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琳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所谓“课程思政”,是指以课程为依托,挖掘各学科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思政课程”相区别。具体来讲,“课程思政”要呼应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反映中国各种成就,表达中国元素,展现中国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以引导大学生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思考人生,建立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课程”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他课程中的延伸和拓展,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2005年上海先后出台了“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2010年开始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指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重点的顶层内容体系架构,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设计。2014年起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高校教师存在重教书而轻育人的观念。其次,在队伍建设上,高校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而教师的育德能力往往被忽略,这就造成教师队伍整体的育德能力不足,育德意识薄弱,不能很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点亟待加强。再次,在人才培养上,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依托于有限的几门思政课程,而其他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造成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不能很好解决教育工作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最后,在管理体制方面,大多数高校都没形成多部门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体制。以上诸多方面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并不表示“课程思政”取代或降低“思政课程”的作用,而是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代表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证。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非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并且,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了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各高校都开始加强“课程思政”工作,探讨“课程思政”的具体路线和方法。
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要围绕着“立德树人”来设计。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学习时光,要在增长知识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工作中,对于课程的选择应该有所取舍,而不能全面兼顾,首先选取教学计划中的基础性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然后根据课程自身的情况进行优化选择。另外,还要根据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从试点开始,有了一定的经验以后再逐步推开。
“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与第一要义在于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课程的契合点,建立“生成性”内在契合关系。对相关课程要深挖其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以隐性教育和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一种有机互融的方式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无缝对接,这种形式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吸收,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课程的契合点,建立“生成性”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可能在每门课中都能得到全面体现,所以,我们在“课程思政”工作的设计思路上应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深挖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以教育的“深入”“深刻”为突破点,在“深”字上下功夫,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所谓“课程思政”工作设计思路的系统设计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标准、教材开发、教师培训以及教学的评价制度等方面要周到详细、系统考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内容与要求进行有机的统一,并保证各环节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课程思政”工作的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并由试点向外逐步推开,扩大思政工作所涉及的课程领域。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要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课程思政”工作的落实,要重视课程教学过程的改革,同时,也要重视相关各项体制机制的建设与完善,“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更需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从而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工作。高校党委要站在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承担营造全员育人氛围的主体责任,构建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以更高的视角整体规划“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协同配合,以行政渠道为主组织落实”的思路,成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或改革指导委员会,由高校党委书记亲自承担组长,学校各学院以及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积极配合,分管思政和教学工作的相关领导和老师相互配合,紧密整合资源,为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研究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将“课程思政”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并设立“课程思政”办公室,以推进相关“课程思政”工作的全面展开和落实。
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高校教师必须自觉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意识,改变原来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轻价值引导的状况,二者应该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能只依靠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各专业课程的教师不能只传授书本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每一门课程中都要体现出育人的功能,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三言两语,润物无声,一点一滴地影响学生。
1.提升非思政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认知
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工作的宣讲,逐步提升公共基础课以及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其他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添加不仅不会影响其教学效果,相反会深化这些课程教学的内涵,提升其内容的思想性、人文性以及教学的效能。
2.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进行各种培训、常态化的学习,帮助专业教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理解基本内涵和逻辑,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使专业教师逐步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能力,这是专业课教师胜任“课程思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3.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相关课题
鼓励教师申请和开展有关“课程思政”工作的各类型项目和课题,成立项目小组,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逐步积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形成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科学设计方法和内容。
制定“课程思政”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明确相关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着力形成“课程思政”的教学指南;在相关课程教材的编写方面,除原来的专业知识外,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环节中都要增添“课程思政”的内容,并且在教学效果的考核机制中也要体现出“课程思政”的要求;“课程思政”工作也要体现在高校的奖励制度,不断完善包含“课程思政”内容的师资培养、职称评定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将“课程思政”的内容渗透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