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1966年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模范群体的培育

2019-02-10 02:48刘恒达孙炳芳
关键词:大寨模范雷锋

刘恒达, 孙炳芳

(石家庄铁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培育模范群体的示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卓有成效的方式,同时也是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对全国人民进行榜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工业、农业、军事、科研等领域培育了一大批诸如大寨、大庆、林县劳动人民、“雷锋班”、“燕子突击队”、“南京路上好八连”、“两弹一星”科学家等模范群体,形成了目的明确、导向清晰、培育科学、成效显著的模范群体集合,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着重要的榜样示范和教育激励作用。

一、劳动模范群体的生成目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模范群体的培育是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背景为基础的,党所培育的劳动模范群体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不同工作领域中的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干热情。这些劳动模范群体具有数量少、质量高、代表性强、政治目的性明显等特点,全国人民从这些鲜明的模范群体中获得了强大的精神感染和劳动激励,并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劳动行为。

(一)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目的,突出劳动模范群体价值

群体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的,一个良好的群体所发挥的功能不是其成员能力的简单相加,良好群体的功能大于其成员个体能力的总和,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联系观点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科学内容,又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集体力量与功能的重视和探索是与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等事业同时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在培育模范群体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模范群体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的。

这一历史时期的模范群体从培育之初就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性,中国共产党在对其广泛弘扬的过程中自觉地将其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相联系。1960年8月15日,《河北日报》刊登了介绍邢燕子以及“燕子突击队”的文章,文章对“燕子突击队”在过去的几年里“留在农村,坚持生产”、“发奋图强,大办农业”的行为进行了肯定[1]。中共河北省委在号召学习邢燕子的基础上开展了学习“燕子突击队”克服困难发展农副业的活动。1960年9月2日,《人民日报》也介绍了邢燕子以及“燕子突击队”的事迹,“有了燕子队,全村变了样……现在全村到处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并号召全国人民向邢燕子和“燕子突击队”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出自己的青春。”[2]在培育“燕子突击队”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范群体而大加推广,目的在于使其成为全国大办农业和副业的标杆,激励人民群众为建设新农村而艰苦奋斗。

196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一向坚持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特务团三营第八连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称号,随后在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题词并表扬下,对“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培育与弘扬工作正式开展。“南京路上好八连,是全国闻名的。这支连队十四年如一日地保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永远保持无产阶级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榜样。”[3]“‘南京路上好八连’,是一个高举起毛泽东思想的鲜红旗帜的连队;是一个有着党的坚强领导,不断提高无产阶级觉悟,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连队;是一个继承和发扬我军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的连队;是一个一贯保持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本色的连队。好八连坚决响应军委号召,坚持‘四个第一’,是人民解放军‘四好’连队的一个突出典型。”[4]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以及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等文艺作品的宣传之下,中国共产党突出了八连勤俭节约、团结群众等光辉特点,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与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相联系,不仅为全国的人民解放军树立了榜样模范,而且给予人民群众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染,并提升了人民群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军民一家的情感认知。

模范集体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缩影象征而在具体的时期内与人民群众的建设实践相挂钩,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培育出来的模范群体的一个共同潜在特性。只不过,这种特性在十年社会建设时期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表现出来的是模范群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目的。

(二)以优化统筹为基础,最优化发挥劳动模范群体的建设服务功能

在对模范群体的培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对群体设置的统筹与优化,并以此作为确保劳动模范群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功能最优化实现的基础和保障。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劳动领域中均培育了符合不同领域劳动特点的模范群体,虽然数量少,但是质量高、代表性强。农业劳动群体中的“燕子突击队”和大寨等模范群体;工业劳动群体中的大庆和林县人民等模范群体;解放军队伍中的“雷锋班”、“南京路上好八连”等模范群体;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两弹一星”科学家团队等模范群体。这些符合某一劳动领域的模范群体的树立使特定劳动领域的劳动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着更为明确的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这些不同劳动领域模范群体的培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充分重视不同劳动形式各自的特点,并在尊重各个劳动领域劳动人民的基础上使其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目标而不懈奋斗。

