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须着力把握的三个维度

2019-02-10 14:17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张 琳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新部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深化,是民族工作的新要求,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遵循和目标指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讲话指出:“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如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如何在当下担起使命并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上迈出新步伐,需要我们从三个维度上进行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

一、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缘由

对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关键期,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时代所需,是社会发展所需,也是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长久之策。可以说,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和生命所在,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必须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重要论断,将民族团结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即生命线的高度。这个论断表明,民族团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论断,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我国民族团结面临新形势做出的新预判和新安排,也是对古今中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深入剖析的结论。

第一,凝聚各民族共识,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需要。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的总称,民族团结既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国家硬实力的核心构件。若各民族之间能和谐相处,则国家就会繁荣昌盛,综合国力就会不断增强;若各民族间冲突和摩擦不断,则安定团结的局面就会遭到破坏,综合国力的提升也会受到影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从而关乎各族人民的生命安全”;它“关乎国家社会稳定,从而关乎各族人民的安身立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关乎国家繁荣发展,从而关乎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因此,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是关系到凝聚各民族共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大事,也是关系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特别是近年来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和乌鲁木齐的7.5事件等,使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面临新的挑战。暴力恐怖事件接连发生,并呈现向内地甚至首都延伸的态势,受其影响我国的民族关系也呈现出新问题和新情况,这都为我们敲响了加强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警钟。我们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新时代,我们要汇聚起“拥有十三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我们要通过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力量,解决好各族群众的生活困难,动员其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聚合各民族力量,为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贡献力量,共创美好生活。

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系统工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梦的实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凝聚起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新时代赋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要求和更高使命。“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1]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新时代迅猛发展的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就必须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到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轨道,引到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轨道,并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汇聚共识凝聚力量,形成共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合力,以实现中国梦。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既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难题,也是新时代需要予以高度关注的民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强调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56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里的平等一员,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同频共振、守望相助、聚心聚力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通过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少数民族认识到党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深切关怀,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投入的大量心血,对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心以及促进少数民族事业的具体举措,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铸牢坚实的力量基础。

第三,应对各种争论、质疑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需要。自3.14和7.5事件后,党内外和社会上围绕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既有建设性和参考性意见,也有质疑和批评性的意见。为了防止思想上的混乱,澄清模糊认识,厘清错误观点,新时代就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当前对我国民族理论政策上的争论和质疑,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认为我们现行的民族政策是苏联模式的,不适宜当今中国国情和发展变化,提出要效仿美国的民族大熔炉模式,呼唤第二代民族政策。二是建议取消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借此否定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三是认为党的民族政策近些年没有贯彻好,与解放初期和前些年相比退步了。四是认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照顾和优惠过多了,把少数民族的毛病惯出来了等。针对上述这些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观点,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时必须及时做出回应和加以澄清。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之后多次强调,要“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是化解和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之策。需要防范和化解的风险概括如下:一是要防范和化解影响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风险,二是要防范和化解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盛行带来的风险,三是要防范和化解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进行渗透和破坏、并妄图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风险,四是要防范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及流变转型。诸如要关注对本民族的极端热爱向对其他民族的极端仇恨转化的问题,极端思想的渗透由显性向隐性转化等。五是要防范“阿化”“沙化”和“清真泛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具有明显的“去本土化”“逆中国化”的倾向,是极端化的前期表现。在全面深化民族地区改革的进程中,面对这些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困难,需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我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自觉维护团结、稳定和统一。

二、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投入了大量心血。中央召开多次会议研究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调研。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全国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宗教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或亲自出席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或对会议作重要指示批示,完成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赋予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的内涵和使命。

