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及其动能转换的策略选择与政策设计
——基于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视角

2019-02-10 21:52杨蕙馨冯文娜
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驱动企业发展

杨蕙馨 邱 晨 冯文娜 王 军

(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新华社2016年5月19日。党的十八大将创新驱动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构建创新驱动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推进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化、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

创新驱动不同于劳动力、资本等对产业体系的作用,其本质是通过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制度变革等为推动力促进产业演进,是一项系统性的创新。另外,由于我国产业之间存在技术差异和地区之间存在要素禀赋差异,因此,在实施创新驱动过程中要结合产业和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驱动策略。本研究期望通过探索,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一、中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演进

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相适应,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出了相应的创新促进政策,这些创新政策的实施在解决实际的创新难题、建设创新型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尽快恢复“文革”浩劫后支离破碎的技术创新体系,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确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等重要政策方针,审议并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思想和意识形态上深化了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重新调动起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然而,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体系仍沿用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以科研机构为创新活动主体及按计划配置资源的技术创新模式逐渐暴露出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大量的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解决这些问题,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科技体制改革。之后的十年,陆续出台的科技体制改革政策,为我国科技型创新企业的腾飞插上了振翅高飞的翅膀: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92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于次年颁布了《“九五”全国技术创新纲要》,提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重大方针,在政策上改变了以科研机构为创新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进入21世纪,为追赶乃至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破解过去二十多年“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全面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将国家对创新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全面转向创新驱动成为了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将创新驱动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十三五”规划中,“创新”更是高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规划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16年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具体行动纲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将创新视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由此可见,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演进的首要动力。

二、创新驱动的新内涵

“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最早由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不同阶段各不相同。自中国正式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来,国内研究者围绕创新驱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关于创新驱动的内涵:有研究者认为创新驱动发展是通过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引入,突破传统生产要素数量有限性及边际报酬递减的瓶颈,是对已有各类创新资源的重组与激活,是对现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造与升级。[注]王海燕、郑秀梅:《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1期。关于创新驱动的必要性: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过去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包括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战略创新和文化创新。[注]任保平、郭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学术研究》2013年第2期。关于创新驱动的内容: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对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的研究,[注]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但也有学者侧重创新驱动的“综合性”。有研究认为,创新驱动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包含知识创新、基础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各种形式,体现在从科学研究、试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等各个阶段。[注]张银银、黄彬:《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路径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第3期。

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出发,对创新驱动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Y=F(L, K, A…)中,Y代表产出,L、K、A…分别代表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在没有创新出现的情况下,产出增加可以依靠劳动及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量实现,而创新驱动意义上的增长则是在保持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实现国民经济的“集约式”发展。就生产函数本身而言,除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提高以外,促进产出增长的因素包括:第一,技术水平的提升或技术进步,本文界定为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第二,生产函数形式的变化,本文界定为组织创新,包括组织模式的变化和价值创造过程的调整与再造;第三,外在约束条件的改变,本文界定为制度创新,包括正式的制度创新和非正式的制度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组织创新是技术驱动的载体,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保障。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相互促进,制度创新在更为宏观的层面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则,间接作用于微观企业和个体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行为。

三、创新驱动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演进的策略选择

作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推动力,技术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动力。然而,产业间的技术差异会影响知识在产业间的流动和扩散。[注]王伟光、马胜利、姜博:《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中低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3期。因此,创新驱动的策略选择首先要建立在产业间的这种技术差异之上。另外,我国各地区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各不相同,[注]张伟、朱启贵、高辉:《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创新的策略选择还应建立在各地区异质性的产业体系基础之上。

(一)产业间技术创新活跃度差异与创新驱动策略选择

由于产业依赖的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存在差别,技术创新的活跃度也多有不同。因此,根据技术创新活跃程度,可以将产业分为技术创新活跃度高的产业、技术创新活跃度中等的产业和技术创新活跃度低的产业。

在技术创新活跃度高的产业中,技术创新活动频繁,技术人员、资金、信息等技术创新要素流动和技术扩散迅速,有利于新进企业和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技术创新活动广泛分布在众多企业之中,这类产业集中度较低,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创新活跃度中等产业中,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活跃度,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都有机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如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技术创新活跃度低的产业中,技术创新活动不够活跃,进行技术创新成本相对较高,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才能承担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较高成本,技术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企业之中,技术创新成果在产业间扩散的难度较大,如零售业、餐饮业等。

