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再探讨

2019-02-10 15:39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尚志大众化传统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人文与经济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任何教育思想的讨论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特殊的文化背景,深入探讨传统文化哲学与教育观之精义,对当前我国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转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原来只有少数精英才能享有的高等教育资源现在也变得越来越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教育发展的自行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指出,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对我国教育工作的规律的深化要求我们对我国的国情、社情做出更为深刻的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各项事业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行为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毋庸置疑,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在融入国人的文化性格的同时,也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一、现代教育思想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在长期的古代社会中,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思想扮演了国家官方思想的角色。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依据其而制定。因此,传统教育思想及其人才观,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千百年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些思想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一)自强不息的尚志思想

“尚志”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所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要求人们必须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自身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为之奋斗不休。“尚志”思想首先强调人人应树立远大的志向。立志,就要“养气”。孟子主张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曾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境界。因此,崇高的志向是个人才华增长和事业发展的前提。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需要立志。远大的志向是学习和成才的强大动力。

(二)为生民立命的人文思想

“以人为本”是传统教育思想的特征,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社会价值,关系到教育的性质与发展方向。“仁者爱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传统文化认为现世的人是万物之首。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传统文化学说是一种理性的思想,主张天人合一,把天理和人伦合为一体,将人的需求贯穿于天理之中。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曾盛赞北宋张载,将其四句称为“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主张,不但总结了传统文化所宣扬的天人关系,而且把“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到了最高的理想境界。因此,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把人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体现了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

(三)有教无类的平等思想

“有教无类”思想是传统文化中基本的教育理念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无论个体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只要个体愿意都不应排除在教育之外,都可以接受一定的教育。现在看来,传统文化的这一思想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的。当时我国处于奴隶社会末期,享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有教无类”的思想无论对当时的思想领域还是社会结构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讲,“有教无类”思想冲击、动摇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教无类”理论也渐渐深入人心为社会大众所接受,身份不再是举荐人才的唯一标准。“有教无类”的思想首先冲击了门第论,认为人在本质上一样的,只要接受教育,勤奋好学都可以成才。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以及在我国的发展

美国马丁·特罗教授依据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根据毛入学率划分为精英教育阶段(15%)、大众教育阶段(15%-50%)和普及教育阶段(50%以上)三个阶段。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并出现了除了诸多的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主要是由 “阶段论”“模式论”“质量观”和“就业观”这四个方面组成的。

根据高等教育不同的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的类型分为精英教育、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这种划分标准作为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数量指标,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用来制定和研究各种政策。马丁·特罗教授认为量的积累会引发质的飞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阶段,高等教育的各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展现出新的特征。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也不能以单一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应有合理的多样化的质量观。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出现了诸多问题。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有很多人将问题归因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针对这种观念,马丁·特罗教授提出了大学生“改造工作论”的论断,对高等教育毕业生与就业的关系提出新的论述。

1999年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对高等教育投入逐步增多,更多的人能够享受高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使人们负担高等教育的能力与意愿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高等教育在取得很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高等教育规模在逐年扩大,而教育资源却日趋紧张。高等教育资源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不成正比,高等教育规模增长过快,高等教育资源凸显全面紧张,高等教育总体质量显现出下降的趋势。其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全民素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国民高等教育文化水平在不断提升,但国民精神道德水平却处于发展滞后状态。教育大众化理论在实践中忽视道德教育的弊端显现。而传统文化重视德行教育,这对于弥补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不足,有着极为宝贵的价值。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

任何理论在中国的推行都要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传统价值观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实践,已经慢慢内化于人的内心,成为指导国人形成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必须结合传统的文化背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更加强调对知识的学习,但在社会实践中,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不但要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也应结合传统思想的精华。

(一)“尚志”在实践中规范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的发展方向

在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传统文化的“尚志”思想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拥有崇高的志向是成才不可或缺的内容。“尚志”思想产生于古代,经过了历史与文化的积淀,被证明是激励社会大众树立高尚人生理想、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大众化教育使众多社会成员得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在任何教育阶段,理想信念教育都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尚志”思想以其特有的思想养料在教育过程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的青年不但需要文化知识也需要树立远大理想。“尚志”思想对于帮助社会成员树立远大理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传统文化中,学者都把立志当作修身、治学的基本前提,个人树立符合传统文化规范的志向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抱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大众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将所学所用应用于为社会做贡献的正确方面,良好的价值观的引导是个人学习与事业发展的坚实思想基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正确认识与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远大志向,自觉将个人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之中。

高等教育的普及提高了社会成员科学文化水平,但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极端利己主义的倾向,完全丧失了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豪迈气概,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更不可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文化中的“尚志”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中人们正确对待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推动个体树立崇高的志向并勇于将志气转化为实践,使精神因素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优秀理念有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的合理发展

以人为本思想首先是一种人生信念。区别于西方文化的是传统文化学说强调人要入世并在现实世界中居于首要的地位。“以人为本”并不是要个人推行自身的想法,恰恰相反“以人为本”要求受教育者先从“克己”开始。“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前提,在此前提下,个体在现实中应努力实现自身的人生抱负。“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长期流传,在传统社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教育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其必须贯彻到教育工作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过程之中。把“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在教育的社会功能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为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导向被消解,在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价值扭曲,个别高校在扩招过程中完全背离以人为本的价值。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经济和物质也展现出了高度的追求。“物本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念不但冲击着整个社会,同样冲击了教育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平等、自由等观念,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进展,但市场经济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是建立在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之上,利益的追求是其主要的动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价值,忽视了对个人发展内在价值的挖掘,使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沦为经济发展的工具。高校工作价值取向的选择也出现了片面化和功利化,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定位。

传统文化思想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文化中,传统文化“因材施教”的思想就是典型的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传统文化认为应依据学生的差别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传统文化学说极为看重人格教育的价值。“至善”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人生境界。传统文化学者韩愈继承与发展了传统文化学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重中之重,即启迪学生思维,教学生如何做人。诸如此类的种种思想都体现了尊重人的价值的教育观念。

(三)有教无类思想增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的平等发展

“有教无类”是传统文化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为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享有的特权,走进普通公民的生活,更加普及。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的“有教无类”思想和教育大众化理论十分契合。

传统文化学说认为,人在一出生之时其本性都是相近的,但个人后天所处环境的不同使人们形成了相异的个性,人与人之间有了善恶的差别。从这种思想中可以推导出,人的发展具有可塑性,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天然上的高低贵贱之分,经过适当的教育,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因此,教育公平的理念在中国社会中具有极为深厚的思想基础。

孔子的学徒中既有贵族,也有当时被社会视为贱民阶层的成员;既有家财万贯的富翁,也有穷困潦倒的身居陋巷的穷人。这都体现了无类的教育理念,任何社会成员只要一心向学就能享受到教育,“有教无类”提出了教育机会的广泛性、公平性。

由于多重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较为突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教育的公平性是亟待解决的战略任务。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有着深刻的经济和体制的原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而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发掘传统文化“有教无类”的内在价值,对于这一共识的达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我国实践已有多年,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是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特殊的影响。特殊的文化背景使社会更容易接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某些方面的观点,也能够更好地纠正弥补其缺陷,推动对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但同时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中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传统文化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的负面影响,如何克服负面影响;如何将传统文化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的推动作用具体化、制度化。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来者进行讨论。

猜你喜欢
尚志大众化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追忆夏尚志和中共大赉党支部
郑尚志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快乐闯关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