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娜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1-103-02
摘 要 近年来,劳动争议现象在我国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产生这些争议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存在劳动用工不规范行为,同时存在劳动组织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这种情况不仅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在新时期,进一步优化企业劳动组织管理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阐明了加强强加企业劳动组织优化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对当前阶段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企业劳动用工与劳动组织管理的建议和措施,希望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关键词 企业 劳动用工 劳动组织管理 策略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稳定良好,但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企业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管理模式优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企业在就业过程中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发展趋势,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就业行为、劳动组织和劳动纪律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强加企业劳动用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一)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使我国各行各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来说,经过一系列的改制和改造,市场化发展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但总体而言,国内许多企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内部组织管理相对混乱、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通过优化劳动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在规范用工劳动组织关系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优化内部人员配置,确保企业内部权利的合理分配,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增强内部人员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随着我国企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对企业管理机制的优化升级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科学先进的劳动用工与劳动组织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使企业各部门员工权利分配更加科学,消除多余的机构;其次,它可以确保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从而实现上级部门的命令,当纠纷发生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第三,还可以依靠优化劳动组织管理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通过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为企业选择更多优秀的人才,以最低的管理成本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秀的人才队伍。因此,企业应加强内部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否则,企业的长远发展就无法保证,优化企业劳动组织管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内部员工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
二、企业劳动用工组织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一)劳动管理者法律意识淡漠
当前,企业劳动管理人员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对相关法律法规熟悉程度较低,并且无法准确运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这很容易引发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争议和纠纷。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不仅要进一步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实际关系,还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中相关人员的实际认识,保护基层员工的基本权益。但是,有些企业管理者没有充分考虑基层员工的利益,只把企业自身利益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管理不平衡、管理公平性差等相关问题。此时,基层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突出,导致管理者管理效率大大降低。我国劳动合同对基层职工的保护有全面的法律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实施困难,基层员工很难与企业管理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管理,他们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同时,对于企业员工而言,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也存在下岗失业的风险。
(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现阶段,有些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劳动用工制度,特别像建筑装修业、餐饮服务业、房地产中介销售等人员流动性较强的行业里在招聘用工时并未依据劳动法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致使劳动者的合法权利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员工归属感较差,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导致企业的管理规定难以落实,这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劳动组织的管理规范和对劳动者利益的损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这既损害了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了企业的形象,影响了企业的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完善劳动就业和劳动管理制度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以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如果企业的就业制度不完善,就很难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从长远来看,企业的经济效益将越来越差,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
(三)劳动者权益缺少保障性措施
企业的工会组织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层组织,通常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工会的主要职能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协调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工会组织的作用弱化的问题,甚至有些企业的工会偏离了自身定位,完全为企业的管理层服务,很难发挥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此外,当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合同文件通常由公司直接提供,各方面条款都是按照企业意愿制定的,容易造成劳动者权益出现缺陷,虽然这样可以使企业获得短期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对企业的稳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三、提升劳动用工与劳动组织管理的策略建议
(一)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合同是反映企业和劳动者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合同管理水平也是企业劳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不仅要从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制度入手,同时还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地方性政策对劳动合同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以实现劳动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人事部门和法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制定有效的相关工作计划,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提高劳动合同制度的约束管理能力,以便更有效地组织劳动管理,保证企业的日常经营的和谐平稳。
(二)加强工会建设工作
工会作为平衡和协调企业管理部门和职工利益的重要组织,既能有效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又能帮助企业开展劳动用工和劳动组织管理工作。因此,企业应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优势地位,积极完善工会组织体系,确保工会运行机制的稳定,使工会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可以在提升工会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作用,把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与企业工会发展结合起来,使职工切实认识到企业对自身利益的重视,保证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注入更强的活力。
(三)加强劳动纪律管理
在企业开展劳动用工管理工作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考勤和劳动纪律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劳动纪律管理岗位,编制考勤表,报人事部门汇总考核,严格执行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值班制度和休假制度。严禁迟到、早退、脱岗、旷工现象的发生,对于无故请假的或工作态度差,责任心不强的员工应给予批评教育及采取其他处罚措施。劳动纪律的整顿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同时也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整顿劳动纪律的过程中,应制定具体的整顿办法,逐步开展整顿工作。同时,对企业中的工伤职工、长期旷工员工、长期病假职工和外借人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对于故意长期缺岗的员工企业应利用法律手段解除与其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四)加强企业定员管理
在企业开展定员分配工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应根据企业定员标准和各自的实际工作量上报定员需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对生产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其相应的下属岗位进行核实,确定企业合理的劳动用工定员人数,并进行详细完整的备案。在任职过程中发生人员岗位变动或解除劳动关系的,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报备备案,对于逾期不报告或弄虚作假的行为,要追究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如果对企业造成损失,要处以一定的惩罚措施。
(五)着力落实岗位责任制度
在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增强企业职工的责任意识,并开展相关的生产技能培训工作,使企业职工具备更强的专业技能。同时,必须加强对企业在岗职工的专业技能考核工作,对无法满足上岗条件的职工,应该进行再培训或进行调岗处理,以保证每个岗位上都有合适的从业人员。此外,企业还应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及时调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为企业职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以避免出现安全生产问题带来的劳动用工纠纷。
(六)及时处理劳动纠纷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用工量较多的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劳动纠纷处理部门,当企业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通过企业的工会按照企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调解,如果在企业内部无法解决争议纠纷,可以采用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来处理。企业在聘用员工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存在的违法用工现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认真处理有关部门负责人,并积极进行整改,降低企业的违法风险,保证企业的和谐稳定。
四、结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企业劳动用工组织管理水平对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管理层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优化劳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劳动组织管理模式,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的发挥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王鲜红.企业如何做好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J].科学之友,2012(17):86-87.
[2]王珂.企業劳动用工和劳动组织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75-176?
[3]宋发银.优化生产环节和劳动组织管理提高掘进单进水平[J].价值工程,2014,33(31):121-123.
[4]谢红月.企业如何做好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5(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