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视阈下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探究
----基于山西农业大学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机制的分析

2019-02-10 15:31庄法兴雷丽君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攻坚基地

李 鹏, 庄法兴, 雷丽君

(山西农业大学 a. 林学院, b.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1]。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和鲜活事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生动内容。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在贫困县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探索形成的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经验为基础,分析脱贫攻坚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探讨如何构建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

一、 山西农业大学脱贫攻坚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

基于山西农业大学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动态过程,将其探索形成的社会实践育人机制和经验作一阐述。

1. 社会实践基地的基本情况

临县大禹乡府底村是山西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府底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其先进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网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府底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先进事迹,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对于高校探索构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耦合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施目标

基于对山西农业大学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机制的研判,其目标或宗旨如下:①突出社会实践“育人”这一核心,重视利用不同的脱贫攻坚载体,对学生进行国情民情教育,为学生专业知识深化和实践能力提升提供相对有益的借鉴,帮助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②注重社会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前期做好充分准备,使实践内容课程化实施执行有效,学校资源整合保障有力,社会实践育人效果显著,克服了社会实践“走过程、拍拍照”的不良倾向。③强化社会实践“作贡献”的宗旨意识,围绕实践基地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展开工作。既能得到基地支持,获得群众认可,又能保证社会实践的持续性和长期性。④明确脱贫攻坚社会实践的“特殊性”。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有着其他社会实践的一般特征,同时也有其特殊性。实践内容紧扣脱贫攻坚主题,让学生在脱贫攻坚一线受到教育,让贫困群众在师生帮扶中获益,借助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社会实践。

3. 社会实践准备阶段

① 建立以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后勤保障等工作,为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②结合基地乡情村情,提前做好对接沟通,学校与社会实践基地共同商讨制订课程化实施方案,确保实践顺利进行。③签订社会实践承诺书,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形式、纪律要求等,带队教师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定学生走进贫困地区、接受国情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4. 社会实践实施过程

山西农业大学在脱贫攻坚社会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三必访”“四必进”机制。“三必访”:走访扶贫干部,深入学习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方法和技巧;走访贫困群众,感受农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接受国情民情教育;走访农村党员,学习他们奉献乡里群众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尚情怀。“四必进”:走进农户,帮农民忙农活,从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生产技巧和宝贵经验;走进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工搞生产,深化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诸如蛋鸡养殖技术、食用菌生产操作、果树栽培技术等;走进学校,支教扶智,培养贫困小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深刻理解读书的重要性;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赴临县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参观,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5. 社会实践保障措施

(1) 学校组织保障。学校选派专家教授赴实践基地走进田间地头、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送技术与送服务;学校组织师生校内筹集善款捐资助学,为实践基地贫困学生送关怀、递爱心。

(2) 基地生活保障。在对接沟通的基础上,带队教师和学生到达实践基地首要工作就是召开座谈会,围绕助力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中心任务,细化社会实践方案,深化实践教育内容,取得基地积极支持。

(3) 师生与实践基地群众实现联动。师生党员成立党小组,主动与实践基地党员过组织生活;开通早间广播,让村民知晓学生每天实践活动内容;组织举办文艺汇演,在与群众同台表演中增进感情。

二、 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分析

脱贫攻坚一线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好课堂。山西农业大学组织大学生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接受教育、汲取正能量,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工作,其中蕴含着独特的育人功能。

1. 深化国情民情认知的育人功能

山西农业大学探索形成的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机制是开展国情民情教育的有效形式。

(1) 深化学生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大学生深入贫困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达半月之久,全身心融入村民生活,亲身体验到贫困地区较为落后的生活条件、生产水平,加深对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生活生产现状和国情民情的了解,这都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2) 深化学生对脱贫政策的认知。大学生从扶贫干部、贫困群众、贫困村党员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了解党和国家实施的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举措,亲身体会到党和国家对贫困群众的深深牵挂,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党员和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感激热爱之情,从而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3) 深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山西省贫困地区大多与革命老区叠加,组织大学生赴红色革命遗址参观,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聆听党课等红色纪念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激励青年学生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

2. 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育人功能

社会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人性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2],是推动大学生增长实践才干的重要渠道。

(1) 有利于深化所学知识。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特点,有计划、有指向地在脱贫攻坚社会实践中参与田间管理、果树栽培等农业生产活动,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产品生产等农业经营活动,参与农业企业技术服务等生产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接获取生产实践经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良性互动。

(2) 有利于提升职业素养。大学生通过参与田间劳作、企业运作等实践,可以获取职业体验;通过与农民朋友、贫困村民共同劳动,可以更多地体会职业感受。从农民群众的身上,了解丰富的人生阅历,汲取有营养的部分,培养良好的职业品质,从而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增强未来就业竞争的软实力。这种参与式的实践教育效果远远大于理论的说教和灌输[3]。

(3) 有利于找准自我定位。大学生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参与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可进一步检验、验证所学知识,客观地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和个性特征,及早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及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及时弥补短板,做好自身定位,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 磨练坚强意志品质的育人功能

