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芳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骨伤科,广东 深圳 518000)
骨折作为骨科门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发病机制大多由于建筑意外、交通意外以及其他事故引起,并且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骨折症状发生率也逐年增长。由于患者的对于自身病情、治疗方法以及康复状况认知不足,加之与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其治疗遵医嘱性并不是特别理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研究发现,在骨科门诊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沟通技巧干预,对于改善患者护理效果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沟通技巧在骨科门诊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骨科门诊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17-68岁,平均(41.3±5.1)岁;骨折类型:尺、桡骨折患者20例,胫、腓骨折患者14例,内、外踝骨折患者42例,髌骨骨折患者1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例,Colles骨折24例。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满足骨折患者的诊断标准,且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沟通技巧应用到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具体方法如下:①接诊前沟通技巧应用。由于骨折患者往往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加之会长期受疼痛困扰,导致在患者实际的治疗前难免会出现紧张、恐惧的不良心理,因此,在患者实际的治疗开始之前,相关医护人员应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将患者的实际病情、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告知[1],以此为基础来改善患者认知情况。此外,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实际的诉求,以此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提升患者的遵医嘱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②治疗过程中沟通技巧的应用。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对患者进行手法整复以及石膏固定操作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想法,从患者角度出发,理解其不良心理反应,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反应表示认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2]。③康复期的沟通技巧。由于骨折患者的康复时间较长,并且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往往不能进行剧烈的活动,因此,在患者康复治疗阶段,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位护理,并将正确的体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此外,还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将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方进行告知,使其对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方法进行了解,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有着非常积极意义。
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情况、遵医嘱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则表示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认知情况:观察组患者有59例患者对骨折及相关知识认知良好,1例患者认知较差,认知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中有43例患者对骨折及相关知识认知良好,22例患者认知较差,认知有效率为71.67%。遵医嘱情况:观察组严格遵守医嘱患者57例,不遵守医嘱患者3例,遵医嘱率为95.00%;对照组严重遵守医嘱患者40例,不遵守医嘱患者20例,遵医嘱率为66.67%。两组患者无论是认知情况还是遵医嘱情况,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对于本次护理非常满意43例,满意16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31例,满意15例,不满意14例,满意率为76.67%。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骨科门诊骨折患者而言,由于其发病机制以及骨折类型多种多样,导致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配合治疗以及诸多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不仅如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大多数医护人员也只是重视对于自身技术的实施,并未与患者的进行有效的沟通,加之在患者指导方面缺乏相应的耐心,必然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3]。研究发现,将沟通技巧应用到患者护理过程当中,通过治疗前、治疗过程中以及康复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遵医嘱情况、认知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与常规护理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骨科门诊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将沟通技巧应用到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对于改善患者的认知情况、提高患者的遵医嘱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