1.技术创新活跃度高的产业创新驱动策略选择。这类产业很可能成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中的未来之星,具有成长速度快、发展迅速的特点,产业中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并带来新的组织模式和价值创造模式的快速更新。因此,创新驱动策略的选择以进一步激发、释放产业创新活力为目标。该类型产业创新驱动策略主要包括:其一,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促进资金、人才、设备的流动与共享,降低技术创新成本。依托云平台、创客空间等虚拟及实体平台有效提高资源的集中性、流动性与共享性,合理利用各种新型模式是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的推进器。同时,进一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现实中,制度壁垒与政策羁绊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现象仍然存在,降低制度性创新阻碍仍是未来提高技术创新活跃度高的产业创新效率的重要手段。其二,倡导领先性市场导向,鼓励颠覆性技术创新。颠覆性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替代和跨越式发展,有利于企业抢抓产业主导权和话语权,是取得产业领先优势的捷径。企业实施以领先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管理战略,围绕技术领先构建关键绩效指标和研发管理战略框架,形成以领先市场为导向,以研发产业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目标,以文化助推为动力的运行模式将有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

2.技术创新活跃度中等的产业创新驱动策略选择。这类产业比重较大,在现有产业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是决定产业体系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但是,由于技术发展受到知识储备和技能积累的约束,难以在短期内通过技术创新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变。因此,该类型产业的创新驱动策略应分短期和长期两方面考虑。短期内,通过促进技术融合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或者在借鉴、推进企业组织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推进产业向高级阶段演进。促进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间的扩散和外溢,促使不同技术组合产生复合效应构成新的技术并与其产业原有技术融合,开发出新产品或创造出新工艺,推进产业中新的技术创新的形成。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有效结合,如采用多元化、模块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组织模式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产业的高级化。长期考虑,则要以“厚积薄发”为主要策略,鼓励技术引进与技术原创相结合,“走出去、引进来”双管齐下,缩短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距离,做好长期的发展规划。一方面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模仿学习缩小技术差距。另一方面,推进原创技术的自主研发,通过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解除产业技术的低端锁定,避免形成技术引进的路径依赖。

3.技术创新活跃度低的产业创新驱动策略选择。这类产业是原发性技术创新机会稀缺的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难度较大,所以创新驱动不能以原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而是以组织创新以及相关技术嵌入为动力。首先,在重视技术嵌入带来的突变式变化的同时,不能忽视渐进式变化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对很多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甚至彻底改变了原有业态,随之而来的是新的盈利机会的出现。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嵌入引起的产业和企业的渐进式变化虽然对既有业态不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但能够通过创造新消费需求等方式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其次,依靠媒体、产业协会等多种渠道,宣传、推进新的组织模式与价值创造模式在产业内的应用与推广。新的组织模式和价值创造模式具有可模仿和可复制性,有别于技术创新的是这种组织创新模式往往难以通过购买等方式引入,由于这类极具竞争优势的组织创新模式鲜人所知,因此要利用多种传媒渠道将这类组织创新模式予以推广,促进其在产业内的应用。再次,这类产业虽然技术创新活跃度较低,但是较低的进入壁垒却可能带来高的创业活跃度。较少的技术创新机会对企业在资金、人员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进行技术和组织创新的投资。因此,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发挥先进企业示范效应的前提,市场结构的调整是未来产业升级、产业演进的撬动杠杆之一。

(二)地区间创新驱动发展差异与创新驱动策略选择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资源环境消耗等息息相关。[注]宋周莺、刘卫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可否成为推动经济的动能,要因时因地而定。[注]黄少安:《新旧动能转换与山东经济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创新驱动策略的实施还要建立在地区间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禀赋之上。

1.东部地区创新驱动策略选择。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起步早、发展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效支撑了全国经济的平稳运行。目前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人才、信息、技术、资本高地的现状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因此,东部地区在中国产业体系演进中依然保持排头兵的战略地位。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产业结构相比中部与西部地区在高度化与高级化上更具优势,所以智慧城市、半小时经济圈等区域经济政策在未来将带来更为显著的创新激励效果。尤其是,东部地区将进入制造业升级以及产业服务化阶段,产业转型的结构、质量将是未来东部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注]巴曙松、郑军:《中国产业转型的动力与方向: 基于新结构主义的视角》,《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对此,通过引入高技术项目,依靠科技进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另外,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地区枢纽城市的带动作用也将更加突出。