由于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模范群体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服务的,因此虽然不同劳动领域的模范群体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全部劳动领域的模范群体几乎都有着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等共性特点,所以各个模范群体在保留有自己的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形成激励全国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精神合力,在引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作用中达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模范群体的数目设置上,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劳动群体中培育的模范群体都不多,在数目少、质量高的模范群体的弘扬中,可以避免群体榜样重复、代表性差、影响力低等问题,从而降低了激励源的杂乱而导致人民群众奋进意识的分散等情况发生的概率。

二、劳动模范群体的塑成方式:以科学的程序培育与弘扬

(一)循序渐进:逐步了解事迹,适时调整方针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模范群体的培育是循序渐进地,在逐步了解模范群体的基础上跟进对其的塑造与宣传,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需要及时调整对其的培育方针。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程序,将模范群体的培育的效果保持在了较好的水平。

大庆模范群体的挖掘和树立是在毛泽东1956年所提出的“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的思想基础上进行的。1964年2月9日,中共中央发布重要通知,总结概括了大庆经验,认为大庆“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典型”[5],呼吁全国各部门各团体学习大庆经验。这将大庆模范与“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相结合,并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模范内涵。同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大庆精神大庆人》的文章,总结概括了大庆精神,介绍了大庆人吃大苦耐大劳的艰苦创业事迹,认为“大庆人钢铁般的革命意志,不仅表现在他们能够顶得住任何艰难困苦,更可贵的是,他们能够长期埋头苦干,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6],更加显性地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大庆人不畏艰险、艰苦创业的模范典型形象。同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结了大庆油田的经验,并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党中央这时提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无疑是合理的,经过一系列循序渐进地对大庆集体的培育程序,大庆事迹和大庆精神的影响已经初步在人民群众的内心转化为集体劳动奋进意识并逐渐根深蒂固,这一号召会使这种奋进意识得到提升并更好地完成个体满足和集体目标统一下的绩效实现。在这些具有科学性的程序循序渐进地运作下,大庆模范群体的先进典型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树立了起来,并作为工业先进模范激励着我国劳动集体的艰苦创业行动。

(二)综合宣传:综合运用媒介,整塑宣传合力

综合运用会议、报刊、广播、报告会以及文艺作品等形式分层次有计划地对模范群体进行培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色。这种对模范群体的培育形式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这一时期,党中央通过会议文件向党内领导干部传达对模范群体培育的基本方向和方法,再利用报刊和广播等大众传媒形式向人民群众宣传模范群体事迹及精神内涵,并通过在不同地方开展报告会、展览会等途径加强人民群众对特定模范群体的认知和理解,辅之以文学、电影、歌曲、话剧等艺术表现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模范群体在人民群众内心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在这些不同的宣传形式的合理配合下,人民群众一方面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模范群体的具体事迹和精神所指,客观上增强了模范群体的榜样教育作用的发挥强度;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模范群体与人民群众结合的密切度,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其的接受性和学习性。

大寨模范群体是在整社整风运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960年,《山西日报》发表了介绍大寨经验和陈永贵事迹的社论。1963年8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在农村阵地上—记昔阳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党支部和支部书记陈永贵》一文,认为在陈永贵的领导下,“大寨公社大寨大队的党员们,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总是在最前线冲锋陷阵。”[7]这篇文章为大寨典型在全国的树立做了重要铺垫。1964年1月19日,陈永贵在人民大会堂就自力更生战胜洪灾的经验做了报告,近万名人民群众听取了报告会。同年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学大寨,赶大寨”的专题节目,对大寨事迹及精神进行了宣传。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的重要社论,认为大寨“尽管自然条件多么不利,但是只要人们有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大志,充分发扬革命精神,并且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使大地变样,河山易色,创造出伟大的成绩。”[8]肯定了大寨将革命干劲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的经验。同年12月,周恩来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郑重宣布:“大寨大队,是一个依靠人民公社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地进行农业建设,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这期间,一系列歌颂大寨及其精神的文艺作品被创作了出来,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歌曲《敢教日月换新天》、电影《学大寨赶大寨》等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这些各具特色的宣传方式的配合下,大寨模范典型逐步在人民群众的内心树立了起来,并在“文化大革命”发动之前一直作为农业先进模范激励着我国广大劳动集体的艰苦创业实践。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运用系统的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培育了一大批体现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忠于革命、服务人民等高贵品质与先进精神的模范集体,这些模范群体在人民群众的内心中扎根并长久地发挥着引导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作用。

