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越
(中国人民解放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北京 100700)
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又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严重、罕见的急性皮肤黏膜疾病,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其发病急,皮疹初起于面、颈、胸部发生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红斑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呈烫伤样表现,若继发感染可引起败血症,预后严重[1]。发病机理为药物代谢异常和免疫异常,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而死亡,病死率达25%~40%[2]。有效的护理是治疗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从2004年至今收治了8例患者,经过抗过敏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解痉、祛痰、营养支持、保护创面、抗感染、丙种球蛋白、输血浆等治疗和精心护理,除1例患者转入ICU后死亡余均好转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本组患者8例,男2例,女6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0岁。其中合并糖尿病1例,重症多形红斑、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1例。3例在发病前使用过青霉素类药物,2例使用过磺胺类药物,1例使用保肝类药物,2例使用镇静药物。此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积极地治疗和精心护理是关键,通过抗过敏、应用糖皮质激素、解痉、祛痰、营养支持、保肾等综合治疗,除1例合并重症多形红斑、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的患者转入ICU后死亡,余均好转痊愈出院。
由于患者皮损面积大,渗液多,液体的大量丢失,又有创面感染,极易发生败血症、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衰竭,所以应密切管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皮疹变化、尿量、生命体征、创面分泌物情况、水疱的数量及出现速度,口腔黏膜有无溃疡、白色伪膜[3]等,记24小时出入量,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药对症处理。
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严格限制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安排专人护理小组,医护人员进入病房穿隔离衣、戴口罩[3]。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1小时;室内地面、物体表面每日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3次。备足床单、被套、病衣,均用高压蒸汽消毒使用,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因患者皮损面积大、长期卧床,需每2小时翻身、扣背1次,以防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
每日用碘伏无菌纱布为患者大换药3次,换药时因患者需要暴露整个身体,需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预防感冒。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换药后用绷带包裹全身,以防纱布块脱落;再次换药时,先将纱布用生理盐水打湿,保护创面,全身剥脱的皮肤不要撕掉,尽量保持其完整性。
因患者皮损面积大,全身大疱,盖上沉重的被褥会压迫、摩擦皮损,使之加重皮损面积,可使用支被架撑起被褥,暴露创面,减少创面的摩擦和感染机率。
患者应全身皮损面积大,感染重,持续高热,物理降温为主,禁用解热药物,以免引起再次过敏。可在头部及全身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冰袋用无菌巾包裹,以防局部冻伤。患者持续高热不退,遵医嘱静脉输注抗感染药物或吲哚美辛栓纳肛,及时退热。
因患者出现上下眼睑表皮糜烂,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双眼不能睁开,眼部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双眼,3次/日,交替使用泰利必妥滴眼液、可的松滴眼液,1次/2小时,及时清除分泌物。睡前用红霉素眼膏,并用无菌纱布覆盖。
患者因口腔内糜烂、水疱、分泌物较多、口唇出血,疼痛难忍,无法刷牙,极易发生细菌感染,指导患者家属三餐前后、睡前均用呋喃西林溶液漱口为患者漱口。
患者因鼻腔糜烂、结痂严重影响呼吸,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湿润痂皮,然后用无菌镊轻轻夹出,用复薄油滴鼻剂滴鼻,3次/日,防止鼻粘膜粘连,保持呼吸道通畅。
因患者长期卧床,会阴、肛周护理极为重要。女性会阴部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再用0.5%稀碘伏消毒,3次/日,保持其清洁干燥。男性患者应注意包皮内等褶皱部位的隐藏污垢,阴茎及阴囊皮损处用刺激小的碘伏无菌纱布包裹,避免组织粘连。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①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降低病死率的前提。该病患者需短程大剂量激素,静脉滴注80 mg/天,当症状明显改善并无新发皮疹时可遵医嘱逐渐减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护理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有无加重感染,破溃的黏膜有无真菌感染等,监测血压、血糖;注意观察有无腹痛、黑便、肠鸣音亢进、并判断有无诱发消化道出血等症状[3]。②免疫球蛋白,4℃冰箱保存,输注时提前取出置于常温下复温,前后均用生理盐水冲管,不可混入其他药物,控制输液滴速60滴/分以下。