在创新驱动策略选择方面,进一步突破制度桎梏是未来东部地区创新驱动策略选择的重中之重,重塑服务型政府在未来制度革新中应当首当其冲。近年来,国家通过制度供给引领了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有效释放了制度红利,但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垄断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折射出背后的制度仍存在不少的问题,突破制度桎梏将成为推动东部地区创新驱动的重要选择。

2.中部地区创新驱动策略选择。中部地区的最大优势在于既没有东部地区长期发展积累的众多问题和矛盾,也不受西部地区人才等创新资源极度匮乏的困扰。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甩掉历史包袱不同,中部地区可在东部地区壮士断腕之时,从更高的起点出发,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中部地区的创新驱动策略选择应以“重点突破”为切入点,有甄别、高效率的产业政策设计是中部地区创新驱动策略选择的关键。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较为充足,基础设施良好,在产业的发展中,不能仅仅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还在于选择与扶持新的支柱型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中部地区政策的制定需结合各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差异,研究制定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有目标、高效率的引导支柱产业的形成。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产业政策的重点不在于“全面”,而在于“精准”和“高效”,产业政策制定过程需要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重点、高效率的引导符合中部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形成。

中部地区虽不像西部地区存在严重的创新资源匮乏,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创新资源外流问题,这是资源配置追求效率的必然结果,中部地区如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将严重制约产业体系的发展。因此,全面的激励制度设计是中部地区创新驱动策略的另一合理选择。中部地区防止创新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应按照“识大局、抓重点、寻突破”的思路,突出自身优势,在人才引进的资金支持力度、解决配偶及子女的教育问题,降低企业的用地成本、减免企业税收等方面统筹安排,构建全面立体的激励制度。

3.西部地区创新驱动策略选择。自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以来,国家着重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科教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资源向西部地区流动,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西部地区近十年的发展得益于制度创新,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框架的设计,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以预见未来的政策红利还将进一步被释放。因此,西部地区创新驱动策略选择的着眼点应在微观主体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激发与促进。不同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的创新驱动策略需要落脚到每个企业、每个人,是一项从激发创新意识、到扶助创新行为、再到协助创新转化的全过程。

在激发创新意识方面,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竞赛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通过降低参赛门槛、增加活动频次的方式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进来,这种切身的创新参与能够让企业和个人意识到创新活动并不遥远,有利于将“人人可创新”的理念契入人心。在激发创新意识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组织创新能力的激发,摆脱创新等同于技术创新的思维枷锁。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转化为创新行为才能够有助于提升创新绩效,创新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的文化氛围、工作环境等,扶持创新行为的关键就在于营造有利于创新行为产生的条件。扶持创新行为,还要以员工的创新需求为导向建立企业与员工间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如成立企业自己的创新服务中心让员工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效率的进行创新活动。

四、结论与政策设计

(一)研究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及其动能转换,要协调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综合驱动作用,并充分考虑产业间的技术差异和地区间的资源禀赋差异。

首先,创新驱动包括了三个维度:(1)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2)组织创新,即生产函数形式的变化,包括组织模式的变化和价值创造过程的再造;(3)制度创新,即外在约束条件的改变,包括正式的制度创新和非正式的制度创新。

其次,创新驱动各产业发展的总体策略选择要做到“高也成、低也就”——既围绕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活跃度高的产业的发展,又通过组织创新推动技术创新活跃度低的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制度创新有效支撑,真正做到高低兼顾。

最后,创新驱动各地区的策略选择是,东部地区进一步突破制度桎梏,中部地区进行有甄别、高效率的产业政策设计,西部地区的着眼点在于微观主体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激发与促进。

(二)政策设计

创新驱动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构建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多个创新主体,[注]温军、冯根福:《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自主创新》,《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涵盖了创新活动的扩散等活动。为减少创新行为的盲目性,提高新旧动能转换效率,在统筹产业间技术差别和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的基础上,从创新环境、创新人才等方面构建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

