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华
(河北省邯郸市中煤一公司岭北职工医院内一科,河北 邯郸 056003)
脑梗死患者在度过急性期后进入恢复期,在此时因受到语言障碍、病情等因素的影响极易情绪化,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病症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1-2]。在本次研究中给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效果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纳入本次研究44例脑梗死患者收治时间均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22例,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47~78岁,平均(62.5±7.4)岁;实验组患者22例,男性11例,女性11例,年龄47~80岁,平均(63.5±7.6)岁。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间患者的样本数据做统计学处理,提示基线资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①用药护理:向患者讲解用药的重要性、意义、剂量等,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保证该机体摄入充足的营养成分,提高机体抵抗能力。③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避免大幅度动作。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①恐惧干预:在住院期间患者看到其他患者病情的发展从而感到恐惧、绝望等,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掌握其心理变化,不断的给予患者鼓励、安慰,认真的倾听患者的主诉,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打断患者,利用自身专业度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其依从性。②孤独干预:在住院期间患者会有孤独感,希望家属多陪伴自己,然而在实际中往往患者家属忽略了陪伴,更是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叮嘱患者家属在陪伴的同时多与其沟通,并多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到家庭的关爱,缓解患者的孤独感。③绝望干预:大多数梗死患者对病情并不是很了解,总担心病情会加重,甚至死亡,进而引发绝望。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用科学的数据缓解患者的绝望感,另外在讲解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提高患者治疗配合积极性。④烦躁干预:脑梗死患者通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使患者痛苦的同时产生烦躁感,烦躁患者的情绪比较低,针对这类患者来说应激发患者对生活的信心,为患者制定发音练习,并给予鼓励、安慰,尽最大可能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另外叮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树立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有效:经护理后患者肢体运动与语言功能恢复显著,且心理状态极好;进步:经护理后患者肢体运动与语言功能恢复一般,心理状态良好;无效:经护理后患者肢体运动与语言功能恢复轻微,且心理状态一般。
将研究获取得到的数据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版)中,有关护理效果的数据资料经由计数资料代表,组间数据对比时采用x2检验,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准。
对照组22例患者护理有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31.8%(7例)、40.9%(9例)、27.3%(6例)、72.7%(16例),实验组22例患者护理有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8.1%(15例)、27.3%(6例)、4.6%(1例)、95.4%(21例),组间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显著(X2=4.247,P<0.05)。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的范畴,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发病前并没有什么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在发病后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不仅加重了患者生理痛苦,更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4]。经大量研究证实,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较低,通常需要他人照顾,因此患者极易产生绝望、焦虑等不良情绪,再加上需要长期治疗从而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影响了预后[5]。
经研究发现,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提高了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常规护理比较注重疾病的护理,从而忽略患者心理变化。心理护理干预更加注重患者心理变化,从而缓解患者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使其以良好的状态面对疾病、护理,更加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提高依从性,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更利于预后,使患者对美好的生活又有了希望。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后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更利于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