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双向互通模式”培养方案研究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

2019-02-10 07:25蕾,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互通环节体育

邹 蕾, 田 轶

(沈阳大学 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双向互通模式”指能够产生叠加效应,提高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实现校校、校企、校训、校社互通合作的最优化模式。体育专业坚持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改革培养模式为顶层设计,以改革培养方案和实践环节为实践路径,加快体育专业教育教学转型发展,下文分析实施“双向互通模式”的可行性,设计“双向互通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 双向互通合作培养模式

1. 辽宁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实践能力现状

对辽宁省6所高校(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鞍山师范学院)的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比较,其中4所院校的体育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一专多能”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这6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都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追求的目标一致,并且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都突出“以能力为第一要素”和“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双重设计[1]。

实践环节的学时安排上,6所高校学分都在16~33学分之间。尽管院校类型不同,但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环节,大体包括见习、实习、写毕业论文、社会实践、教学观摩、综合素质拓展训练等。因此,实践环节分散在各个学期,贯穿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全过程。师范类院校中“小学期”(学校正式课程安排为每学期16周课程,“小学期”指第16周课程结束后,设置的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实践课程)的综合实践课程,极大地提升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环节的针对性。例如,沈阳师范大学的“小学期”贯穿前3个学年,第四学年进入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设计平台,有针对性地开设教育实践,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观摩、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环节课程,大胆尝试和改革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前3年进行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最后1学年实施教师教育课程培养方案,称“3+1”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有值得总结和借鉴的经验。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院校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中小学、体育运动学校、社会健身俱乐部,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形成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社互通合作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提前入岗等实践活动。许多优秀教师、体育领域学者、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纷纷进入高校,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实践环节培养的质量。例如,沈阳大学与沈阳市于洪区、大东区教育局合作,为各实习单位配备指导教师。沈阳大学与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篮球俱乐部和朝阳一校(主校区)足球俱乐部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构建以“实训室+基地”为平台的教学实践的模式值得充分肯定和推广。

2. 培养“能力强、有专长、多面手”的抢手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中小学和其他各类院校教育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群体、竞赛等工作。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应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特色技能的培养力度,以培养应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强的人才为目标[2]。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实施“3+1”(通识教育课程、国设通识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可根据院校类型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同时,采取集中或分散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总体上,要求社会实践活动不低于1年。重点突出教师教育实践环节的培养,加强小学实践环节或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环节培养,通过建立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使体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3]。

(1) “双向互通合作模式”,即“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让学生贴近教育实践、贴近教育专家、贴近教学名师。“请进来”,即聘请教学名师、特级教师,引进精品视频课程进大学课堂;在实践能力设计上,突出学生“讲、练、示、导”技能的培养,即讲解清楚、练出本事、示范精彩、指导出色。

(2) 实施“双师、双习、双研”互通培养方案。“双师”指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培训教师,“双师”工作量分配:校内教师占70%,校外教师占30%;“双习”指实习和见习两个环节,实习与见习应在实践基地完成,校内指导教师工作量占30%,校外培训教师工作量占70%;“双研”指校内教研和校外教研相结合,校内教研工作量占50%,校外教研工作量占50%。“双师、双习、双研”互通培养方案设计,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和经费投入力度,保证校内外教师享受职称聘任、指导费用等相同的待遇,确保互通培养方案有效落实。

二、 校企互惠互通模式

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

选取4所院校(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大连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进行比较,其主要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体育市场的需求,培养健身咨询、技术指导、运营开发、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需求较广泛,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方向上各有所侧重,体现出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

实践环节在时段和学时安排上,总体学分在16~23分之间,学时总量在240~368学时之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形式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专业见习等。内容包括综合实践、特色实践、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分散在各个学期教学中,但比较集中在后两个学期。相对而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后两年的社会实践尤为重要,后两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