首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和拓展了以往的教育内涵。准确把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内涵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前提。这个内涵既强调团结又注重进步,团结是前提,进步是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基石”。基于词义构成分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由“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四个词构成,包含“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团结教育”三个层面的涵义。“民族团结”指明了这项工作基于民族因素的考虑,通过各民族共同努力达到大团结的目标和任务。“共同进步”亦即各民族共同进步,这是民族工作的方向和要求,强调民族团结进步不是单纯为了融洽各民族关系,而是要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与繁荣发展。“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路径和方式,通过对各民族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通过规范的行政要求达到团结的目标,实现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较以往的“民族团结教育”,不只是内涵上增加了一个词,其意义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更明确更具体,方向更清晰更坚定,教育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既侧重向前迈进、向前驱动和向心凝聚,又注重成效和结果。而以往的“民族团结教育”旨在用道理说服人,注重规范要求,忽视行为自觉,侧重告诉而忽视进步,注重教育忽略成效。所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以往民族团结教育的日臻完善、内涵深化与拓展。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行动的指南,是56个民族在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2]在新时代,它是中华民族相互认同的血缘、地缘与精神基础。它既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共同民族意识,也是在解决香港、澳门及台湾问题上的共有民族意识,也是拓展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国家统一问题、国际关系问题上形成的全球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一定意义上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需要把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从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央出台的这份文件,指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及实现路径。这些文件和重要论述,足以体现党中央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格外关注,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重视。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就成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方向,使“同心共筑中国梦意志更加坚强”,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再次,“五个认同”是维系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根基,是维系团结进步的前提,是维系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和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没有认同就谈不上团结,离开了认同,民族团结进步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将原来“四个认同”的提法深化为“五个认同”,他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这段表述可见,新增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这一提法上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与“四个自信”相一致的内容要求,也体现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时代内涵,其实质是要让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五观,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政党观和制度观”。其中,祖国认同是根本,中华民族认同是关键,中华文化认同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础,对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一提法的新变化,强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只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的。”因此,“五个认同”深化和拓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它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遵循。各族人民只有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才能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才能更好实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最后,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途径。第一次提出“交往交流交融”理念是在2010年2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同年6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予以重申。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面阐述了“交往交流交融”理念,并强调指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有利于加强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营造各民族群众共学、共居、共乐、共事的社会氛围。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是深化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路径,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关键路径。民族交往是前提。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也就是和谐或协调关系的过程。各民族通过相互间的交往,可以增进彼此间信任、尊重和理解。民族交流是根本。各民族通过生活、生产、艺术等方面的学习交流与彼此借鉴,可以互补长短,从而缩小各自在经济实力、文化科技等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民族交融是关键。交融的目的是消除差异,而不是强制融合,交融的本质是结构交融,目的在于“打破民族结构与其他社会结构的重合,使不同民族成员摻杂或嵌入到其他社会结构中去,从而为消除民族隔阂”[3];交融是在尊重各自不同的基础上增强共同、包容多样。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交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对推动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形成具有价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促进意义。

三、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对待民族问题,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我们怎么办和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遵循。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4]只有牢牢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和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和实践证明,特别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得是成功的”[5],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我们坚持了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共创共建共享美好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当家做主的意愿。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也是中国共产党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有了政治上的充分保障。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避免各种杂音噪音,避免各种极端思想渗透,避免各种政治势力的挑唆,才能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屏障。新时代我们要以党建引领和促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作为红线和底线,带动基层群众“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各类各级学校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上认识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之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二,坚持全民化和生活化路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少数民族的事情,而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系统性工程,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教育对象应覆盖到全体人民。坚持全民化和生活化路向,意味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让各族人民获得丰富的生活知识、健康的价值观念、全面发展的能力以及更加美好的生活。无论是从历史、现实和逻辑上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坚持全民化和生活化路向。民族团结从它产生起就具有全民性,也正因此,中华民族才能在近代反殖民反侵略反压迫的进程中获得力量。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需要大家庭内部各成员彼此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了解、包容多样、团结友善、共同进步。从逻辑上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也是一项培养人的公共事业,其价值就在于培育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优秀品质,增强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创造活力,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6]。坚持生活化路向,就是要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接地气,让它融入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通过解决各族人民的民生问题、满足其实际利益,使他们在良好的生活互动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第三,坚持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方法。载体和方法是教育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要确保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有效的载体和管用方法服务于内容,使内容深深扎根于教育对象的内心,真正地触及其心理,实现从意识到团结行动的转化。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达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效果;通过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大型集中性讲座、竞赛、展览与交流活动等,形成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通过民族节日、民族团结活动月、活动周以及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等,达到和睦友好的群体性行为或交往方式,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促进友谊互信,加深彼此情感,最终达到增强民族自信、自豪、自尊感。依托互联网、通过微信、微视频、微博、公益广告等新载体和平台扩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覆盖面,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机关、乡村、企业、学校、部队、边防、医院等,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地方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功能,积极拓展教育的载体和场所。

第四,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在持之以恒上下功夫,需要长期坚持,不可中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既要在制度长效、作用持久上着力,还要努力营造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既要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还要构建严格的监督机制;既要设立科学的目标机制,还要保持高效的运转机制和充足的保障机制,从而以持久和长效制度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良好局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向一定是整体性的共善美好,所以要坚持把凝聚伟大复兴的思想共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长远大计,要建立思想引导有方向、生活帮扶有温度、事业解惑有平台、严格管理有榜样的教育模式。既要重视思想上的教育与引导,也要重视解决实际困难;既要坚持各民族的团结,更要推动各民族的进步;要把物质建设与思想建设统一起来,也要把民生和民心结合起来;既要广泛开展,又要集中活动,要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