脱贫攻坚社会实践的体验和磨练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 艰苦条件的磨炼。山西省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村,生活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情况复杂,但这样的环境可以磨炼大学生坚定的意志,考察大学生的品质[4]。大学生深入这些地区开展脱贫攻坚社会实践,通过帮农劳作、帮工生产和帮扶支教,亲身体验贫困地区的艰苦环境、贫困群众的劳作艰辛,亲身感受贫困家庭子女艰苦的学习条件和积极向上的求学精神。

(2) 陌生环境的磨炼。面对陌生的实践环境,学生需要克服社会实践基地的地方语言关、生活习俗关和吃住条件关,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打交道。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挑战和锻炼机会[5],使学生经历了社会磨练,培养了顽强拼搏、勤奋自强的优秀道德品质。比如,社会实践中要求学生每天同农民日出而作、共同下地劳作,使学生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返校后这个好习惯一直坚持着。

(3) 认知社会能力的磨炼。大学生通过在贫困地区的生活与劳作,了解、认知了农村乡邻关系复杂、集体经济缺乏活力、乡风文明建设滞后等问题。这对于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增强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5]。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

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是培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功能的需要,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6]。大学生在脱贫攻坚一线开展“三必访”“四必进”活动,广泛接触干部、群众,亲身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国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体验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的社会环境,感知到基层干部党员群众集中展现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这对大学生来说是精神的洗礼、有效的教育,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同时,大学生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具体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激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并内化为人生价值取向。

三、 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功能保障机制的构建

山西农业大学脱贫攻坚社会实践以实践教育基地为活动轴心,组织学生融入农村、走进农户、贴近农民,做到了实践活动有抓手、看得见、有实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创新,也是深化高校实践育人的积极尝试。为保障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有效充分发挥,本文提出五点建议。

1. 建好实践基地

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基地地点选择的是否恰当,关系着教育效果的好坏和质量的优劣。建议高校从多方面着力建好实践基地。争取贫困地区政府部门的支持,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贫困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确保基地功能定位明确、保障服务充分、基础管理规范,从而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性[7]。争取贫困地区农业企业的支持,选择农业龙头企业或优势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成为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孵化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顶岗实习等形式,推动学生将专业所学应用于实践,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探索高校科教和人才资源与贫困地区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基地服务等有机结合,实现高校优势资源在贫困地区、贫困村得以转化,赢得地方政府和干部群众的认可,从而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2. 配好指导教师

大学生参与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指导教师是关键。建立由分管的校领导负责的专门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与实践基地协调对接、前期准备、实地调查、后期总结、成果汇总、经费保障、安全预案、政策支持等工作,从而保证实践基地活动的顺利进行[8]。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指导教师,把社会实践工作纳入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的指导教师组队,帮助实践基地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难题,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配备的辅导员或团干部要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督促学生遵守地方习俗、树立学生的良好形象、维护群众权益、撰写实践日记、记录所思所感,促进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的升华。

3. 发挥学生主动性

大学生既是社会实践育人的对象,也是开展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高校要改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英模式”,通过确定特色鲜明的主题,倡导和支持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便利条件或利用自身条件,自主联系开展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活动,自主完成实践任务;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要探索和构建社会实践考核激励机制,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撰写的优秀调研报告、拍摄的优秀作品等进行表彰,将社会实践成果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奖、推优入党等挂钩,用身边人身边事来鼓励和激发学生参与脱贫攻坚社会实践。高校要引导和鼓励团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在校园里紧扣脱贫攻坚目标与计划,进行主题设计、开展专题宣传、主题交流等专项活动,使大学生不出校园也能汲取脱贫攻坚的这项艰巨任务蕴含的正能量。

4. 突出服务功能

大学生深入贫困地区、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社会实践,“作贡献”必须放在突出位置。紧扣脱贫攻坚主题,结合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和地方需求,组织大学生通过召开座谈会、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入户调查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助残扶贫行动、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等脱贫攻坚政策,让贫困群众进一步增强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激发自身内生动力,借助国家政策脱贫致富。鼓励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贫困群众,比如,农科类专业学生可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医药类专业学生可开展医疗义诊活动、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可帮助农户开设网店出售农产品等,满足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不同需求,增强群众的获得感。鼓励大学生在实践地小学开展义务支教、结对帮扶及捐资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比如文艺下乡、公益电影放映等,助推当地教育扶贫和乡风文明建设。

5. 注重研究交流

总结交流经验是提升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组织各实践队或院系负责同志召开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经验交流会、座谈研讨会、成果汇报会等,及时总结交流推广优秀实践模式和育人成果,研究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9]。邀请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的优秀农村第一书记等基层干部到校作专题报告,通过生动的实践案例,使大学生更直接地了解脱贫攻坚战的艰苦状况;邀请参与制定脱贫攻坚政策的政府工作人员,从制定政策的视角,让大学生更为全面地把握脱贫攻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校组织青年师生参与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业,把扶贫素材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不断探索社会实践育人的新方法,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空间,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攻坚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我的基地我的连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