2015年辽宁省政府提出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意见以来[4],辽宁省现有2所院校(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被确定为省内高校体育教育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两所高校在加大实践环节方面采取了许多新举措。沈阳体育学院与韦德伍斯集团开展校企合作,设计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首期有8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同时,与青岛中马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沈阳易之道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沈阳窗外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开展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沈阳师范大学与艾斯特国际健身会所、沈阳奥斯风暴健身俱乐部、沈阳麦克斯健身俱乐部等企业开展了合作。其他高校,如辽宁师范大学与大连松树谷高尔夫管理有限公司、大连韦德伍斯新世界健身会所等企业开展合作。沈阳大学与沈阳天地MUSE缪斯国际健身高端会所、沈阳韦德伍斯体育健身有限公司、思迈健身俱乐部、沈阳弗力斯健身会馆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先后与30多名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目前,校企合作方式包括实习、见习、技术指导、健身培训、订单培养、带薪入岗等。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定期派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使学生在俱乐部熟悉工作岗位要求,熟悉工作流程[5]。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协同创新联盟”的合作方式,致力于为体育市场人才需求提供保障。

2. 打造“懂市场、懂指导、懂管理”的行家里手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俱乐部经营管理人才为主,从事体育管理、体育服务、健身指导等工作。在设计人才培养方向方面,依托市场需求,安排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同时,加大社会实践环节培养力度,大力发展实践基地建设,形成“2+2”培养模式:大学一、二年级利用“小学期”,进入社会健身俱乐部实习;大学三、四年级的实践课程在实践基地完成。这种大板块的分割设计,能够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首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大师”“能人”“高手”(或使用优秀录像资料)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俱乐部、健身会所、社区体育场所,体育经营公司或企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适应环境。实践能力设计上,突出 “诊、导、管、懂”的技能培养,打造诊断准(社会体育专业教练,在给会员上课过程中,应该能够诊断出会员身体问题及亚健康和体态方面的疾病)、能指导、会管理、懂经营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成为社会体育专业的行家里手。其次,实施“双师、双课、双定”互通方式。“双师”指50%的教学课程由校内教师完成,50%的教学课程聘请俱乐部、健身会所、社区体育部门、企业经营等行业的“大师”“能人”“高手”完成;“双课”指理论课与实践课各占50%,强化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定”指订单培养与带薪到岗实习相结合,实现早实践、早到岗、早就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体育专业需要摆脱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体现专业实践性强、就业灵活性大、就业面宽的特点。各高校应大幅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制度保障等方面满足体育专业转型发展的需求。

三、 校训实践互通模式

1. 运动训练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选取4所院校(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的运动训练专业进行比较。运动训练专业主要面向青少年体育学校、学校运动队、社会体育俱乐部,培养技能水平高、指导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中3所院校,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强调培养复合型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大连大学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具有运动经历丰富、运动专项突出、运动技能水平高、指导能力强的特点,普遍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都采取特殊政策接收体育专业优秀毕业生。许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极力录用体育专业优秀毕业生。当前,运动专项突出、技能水平高、指导能力强,已成为用人单位打破学历门槛、打破常规录用人才的标准。

实践环节的学时指定时间段和学时安排,学分总体在16~23之间,学时总量在240~368学时之间。运动训练专业的实践形式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实践内容包括现场观摩、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师范类院校在“小学期”还设置竞技体育教学与训练、组织竞赛与比赛教练、运动训练活动调查等实践类课程。运动训练专业在实践环节上仍受高等院校原有的办学模式影响,在转型发展中仍然存在缩手缩脚的问题,多年形成的培养模式没有得到较大的突破[6]。

尽管如此,辽宁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仍然进行了一些大胆实践尝试。沈阳体育学院与威仕顿健身俱乐部等40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实践和就业平台,也能为企业吸引优秀毕业生提供更多机会。沈阳师范大学与鞍山市体育运动学校、铁岭市体育学校、本溪市体育运动学校、沈阳市正基乒乓球训练(运动)中心、沈阳市第十一中学等10余家单位,签订校企、校校合作协议,为运动训练专业招生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打造“有威望、技能高、指导能力强”的竞技高手

面向青少年体校、学校运动队、社会体育俱乐部的人才需求,运动训练专业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2+1+1”的培养模式。即:前2学年在校内学习,第3学年50%时间在学校学习、50%时间在实习基地实习,第4学年全部在实习基地实习。在大学一、二年级“小学期”,进入市、区级青少年体校、学校运动队,以及社会体育俱乐部实习;大学三年级人人有实习指导岗位;大学四年级开始定点实习。根据目前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模式,适当压缩课堂教学学时数,增加就业岗位的实践时间,来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首先,采取“校训互通实践模式”培养方案,发挥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奥运冠军”“金牌教练”“运动健将”进入训练课堂,突出“训、导、专、精”技能的培养,即懂训练、会指导、有专长、业务精,打造“有威望、技能高、指导能力强”的竞技高手。其次,实施“双导、双训、双能”互通培养模式,“双导”指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训练指导。校内由高水平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校外由“奥运冠军”“金牌教练”“运动健将”担任指导教师;“双训”指校内以教学和训练为主,校外以训练为主,针对运动训练专业的特点,突出训练环节,训练中提高技能,在训练中提高指导能力;“双能”指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能竞技、能指导。虽然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起点高、技能强,普遍得到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但是增加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的了解和适应,是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高校体育专业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可行性研究,制定适应专业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机制,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执行。

