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伟 王成福 朱宇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16)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临时心脏起搏器抢救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急诊内科抢救的160例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红黄双色球法将其均分为两组(n=80),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临时心脏起搏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抢救成功率对比,观察组(90%)高于对照组(70%),差异显著(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中应用临时心脏起搏器,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大多发病较急,且病程短,一旦病发,将会造成患者本身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全身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大多会出现死亡现象[1]。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心脏起搏、除颤处理,在恢复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自主循环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基于此,本文对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观察及探究,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急诊内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抢救的160例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红黄双色球法将其均分为两组(n=80),其中,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51~77(60.2±5.6)岁;观察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51~79(61.1±5.2)岁。排除标准:①3个月内无重大手术、外伤者;②慢性血液透析患者;③长期口服抗凝血药物患者。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心脏骤停患者均给予标准心肺复苏,复苏后仍心动过缓者采用下述治疗方式。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给予心脏骤停患者肾上腺素注射液(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多巴胺注射液(江苏亚邦强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366)20mg、阿托品注射液(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3616)0.5mg等;给予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020)1mL,静脉滴注等。
观察组采用临时心脏起搏治疗,采用临时起搏器(南京汉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T20)治疗时,双极漂浮起搏器导管(5F),穿刺鞘(6F)进行临时心脏起搏术。患者行常规中心静脉穿刺,将起搏电极植入患者身体后,连接体外临时起搏器,并将起搏器参数设定为:起搏数为70次/min,灵敏度为1~1.5mV,输出为3~5V。患者均以右颈内静脉入路方式。随后,抢救人员观察患者心电监测仪上Ⅱ导联,等待起搏器调试频率与起搏信号吻合,若出现宽大QSR主波向上,表明电极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可缓慢将电极导管退出,若宽大QSR主波向下,可提示导管送达右心室尖,需以缓慢的速度将电极导管推进1~2cm,直至心电监护仪显示患者的心室呈稳定的起搏波形,表明抢救成功,给予患者局部缝合固定,并以X射线片确定患者体内的电极位置。
统计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抢救成功:观察组判断标准:①心脏骤停:起搏后心电监护仪显示起搏信号后出现宽大的QRS波群并伴有T波,颈动脉搏动与起搏频率保持一致,且可触及,并持续时间超过5min;②缓慢型心律失常:起搏后血压和心率提升,末梢循环显著改善,患者头昏、恶心等临床症状缓解。对照组判断标准:①心脏骤停:患者恢复自主心律,颈动脉可触及,且持续时间超过5min;②缓慢型心律失常:用药后,血压上升、心率增加,头昏状况得到缓解。
并发症:心包积液、室颤、血肿等。
将本次研究收集到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病例输入至SSPS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目前,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具有双向除颤和起搏的功效,对缓慢型心衰患者和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抢救应用效果较明显,且对患者的心肌部位造成的损伤较小[2]。另外,将该方式应用于心动过缓患者中,可有效稳定其患者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脏骤停事件发生概率[3]。临时心脏起搏方式包括无创体表、经食管心室起搏、心脏穿刺起搏等,需要注意的是,心脏起搏器无法代替心脏泵的作用,因此在应用中,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对于出现循环断流的患者,需先进行心肺复苏,在保证患者循环和呼吸支持的基础上,进行心脏起搏术。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接受临时心脏起搏术的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中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少,这表明,心脏起搏器在心脏骤停、缓慢型心律不齐等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且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将临时心脏起搏器应用于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中,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