三、劳动模范群体的成效模式:模范群体与模范个人相结合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模范群体的典型示范作用,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在培育模范群体的同时,十分注重对模范群体中模范个人的培育。在模范群体与模范个人的培育工作中,中国共产党运用了“群体—个人—群体”和“个人—群体—个人”两种培育模式来保证模范群体教育激励功能的顺利实现。

从短时强降水日分布统计发现:午后至上半夜短时强降水较为活跃,各等级强降水均表现出较为一致的日变化趋势,14~03时段短时强降水较为频发,每年该时段小时平均出现15次以上短时强降水,08~12时为短时强降水低发时段(图5)。其中50 mm/h以下的短时强降水午后17时最活跃时段,≥50 mm/h的极端降水因为发生次数较少,统计资料有限,并未有明显的日活跃特征表现(图6)。

(一)“群体—个人—群体”模式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单纯的对模范群体的培育在人民群众面前会略显空洞,配合以模范群体中的先进个人的挖掘会在很大程度上利于模范群体的培育弘扬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任何群体都是由众多个人而组成的,模范群体中必定会有一些有着突出贡献和先进精神的模范个人,对模范个人的挖掘会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集体和个人在培育工作中的关系,客观上有利于模范群体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集体中的先进个人是模范群体所闪耀的先进精神更加具体化的体现,对先进个人的挖掘有利于加强模范群体榜样教育的功能实现。

在对大寨模范群体进行培育的同时,对大寨带头人陈永贵的培育与宣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959年3月15日,《山西农民报》系统介绍了陈永贵在大寨中的事迹,并赞扬陈永贵是“又学司令又学兵”的“有共产主义劳动观点的手脑并用的新人”。这几乎是与大寨精神的宣传同时进行的。1963年7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又红又专》的社论,认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应该成为像陈永贵那样“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都走在最前线,成为最积极的分子,成为政治上的旗手;再进一步,还要力争成为生产能手,成为劳动模范。农村支部书记努力的目标,应当成为又红又专的优秀干部。”[9]1963年8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在农村阵地上——记昔阳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党支部和支部书记陈永贵》的文章,这篇文章对大寨情况和陈永贵的事迹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社论指出: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大队社员群众的干劲越来越大了,劳动效率越来越高了,农活质量越来越好了。”“在山区农业技术改革的路上越走越熟了。”[10]

一直到1966年,中国共产党对大寨模范群体的培育与弘扬工作与对陈永贵模范个人的培育工作几乎是相辅相成的,有时陈永贵作为大寨中的模范个人通过写文章或者开报告会的方式亲自向人民大众宣扬大寨模范群体。同理,对大庆模范群体的培育工作是与对“铁人”王进喜模范个人的培育工作并驾齐驱的,且对“铁人”王进喜的培育与宣传成功促进了对大庆模范群体的培育工作的进行。这就形成了一种“群体—个人—群体”的良好培育模式,从培育模范群体的初衷出发,在培育模范群体的过程中挖掘出群体中的模范个人,最终又回归落实到模范群体的培育工作上来。在这之中,模范个人的培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看做是对模范群体培育尤为特殊的一部分,并共同构成了模范群体价值内涵和功能实现的整体模块。

