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毅明
(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
负压封闭引流于上世纪90年代被首次应用在临床治疗中,随后被广泛用于急、慢性创面的治疗中。随着该技术的不断优化与完善,越来越多的复杂性伤口都可以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来进行治疗[1]。负压封闭引流在临床应用时,具有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性价比高等优势,尤其是对于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时更是具有着独特的优势[2]。近年来大量研究指出,在行负压封闭引流时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临床中导致创面愈合效果不佳的原因较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为创面局部组织血流灌注量下降,导致局部营养条件不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改善创面的血流灌注是促进创面的愈合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创面修复所需要的氧气、生长因子以及营养物质等也需要利用血液循环得到[3]。另外,增加创面局部的血流灌注量,还可以有效的为局部输送创面抗菌物质,对于清除伤口内的自由基、二氧化碳等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行负压封闭引流时,能够显著改善局部创面的微循环状态,扩张创面组织局部的微血管情况,增加血管效果[4]。
创面形成后,其内部会受到大量细菌的侵袭发生感染。细菌在生长与繁殖的过程中,可释放出各类毒素和相关炎症介质。在这个时候,创面组织内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组织液大量渗出,引起创面发生水肿[5]。在水肿发生后,会导致创面组织间隙压力增大,压迫局部微血管,影响局部微循环,降低组织灌注量和淋巴液的回流,从而影响创面的愈合效果[6]。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为局部营造出一个相对密闭的康复环境,有效隔绝空气中细菌侵袭创面,降低了创面感染的发生。同时冰壁状态的负压引流还可有效降低创面内部间隙压力,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促进创口内淋巴液的回流,减轻局部水肿情况。
细菌滋生能够引起创面感染,影响创面愈合速度和效果。而行负压封闭引流时能够及时、快速的清除创面渗出液和坏死的组织,在局部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负压环境,隔绝了创面与空气,改变了细菌的生长、繁殖环境。同时通过封闭状态隔绝的外来细菌的侵袭,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低氧和相对缺氧的环境既能够有效抑制创面细菌的生长,还能够促进局部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对于加快创面愈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促进创面有效愈合的另一个关键是局部组织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肉芽是皮瓣转移和植皮手术等基础,同时也是机体上皮组织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负压缝补引流能够在创面的表层形成有效的机械应力,促进创口内肉芽的生长和血管的生成。同时稳定创伤局部的微循环,刺激细胞增殖,加快肉芽组织生长[9]。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术前护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主要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①术前准备:术前需要及时为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根据患者情况及医嘱协助患者做好皮肤准备工作,需要行全麻的患者应还需要禁饮食,做好肠道准备工作。术前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创伤部位X线片检查,必要时还需要备血。同时准备好中心吸引装置,并进行相应调试[8]。②由于下肢创伤多为意外受伤所致,患者由于疼痛、流血、活动受限以及担心预后等情况的影响,极易出现各类不良情绪,影响治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经济状态,详细向其讲解负压封闭引流的原理和优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预期可能达到的目标等,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尽量消除患者的顾虑。由于下肢创伤性软组织损伤多为难治性创面,且感染严重,大多患者担心肢体功能受损、住院时间较长、经济费用较高等问题,护理人员应认真关心和体贴患者,给予其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9]。
2.2.1 清创
在给予患者创口局部消毒后,常规铺巾,手术护士配合手术医生对创口进行彻底清洗、止血,将创面的坏死组织、脓液、分泌物等彻底清除后,再用3%过氧化氢溶液、0.9%生理盐水、0.05%-0.55%的碘伏水冲洗温敷伤口。
2.2.2 填充
填充前评估创面组织面积的大小,根据创面大小来修剪敷料,然后将修剪过的敷料充分缝合在健康的皮肤组织上,确保敷料能够覆盖住创面。如患者创面较深,需将敷料完全填充在创口的底部,确保不留死腔。
2.2.3 封闭
将创面周围皮肤擦拭干净后,采用生物半透膜见封闭处理。半透膜面积需要超过创面边缘3cm以上,然后于创面周围正常皮肤密封,使开放的创面变为闭合的创面,
2.2.3 放置引流管
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在创口腔内部或者VSD泡沫敷料内放置带侧孔的输血管1-2根,将其作为灌洗通道。如创面表层较浅时,可将管道置入VSD敷料内,然后分别与管道入水和出水口端安装阀门,用于术后控制液体的出入量。灌洗的出水管口连接VSD引流管,接入负压[10]。
2.3.1 一般护理
待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内,应根据其引流部位的安置情况帮助其调整适宜的体位,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日常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时检查负压源,确保连接正常。帮助患者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道等,调节负压,保持引流通畅。日常需定时观察记录患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引流量,观察患者术肢末梢血供状态、运动和感觉情况,适当抬高患肢并保持功能位,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11]。
2.3.2 VSD的护理
①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视工作,定时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和引流状态,确保局部创面处于密闭状态[12]。②如发现敷料鼓气,且不见管形时,多为引流管堵塞、漏气所致,另外负压源异常也可导致异常,此时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具体处理。③当发现引流液中含有大量新鲜血液中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检查,观察创面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并做出相应的处理[13]。④体位,确保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cm左右,严重患者在常规护理外,还需要注意关节部位压疮的预防,将骨关节部位用软垫等垫高、悬空。⑤定时更换和清洗引流瓶,避免引流瓶过满,损坏机器。⑥冲洗护理,指导患者或者陪护人员日常尽量避免牵扯、压迫和折叠到引流管,保持通道通畅。定时观察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14]。⑦生命体征监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后72h内,每6个小时测量一次患者体温,以后为每天两次。对于体温异常的患者要及时监测其白细胞数量,必要时需行细菌培养[15]。⑧疼痛管理。对于疼痛感较轻的患者可给予其心理疏导,指导其采用肌肉放松等方式来缓解疼痛。对于疼痛感强烈的患者,可在医嘱下给予其药物镇痛处理,适当减低负压值,待患者耐受后,可逐渐增大负压[16]。
负压封闭引流作为一种新型创面修复技术,其有效的促进了创面治疗的革命性变化,随着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医院引进该技术,也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疗单位更新护理理念,掌握护理新技术,采用有效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患者的创伤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