①患者因大量表皮脱落、渗液、蛋白需求量大,宜少量多餐流质饮食,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忌油炸、油腻、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②因口腔内糜烂、水疱、口唇出血,患者疼痛难忍,进食少,无法达到所需营养,需鼻饲进食或大量静脉输入营养药物,即安素肠内营养液或立适康,鼻饲;中/长链脂肪乳、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静注免疫球蛋白或人血白蛋白,脂溶性维生素静脉输入。
因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偏低,给予输注悬浮红细胞、新鲜血浆,注意事项如下:①输血时须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如为库血,必须认真检查库血质量。②血液临输注前再从冷藏箱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输入两瓶以上血液时,两瓶血之间须输入少量等渗盐水。③输血时,使用精密输血器。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它药品,如钙剂、酸性或碱性药品,高渗或低渗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④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⑤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有无局部疼痛,有无输血反应,如有严重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停止输血,并保留余血以备检查分析原因。⑥输血后将血袋保存于2~8℃冰箱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核查用。
①因患者皮损面积大,应安排穿刺技术过硬的护士操作。②使用静脉留置针,避免每天频繁穿刺,增加感染机会和患者的痛苦。③穿刺时应止血带不可直接接触皮肤,应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再操作。④穿刺成功后,应用无菌纱布及绷带包裹固定。⑤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导管,严格无菌操作,穿刺点每日用碘伏消毒1次,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因口腔内糜烂、水疱、口唇出血,患者疼痛难忍,进食少,无法达到所需营养,则需鼻饲,其注意事项:①为患者鼻饲时抬高床头40~60°,头偏向一侧,防止反流误吸。②温度适宜,38~40℃,每2~3小时喂食1次,每次不超过200 ml,每天总量不超过1500 ml。③每次鼻饲后注入20~30 ml温开水,冲净胃管中的食物或药物,防止胃管堵塞或发酵。鼻饲30分钟内,尽量不要翻身、扣背和搬动患者。④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决定胃管的留置时间,一般1月更换1次。⑤鼻饲时严格无菌操作,餐具保持清洁。
①密切观察血糖变化,监测7次/日,即三餐前后、睡前血糖。②遵医嘱应用短效胰岛素,注射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放于5℃冰箱内保存,避免剧烈晃动。③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控制总量,定时,定量,少量多餐。④戒酒限盐,因酒精可使应用磺酰脲类药物或胰岛素的患者出现低血糖,故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必须戒酒,食盐摄入量应限制在每日10g以内。⑤适量运动,劳逸结合。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心率、血压、瞳孔、意识、尿量、出血倾象及有无继发感染等,其应注意观察有无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对重症及昏迷病人应加强护理,防止发生意外。②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天为30 g左右,可多吃些山芋、土豆、牛奶、鸡蛋等,少吃鱼、米饭、猪肉、牛肉。③避免服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庆大霉素、氨基比林、卡那霉素等,以免促使肾功能衰竭加剧。④注意休息、避免感冒、受凉、受湿减轻工作强度,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本病起病急,病情凶险,皮损重,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因此要向患者及家属仔细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说明本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是可以治愈的,巡视病房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了解其需求,多讲解治愈病例,消除患者心中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①不能擅自增加药物剂量,遵医嘱用药。②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以免增加感染机会。③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受凉,预防感冒。④按时复诊。
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在临床上属于重型药疹,它常伴有广泛的黏膜病变和肝、肾等脏器受损,甚至可导致死亡,积极有效地治疗和耐心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的关键。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疾病本身的护理,还要重视与疾病相关的基础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