1.建立公平、包容、共享的创新环境。创新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滋养,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热情,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创新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仅包含了规范创新主体行为的制度环境,也包含了影响其创新内在动力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影响创新活动的预期,政府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及意识形态的培育可以去除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阻碍,有效引导创新资源的流动和创新活动的展开。文化环境是一个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制约创新主体创新行为的内在约束,为创新提供宽松的文化环境、培养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

建立创新环境首先要创造“公平”的环境,它是构成制度环境的核心。“公平”的环境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市场以价格机制调节创新资源的配置,政府则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对知识产权提供有效保护。其次,建立接受创新失败的“包容”的创新环境。创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组织创新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环境氛围,倡导敢冒风险、包容失败的新风尚,形成创新光荣的鲜明导向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再次,建立“共享”的创新环境。共享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建立“共享”的创新环境既有利于创新主体拓展创新空间又有利于在自身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2.唤醒创新意识,激励创新行为。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要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也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自己进行技术创新,比如技术创新活跃度较低产业中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成本高、难度大,可以选择通过组织创新的方式获得价值增值。因此,企业要深刻认识创新驱动的内涵,突破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传统观念的桎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技术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认识到每个企业都有创新的机会和能力,也都具有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成长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不断创新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互联网经济背景下许多企业处于几乎相同的起跑线,通过模仿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已难以为继,加之很多产品供应严重过剩,企业实际上已经到了不得不创新的地步,牢固树立“不创新就死亡”的危机意识有利于推动企业不断寻求新知识、新产品。即使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其成功可能也只是暂时契合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并不意味着能够获得长久的成功,建立“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的发展理念,才能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获得长久的发展。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不仅呼唤企业的创新意识,也对国家的制度和政策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可以突破传统的激励创新的思维方式,将直接激励和服务引导有效结合,并通过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等完善支撑体系。一方面通过税收、财政补贴及降低进入壁垒等方式直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励企业创新行为,鼓励企业综合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实施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下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体制为创新行为的产生提供合适的空间。政府在激励创新行为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自身的角色和定位问题,避免陷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困境之中。

3.培育创新人才,呼唤创新型企业家。实施创新驱动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的教育体制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承,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的是标准化的教育,轻视了个性化的发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创新性为导向对初中高等教育体系进行全面优化。在初级教育阶段,改变以往过于僵化的教育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等能力的培养。同时,赋予高等教育更多的自主权,改变学科设置过细的划分,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跨学科知识的交流与学习,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另外,基础性研究人才和应用性专业人才对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增加对职业技能教育更多的政策倾斜,提升职业技能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动手能力的专业型人才。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企业家才能的发挥。企业家是默会知识的载体,这种植根于个人经验的默会知识具有难以转移的特性。作为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以及创新活动成果的实践者,企业家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信念是企业创新成功的保证。创新型企业家短缺,是时代的问题也应该由时代来解决,但时不我待,如果按照创新型企业家形成的一般进程,中国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构建的进程就会被大大拉长。因此,制度安排可以成为召唤创新型企业家的解码器。

夯实创新驱动战略的人才基础,不仅通过优化和完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体系,维持人才的“流量”,也要通过制度供给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精神发挥的制度环境,激活经济活动中的“存量”,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

4.打通创新成果转化通道,推进创新扩散。科技成果转化要经过基础研究、市场化及产业化等多个阶段,中国的科研机构拥有大量的优质创新资源和专利成果,但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创新成果转化通道的不畅通。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完善高科技创新中介市场等都有利于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技术创新的快速扩散。

目前中国科技成果数量可观但转化率低的现状,为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风险投资基金带来的资金资源可以有效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融资难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模式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风投机构也可以凭借成功的专业经验规避一定的投资风险。在以往对高科技投资过程中政府常常处于主导地位,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可以推动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模式向政府投入引导、多元投入并存的模式转变,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激活民间资本,突破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传统瓶颈。

科技中介面向市场开展科技评估、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转化效率、降低转化成本,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转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连接政府、科研机构和市场的桥梁,它们不仅可以将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与企业快速对接,还能帮助科技型企业更好的了解并享受政府政策、高效申请或购买专利等。培育技术转移与融资服务一体化的中介机构,探索与技术交易中心、风险投资公司等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培育出类似英国技术集团的领先型科技中介机构将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

猜你喜欢
驱动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