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萌
(保定市儿童医院保定市儿童呼吸消化疾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 保定 071000)
在儿科疾病中,小儿哮喘是临床常见症,感染、环境及遗传等,均是导致此病症形成的主要因素,易引发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反复性咳嗽等症状表现。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机体发育尚不完善,致使哮喘病的患病率逐渐递增[1]。雾化吸入激素是现下临床治疗此病症的主要手段,然而,患儿家长因缺乏对此治疗方法的认知,担心患儿病情得不到改善,很容易出现烦躁、紧张等心态。基于此,护理干预措施的及早开展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行雾化吸入激素治疗的哮喘症8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强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于2015年4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接收的行雾化吸入激素治疗的哮喘症84例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此次研究已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伴先天性疾病者;伴严重精神障碍病症者。随机分设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两组。在对照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10岁(5.3±1.2)岁;病程4个月-1年(0.6±0.2)年。在研究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10岁(5.2±1.3)岁;病程4个月-1年(0.5±0.3)年。把患儿的临床资料相比(P>0.05),组间数据有可比性。
予以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待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定期组织患儿家属开展健康指导;为患儿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并结合患儿机体情况,对病房内温湿度进行调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强化吸入护理,护理内容如下:①对护理人员培训力度实施加强。组建雾化吸入小组,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正确操作方法,行治疗时,护理人员可告知患儿家属配合治疗方法,确保家长能在患儿出院后开展院外延续治疗。②责任制工作的开展。对患儿床位进行排序并发放给护理人员,护理人员需对所管床位的患儿进行去全程负责,加强重视雾化吸入治疗,并对其实施情况予以监督。③心理疏导。通过和患儿家属沟通交流,把患儿的病症情况,以及治疗方案简单告知于家长,从而能使患儿的担心情绪得到改善。另外,和患儿交流时,护理人员可以做游戏的方式,拉近与患儿间的距离,对患儿提出的要求尽可能满足,使其能有效提高护理配合度。④健康手册构建,详细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便于调整用药剂量啊。⑤出院指导。待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可不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儿病情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回医院治疗。
实施SGRQ(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对患儿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量表项目包括:疾病影响、活动受限和呼吸道症状,评分值与患儿的生存质量呈负相关。
研究组患儿的呼吸道症状、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等评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生存质量评分(±s)如下:
对照组(n=42),呼吸道症状:19±9,活动受限:17±3,疾病影响:21±11;研究组(n=42),呼吸道症状:13±8,活动受限:11±6,疾病影响:5±4;T值分别是:3.229、5.797、8.859;P值分别是:0.002、0.001、0.001。
小儿哮喘是儿科多发且常见症,患病率较高。对伴有此病症患儿,若临床治疗不及时,则严重影响其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有报道显示[3],雾化吸入激素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病症的主要手段,积极采用有效措施是治疗此病症的关键环节,对提高患儿的依从性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行雾化吸入治疗时,部分患儿家长因缺乏对疾病和治疗方案的认知,担心患儿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使得容易出现烦躁、紧张等心态;加之多数患儿在治疗期间会出现哭闹等情绪,导致治疗效果受影响。针对此情况,为改善上述情况,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是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行雾化吸入激素治疗的哮喘症8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行常规护理及强化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研究组,从其结果中可知,研究组患儿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护理是指,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各项护理流程进行加强干预,在上述研究中,护理人员可通过从心理疏导、建立健康手册和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啊,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不仅能使患儿家长的不良心态有效改善,而且还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护理配合度,加快患儿病情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之,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中,强化护理措施的应用,对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