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打造高效低龄学生课堂

2019-02-10 12:44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许丽娜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情境游戏数学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许丽娜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有数学,两者密不可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如何搭建桥梁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的。教师应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具体的学情,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具体问题产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一、故事情境、激趣导入

科学表明,学生学习需要对眼前所看到、听到的事情、现象形成初步感知,通过大脑活动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对比等一系列的逻辑思考,才会学会新知识或技能,才能将事物的属性、特征等概括起来,产生对事物的理解和领会。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无疑给复杂的脑力活动提供了准备过程、加速过程。

例如,在教学《分米和毫米》这一课时,教材上是通过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如文具盒、书本等工具来测量课桌的长。测量结果是3个书本的长和4个文具盒的长,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从而引出测量标准不同则结果不同。但教师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会对这一情境感兴趣吗?上完课,我随机问了几个学生,得到了一致的答案:不感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创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情境。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娱乐生活,童话故事、动画片是学生们喜爱的,是平时接触较多的题材,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故事:熊二喜欢吃蜂蜜,在出家门往西走十步的位置挖了个坑,把蜂蜜藏了起来。小老鼠在旁边看到了,晚上悄悄在熊二家门口往西走十步的地方挖起来,可是什么也没挖到。它又请大象帮忙,在熊二家门口往西十步的位置挖也没挖到,小朋友们这是为什么?通过这一故事,学生明显感兴趣多了,自发性进行讨论,最终得到答案:动物的十步长短不一,一步的标准不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这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

又如,教学《认识整十数》这一课时,我想通过学生自主操作摆小棒来认识百以内的数,便设计了“喜羊羊的文具商店开张搞促销活动,小动物们来买铅笔”这一情境导入,出示小动物们需要买的铅笔根数,让学生用小棒帮助小动物摆一摆。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并开始动手操作,积极性高涨,枯燥的数数变成了动手玩游戏。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利用小棒,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顺利地学习了百以内的数。教师创设了“买铅笔”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动手实践,试着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才会从给予转到内化。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结合教材的内容,适时设计一些活动,符合学生的特点,也能让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起来。

二、游戏活动,轻松学习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学生的潜能和思维在一定的载体里才能被激发,教者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在情境反馈的信息中把生成的资源转化成新知的背景,用操作活动启迪学生思维,推动学生的探索。

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还没从幼儿园以做游戏活动为主的课堂转变过来,要一下子让他们坐40分钟,不能随便走动和说话,非常困难,所以一年级开学了一段时间后,总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到学校上课。是啊,幼儿园做游戏吃点心多开心,小学上课规矩多,长时间坐在那儿听教师讲课,还不是听感兴趣的故事,时不时教师还会问问题,不听还会被批评,哪个学生还会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呢!课堂上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适合的游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还能提出适切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喜欢。传统枯燥的数学课堂,限制了学生的“动”,使学生厌学,扼杀了他们对学习的喜爱。所以,在教学低年级时,我经常钻研教材内容,思考是否能结合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一年级教学《几和第几》时,经常会有排队的题目,提问:图上有几个人?戴帽子的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第二的是谁?排在第五的是谁?这里的“第二”指几个人?“第五”呢?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了几个学生排队的现场表演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观察、思考。学生很喜欢这种上课的形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独立思考,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三、课件展示,直观形象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把课本中的内容通过视频、声音等形式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不再局限在书本和教师的描述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一目了然,而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来帮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例如,教学《统计》时,我引入了一个动画短片,公路上有各种车辆经过,有小轿车、小客车、摩托车及面包车。在这种没有规律的情况下,各种汽车通过,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知道每种车各有多少辆?给一定时间学生思考后,我会利用电脑,缓慢地放映各种车辆经过的场景,便于学生们记录。学生们仔细观察,用各种形式记录,十分专注,在如此形象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同时又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真是一举两得。

四、合作交流,分享快乐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是符合我们时代发展需要的,个人的力量与思考力很多时候较微弱,而团队的力量则明显强大,而且是否能与他人合作,也是一种能力。社会上有些人只知道闭门造车,殊不知现在社会的互联网和信息传播技术都发展迅速,你的研究别人早已发现。所以能与他人高效合作、配合默契,更是一种高素养、高情商的体现。学校不能培养只知道闭门造车的“人才”,必须培养高情商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之间能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让合作发挥更高效的作用。

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先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小组讨论交流,完成目标任务,组长组织汇报展示,全班进行讨论,进行操作与展示,这样学生参与性就非常高。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没有根据课本内容一步步地推进,而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学生们有的写字记录,有的画不同的图形记录,再4人小组介绍自己的方法,最后选择方法最多的两组学生上台展示。学生们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最后发现以“正”字的方式记录为最优。学生们在交流中,培养了思维,也锻炼了数学语言。

这样,学生们都学得非常投入。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巩固了知识,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动手操作,创造快乐

“口说无凭,以事实为依据”,这是学习数学所需要的科学态度。低年级学生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感性多于理性,需要以具体的实物进行操作,方能逐步建立空间观念。低年级学生,思维具体直观简单,要让他们形成抽象的概念,必须建立载体,也就是说要提供一些学习材料,这些学习材料最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形成表象,寻找共同特征等。因此,教师在教低龄学生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利用这些学习材料直观、形象、具体地与数学对话。

况且低年级学生很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

例:把下面第一排两个图形重叠起来,将成为第二排中的()

通过直觉,学生选择B。学生受了颜色的迷惑,他们的眼球似乎被白色控制了,选择B不足为奇。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制作了第一排的实物图形,让学生重叠起来,得到的结果是C,事实有力地说明了一切,学生先前的猜测不攻自破。

经常和学生一起动动手,那么此类题目无疑会使学生的空间想象更加丰厚。学生是不怕麻烦的,只要教师肯“蹲下来”和学生携手探究、验证,那么,学生也将会和教师一起兴奋,共同收获,相互成了和谐的玩伴,还愁学生们学不好数学吗?

教学低龄学生,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把教学内容以学生喜欢并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让学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希望数学课堂能培养用数学的眼睛观察、数学的思维分析、数学的语言表达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情境游戏数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