四、 校社合作互通模式

1. 舞蹈表演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舞蹈表演专业是艺术学门类,舞蹈学科专业下设的一个专业,是新时期顺应市场需求创设的一个集体育与艺术于一体的新型专业[6],舞蹈表演专业由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更名而来。舞蹈表演专业主要面向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和各类艺术团体、文化站馆等单位,从事表演、编导、教学、指导、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培养舞蹈表演技能、体育艺术表演、教学与编导等应用型人才。鉴于舞蹈表演专业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辽宁省仅沈阳体育学院和沈阳大学两所高校设置此专业。两所高校的舞蹈表演专业,无论在培养目标上,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保留某些体育专业的痕迹,在专业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上处于两难困境。首先,从实践环节的时段、学时安排上,大概在36~37学分之间,学时总量在500~600之间,是现有体育专业实践课学时最多的专业。舞蹈表演专业实践环节的形式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专业见习;内容包括:艺术实践或艺术采风、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等,大多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完成。沈阳体育学院设置小剧场,进行剧目排演、主题汇报演出、小型课堂实习。在学习指定时间段和学时安排上注重实践效果;沈阳大学的剧目展演、教学展示等,也注重突出实践效果。其次,在实践环节,两所院校均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沈阳大学舞蹈表演专业与沈阳市法库县教育局合作,法库县教育局提供专业实习学校和实践机会,定期派舞蹈专业的学生去法库中小学给学生作指导。同时,与沈阳韦德伍斯体育健身有限公司、思迈健身俱乐部、都市绿洲健身广场、帝豪斯健身俱乐部、沈阳脉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用来满足校外实习和实训的需要。沈阳体育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毕业展演举办供需洽谈会,吸引了70余家企事业单位来现场观摩,当场有20余名毕业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2. 打造“会表演、会创编、会指导”的表演高手

舞蹈表演专业以培养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和各类艺术团体、文化站馆需要的人才为主。由于社会对舞蹈表演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在方案设计上,实施“2+1+1”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前2学年在校内,第3学年50%时间在学校、50%时间在实习基地,第4学年全部时间在实习基地,重点强化后两学年的社会实践环节。在第一、第二学年,安排学生进入社会体育俱乐部,或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和各类艺术团体、文化站馆实习;第三学年实现人人有全职或者兼职的实习岗位;第四学年定点实习。舞蹈表演专业在加大实践力度的基础上,从突出表演技能向重视编导能力培养转移。在舞蹈表演专业“双向互通”培养模式的设计上,采取“校社双向互通模式”培养方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舞蹈家”“名牌教练”“表演行家”等进校园、进课堂。实践能力设计上,突出“赛、演、编、导”技能的培养,突出表演和创编能力的培养,实施“双导、双演、双创”培养方案,打造能参赛、会表演、懂编排、精指导的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和表演高手。“双导”指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校内由实践能力强、高水平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师范类、综合类院校可以在校内跨专业聘请舞蹈指导教师。校外聘请“舞蹈家”“名牌教练”“表演行家”担任指导教师。“双演”指根据舞蹈表演专业特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校内表演、校外表演和竞赛的机会。“双创”指参加健美操、啦啦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民族舞等表演的创作和编排。

五、 结 语

面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高校应积极推动体育专业的转型发展,遵循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突出的体育专业人才[7]。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舞蹈表演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分别采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双向合作互通模式”“校企互惠互通模式”“校训实践互通模式”“校社对接互通模式”,统称“双向互通模式”。“双向互通模式”培养方案,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两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培养模式、实践互通、教师互聘、保障机制方面,打通实践环节培养能力的壁垒,破解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的弊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互通环节体育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我们的“体育梦”
面向VDC组网的VXLAN控制面互通方案探讨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