(二)“个人—群体—个人”模式

在将模范个人与模范群体相结合的过程中,包含了另外一种情况,即在对具体的模范个人的培育的带动下对模范群体的挖掘,继而在此基础上开展对模范群体的培育工作。

“雷锋班”的挖掘和培育与雷锋先进个人的培育和弘扬有着密切关系。196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政治部发出学习雷锋的通报。1962年,雷锋因公殉职。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沈阳军区工兵某团运输连二排四班为“雷锋班”,并开始了对其的培育与宣扬。同年,辽宁省各地区开展了雷锋生平事迹展览会和报告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介绍雷锋的事迹和雷锋精神的内涵。同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像雷锋那样忠于革命事业》、《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等文章以及雷锋日记的部分摘抄,文章指出:“共产党员雷锋,在他的一言一行中,都闪耀着灿烂的共产主义光辉。”“雷锋同志的生命的火花是熄灭了,然而他的思想的火花将永远放射光芒。”[11]对雷锋模范个人和雷锋精神的弘扬迅速扩展至全国。

在对雷锋模范个人及其精神的弘扬过程中,“雷锋班”作为一个与雷锋有着直接联系的集体,通过延续雷锋事迹、继承雷锋精神等方式成为“学雷锋运动”中的模范群体,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学雷锋运动”中的新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在对“雷锋班”事迹进行弘扬的过程中,实际上即为雷锋先进个人找到了一个新鲜的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替代群体,也就是说,为雷锋精神的宣扬找到了一个具体的可视化的现实集体依托。“雷锋班”模范群体是由雷锋模范个人及其精神传承而被发掘并培育出来的,对其弘扬也是某种意义上对雷锋先进个人的弘扬。同理,对以邢燕子为队长的“燕子突击队”及其艰苦务农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也是在对邢燕子模范个人的培育与宣扬的同时遵循这种模式进行的。在这种“个人—群体—个人”的培育模式中,模范群体的培育是从模范个人的培育中衍生发展出来的,模范群体继承了模范个人的精神内涵和实在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新的发展。在对初始的模范个人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实际上为之后的从其精神中产生出来的模范群体的培育奠定了价值内涵和群众基础,在模范群体对模范个人的精神进行了新的发展之后,实践在模范个人新的精神内涵上的一系列努力也就带有对模范群体培育的痕迹,并在很大意义上成为一种对模范群体新的培育方式。此时,模范个人的培育与模范群体的培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在互相联动中给予人民群众以共同的引导激励。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模范群体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基本上都会与对群体中的模范个人的培育相结合,人民群众在模仿并学习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及其精神的过程中加深对先进群体所体现的精神的认知和理解,使得模范群体在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始终发挥着巨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四、劳动模范群体的功能导向:以榜样教育激励人民群众

(一)榜样发掘:对模范群体榜样教育作用的挖掘

榜样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主要教育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民范围内进行劳动动员所采取的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这主要是由榜样教育法符合“正面教育为主”的育人原则、个人成长基本规律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而决定的。[12]

中国共产党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模范群体进行培育与弘扬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模范群体榜样教育作用的挖掘与发挥。中国共产党在对山西省曲阳县大寨大队的基本情况和劳动事迹进行系统的考察和了解后,重点挖掘出以陈永贵为领导的大寨人民在自然环境条件差、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耕地不足的情况下,凭借铁锹、箩筐、扁担、锄头等原始工具,在土石山区造地整田、保墒防涝,增施农肥,改良土壤,改变了原有恶劣的生产条件,增加了大寨的粮食产量,完成了十年造地的规划,将大寨从一个“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穷山村变成了可以自给自足并能为国家粮食产量做出贡献的新农村。这其中所反映出的大寨人民不怕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被中国共产党人概括出来并将其作为大寨模范榜样的实在价值而广泛宣传。

