材。使语文口语与汽修专业相融通,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作贡献。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特征
以“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职教理念为指导原则,立足语文教学大纲,针对本校汽修专业实际情况与学生特点,在职业模块的基础上,立足区域文化,开发课程资源,编写旨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校本教材,在实践中作为本校汽修专业语文课程的补充教学资源。该教材的开发具有以下特征。
(一)目的性
坚守“目的性”原则,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汽车产品营销能力。
(二)实用性
以学生职业需要与发展为着眼点,考虑地域特色,从接待、维修,到营销口语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从学生职业道德、技能、情感等方面出发,着眼于实用性。
(三)针对性
两个学段四大模块共40个口语知识点,由浅到深地设置学习情境与口语活动,满足不同程度、兴趣的学生需求,弥补现行教材的欠缺,提高语文教学的专业针对性。
(四)特色性
立足本地职业环境,挖掘汽车服务行业资源,领略本地经济文化特色,渗透热爱家乡、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情感,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三、校本教材《汽修专业实用口语》的开发
(一)开发原则——以岗位需求为开发理念,实现语文口语学习的专业化
实用口语校本教材开发是以本校为基地,结合区域文化,由教师按照教材编制程序进行的校本教材开发。教材的开发遵循以下原则。
1.就业主导原则
毕业生多从事汽车修理、销售相关工作,其中大部分在本地区企业就业,也有不少人自主创业开店。开发校本教材,旨在突出有用性,以就业为主导,帮助学生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及与专业相关的实用口语能力。
2.实践开放原则
教材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设计与引导者、评价的制定与参与者。重视对职业情境的设置,突出口语实践活动,体现行动导向的设计思路。开发课内外资源,与实用口语相关的内容,都可作为教材资源。
3.因地制宜原则
教材的开发结合地域特点,发挥地方优势,立足于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把握因地制宜原则。
4.师资先行原则
了解课程论的有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外,还要对汽修专业的特点、基本知识技能有所了解,将专业知识与语文融通,找准两者结合的点。
(二)编写内容——以“四源”融合为设计标准,实现教材内容的全岗位覆盖
“汽修专业实用口语”是针对汽修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未来就业的需求有专门用途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实用口语表达能力,根据我校汽修专业课程特点、学生现在口语水平以及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需要确定教材体系,整合教学资源,编写校本教材,故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做到了“四源”融合。
1.融合语文资源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口语实践活动”为口语训练提供了沃土。对现有中职教材进行梳理,精选出与专业契合的口语知识点。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口语专业知识,并借助教研组的专业力量融合语文口语资源。
2.融合专业资源
口语学习是个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各个学科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口语教学应重视跨学科学习。为此请本校汽修老师帮助补充专业知识,为口语能力提升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同时整合商品经营学科的营销策略,为口语表达的突破寻求更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