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红,黄 丽,刘迪䶮*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武汉 430063)
脑血管造影术是评价脑血管的金标准,有一定手术风险,接受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影响手术效果,出现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如何稳定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心理情绪,减少手术并发症,本文对我科一组病例进行了观察,通过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1月入住本科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男68例,女37例,平均(71.5±8.4)岁;治疗组男70例,女35例,平均(72.8±7.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血脂异常、脑梗病史以及吸烟史等基础病历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25分;②严重肝肾疾病、颅内肿瘤、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实验室检查显示凝血功能障碍、妊娠的患者;③患者或家属拒绝溶栓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同时全程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全程心理护理干预:(1)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脑血管造影手术的重要性,手术切口小,采用局部麻醉,无疼痛感觉,手术时间短,并且科室有许多成功手术病例,减轻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情绪,更好配合医师手术[3]。(2)术中心理护理干预:术中保持导管室整洁安静,并且与患者进行沟通,热情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减缓患者在手术室的紧张和陌生感。及时了解患者的术中感受,如果患者有不适感要给予调整患者体位或者给予合理的解释,消除患者的恐惧感[4]。(3)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后,责任护士除了要观察患者各种指标外,同时要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后的想法,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消除家属顾虑,同时告知患者术侧肢体制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后术后护理,指导患者床上排便,避免尿潴留,安慰患者放松心情,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3.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两组患者术前1d(未行心理护理干预)、术后第2d采用HAMD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心理状况。
1.3.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d,并发症发生率。
采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经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1d(未行心理护理干预)的HAMD评分分别是(14.16±2.01)分、(14.08±1.9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观察组和对照组HAMD评分分别是(10.0±1.81)分、(13.72±2.38)分,观察组与术前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d与术前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3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10例(9.5%),其中穿刺处血肿3例,穿刺处出血0例,尿潴留1例,腰背疼痛2例,腹胀3例,头痛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28例(26.7%),其中穿刺处血肿5例,穿刺处出血2例,尿潴留5例,腰背疼痛7例,腹胀7例,头痛2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化, 而这些情绪变化均能影响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导致分泌功能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4]。通过本文观察组的分析,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心态,积极配合手术,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有文献总结,接受脑血管造影术检查患者围手术期情绪的变化来源于四个方面的因素[4-6]:一是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患者生活环境;二是患者对脑血管造影技术了解甚少,对该手术有恐惧感,同时担心在术中出现致残或者致死并发症;三是患者紧张自己病情,担心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需要进一步血管内治疗,给家庭带来更重的经济负担;四是患者术后需要患者长时间的平卧位以及术侧患肢伸直,改变了患者平素的排便方式等生活习惯,出现如腰背部疼痛、排便困难、尿潴留、皮肤压疮、腹胀等不适感,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针对上述因素,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因素影响治疗效果。管床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和科室情况,让患者认识自己,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消除患者对医院和科室的陌生感;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用患者和家属能够理解的语言介绍脑血管造影技术的重要性和操作的简要过程,并且介绍同病房其他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护士在床边协助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术后协助患者床上进食和排便等,消除患者因自己行动不便带来生活困难的焦虑。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绝对不是程序化的护理模式,而是针对具体对象的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本文观察的样本量小,心理护理模式不够新颖,临床工作中还需要我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讨更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