1960年,《山西日报》发表了宣扬大寨经验的文章,并突出介绍了大寨人民通过艰苦奋斗改变原有艰难条件的经历,将大寨榜样教育的实践从隐性转化为显性。1963年7月,《人民日报》通过发表名为《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又红又专》的社论,将“大寨”这一模范群体推广至全国,扩大了其作为榜样典型的教育覆盖面。社论认为,全国的党支部书记应该像“大寨”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寨”社员那样,“领着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既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又有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本领。”[13]中国共产党通过会议文件、广播、报刊在全民范围内对大寨进行宣传,意在增强大寨群体的事迹以及其体现出来的精神在人民群众中的知晓度,从而使人民群众将其作为榜样典型来对自我的精神和行为进行全面的审视,在努力向模范群体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达到特定的艰苦奋斗教育的目的。

(二)榜样深化:对模范群体榜样教育作用的发展

随着模范群体实践的不断发展,其作为榜样教育方式的内涵也在逐步深化和扩大。1963年8月,大寨遇到了百年罕见的洪灾,全村人家每户遭灾,粮食和农具损失严重。面对中央和地方的救灾物资,大寨干部陈永贵提出带领大寨人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在“三不要”和“三不少”的号召下,大寨人民自己动手救灾创业、艰苦拼搏,使得当年粮食产量42万斤,卖给国家24万斤,户均3 000斤,基本没有影响大寨人民的生活。根据大寨人民在抗灾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从中进一步挖掘出了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等精神内涵,丰富发展了大寨模范群体的价值核心——大寨精神的内容,将其概括为“蔑视困难,敢于革命的英雄气概;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坚强意志;以国为怀,顾全大局的高尚风格。”[14]在1963年12月28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一篇题为《大寨大队受灾严重,红旗不倒》的文章中,号召“向大寨人民学习”,要求在全国各项工作中“长大寨之志,兴大寨之风”,大寨集体和被发展了的大寨精神成为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榜样模范和精神引导。

从“艰苦创业”到“自力更生”,大寨集体的价值内涵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发展,这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科学内容,而且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对模范群体的培育的过程中与时俱进,注重赋予模范群体以新的历史内涵,使其在发挥良好榜样示范作用的过程中保持充分的生命力,进而增强作为受教育者的人民群众对模范群体所反映出的品质和精神的接受度,最终提高榜样教育的效果。

(三)榜样优化:对模范群体榜样教育作用的调整

模范群体作为榜样典型的教育效果在人民群众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之后,中国共产党会根据调研和考察以及人民群众的反馈情况,适时对模范群体的价值内涵进行调整并随之对其进行新的榜样宣传。

1964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各地的代表于会上就在学习大寨典型的过程中获得的新经验以及出现的新问题做了交流。根据部分地方代表的反馈,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模仿大寨管理方式以及评工计分方法的现象,导致了管理的混乱和平均主义的泛滥,针对此,经过讨论和商讨,会议制定了各地典型应保留自己的特色,不必强求一律而同的决议,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在弘扬大寨典型精神的过程中出现的本本主义错误,对于大寨模范群体在人民群众中更好地发挥榜样教育作用有着积极意义。同年4月,农业部长廖鲁言率领考察组对大寨进行了为期20天的调研,最终写出《大寨大队调查报告》交予党中央,报告反映了大寨存在的一些铺张浪费以及农林牧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党中央在努力纠正其问题的基础上,在进一步的全国宣传中增加了号召各地平衡发展、勤俭节约等教育内容。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培育和弘扬模范群体的过程中对保证其充分全面地发挥榜样教育作用而进行的体现着民主和批评等方式和原则在内的具体努力。

在这些模范群体所发挥的榜样教育作用的影响下,我国劳动人民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获得了强大的精神鼓舞和思想激励,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学典型,赶典型,超典型”的热潮,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并在实践中转化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动力。

猜你喜欢
大寨模范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过去的苹果
模范邨
——给祖母
模范护工
写给雷锋
巧家县大寨镇中心学校
大寨精神新启示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