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柳娟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一科,广西 柳州 545006)
具体而言,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物理性因素、医源性因素、化学损伤及心理因素等:
社会人的素质,性格,文化程度不同对疾病的转归认识及期望值过高,或者是高科技数字化设备的广范频繁使用,或者是某些媒体的失真误导,都会增加院前急救人员的职业风险。
物理性危险因素包括锐器伤、负重伤、触电等,护理人员急救操作多是在不断行驶的救护车中进行,途中颠簸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操作,如操作工具是利器不仅会误伤患者,还会伤到护理人员,破坏皮肤完整。负重损伤主要来自于搬运患者、长期站立、院外救护等,多数急救护士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这些均与急救护理人员长期负重工作有关。触电损伤主要来自于救护车内各类救治仪器设备,如除颤器使用不当等,救护车行驶过程中车体晃动,增加了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发生触电危险的机率。
医源性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细菌、病毒的危害。院前急救的患者病情复杂多为急危重症患者,急救前无法判断其是否携带病原,而在急救时由于情况危急,护理人员可能会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呕吐物等,造成皮肤、黏膜污染;或者针头、锐器被污染后有时会误伤刺破护理人员的皮肤,造成感染。
护理人员会接触到一些服毒自杀的患者需要进行紧急催吐或洗胃救护时,患者如服用了含有强酸、强碱的化学制剂或其它有毒物质则会沾染到护理人员身上,如沾染面积大、化学制剂浓度高还会灼伤护士皮肤;此外,还有一些医院会配备甲醛薰箱、采用过氧乙酸、戊二醛等进行空气消毒,这些化学物品会污染空气,医护人员长期处于这种工作环境中会不同程度的损害其呼吸系统。
相比其它危险因素,心理社会性危害对护士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需要长期面对急危重症患者,这类患者多为意外伤害、猝死等,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易增加医护人员的心理紧张感,长此以往会造成心理损害。
针对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性危险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防护措施:
我院的院前急救人员要求通过院内两年轮转规培和一年急救专科培训考核有3年护龄的护士。严格的入职考核是保证职业安全的保障。建立急救人员档案如毕业院校,第一紧急联系人,每年参与急救中心考核的项目等等以备不时之需。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处置果断还要求每项操作稳、准、快。因为在公共场所急救时,每个动作,每句话都要谨言慎行,避免延误时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有时会有无数个摄像头在拍摄急救全程。同时做好患者家属或随行人员的解释工作。签署知情同意书,减少医疗纠纷。
针对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进行继续再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熟练掌握各种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树立正确的防护意识,做到既能够准确操作,又可靠防护,不能过于恐慌,以避免防卫过度而影响到正常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贯彻各类防护制度及操作流程。
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按标准预防的要求戴手套,还要做好其它防护措施,比如穿工作服时要扣好衣领、扎紧袖口,减少皮肤外露;及时更换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工作服;带有血迹的污染物、患者的体液、排泄物等要严格分类并集中处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动作认真、仔细,防止被锐器损伤;戴防护口罩也可减少对鼻腔黏膜的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感染机率。
急救护士在搬抬患者、重物或负重时要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及技巧保持身体平衡,避免肌肉损伤;还可借助对接车、可伸缩移动式担架等护理器械减少负重损伤。应用化学消毒剂时要加盖存放,减少化学消毒剂的挥发,避免直接接触;救护车消毒60min后车厢要及时开窗通风,以降低车厢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
护理人员自身要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有正确、深刻的认知,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及理论水平,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操作减少职业危害。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锻炼,不仅要具备普通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及专业修养,还要加强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在日常工作中要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加强沟通技巧的训练,恰当的安抚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减少护患纠纷。
总之,院前急救护理是院前急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急救护理的同时做好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性是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急救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再教育,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做好细节防护及心理疏导,以保证医护人员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