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训练在预防产后漏尿中作用的效果分析

2019-02-09 20:52:59李昕阳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漏尿哑铃盆底

李昕阳

(1.邯郸市涉县善谷医院,河北 邯郸 056400;2.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邯郸 056000)

女性分娩后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导致产妇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漏尿等损伤。流行病学显示,妊娠和分娩是造成产后漏尿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在产后早期需要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否则就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早期预防产后漏尿是非常重要的[1]。将2015年12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进行产后康复训练的初产妇124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并对恢复效果进行观察比对,现将主要内容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所进行研究的对象选择2015年12月~2019年4月期间来本院进行康复训练的初产妇124例,并将其根据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探究组(n=62例)本组的产妇年龄范围20~33岁,年龄均数为(24.12±1.34)岁;其中49例产妇为自然分娩,剖宫产为13例。参照组(n=62例)本组的产妇年龄为21~35岁,年龄均数为(24.94±1.54)岁;其中剖宫产有17例,45例产妇为自然分娩。参与此研究的产妇均为单胎分娩,且产妇和家属对此研究知情,为自愿参加,已签署了相关同意书。研究排除无自主表达能力、认知障碍及参与意愿度较低的产妇。比对两组产妇的年龄等相关一般资料显示,参照组和探究组产妇之间差异较小,可开展比较(P>0.05)。

1.2 康复训练方法

参照组产妇结合实际给予其常规的健康训练指导;探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对其开展盆底康复训练,主要的内容如下:(1)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目前临床上一般通过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来协助产妇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在进行训练之前,告知产妇将大小便排空,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其阴道当中置入电极,后开展相关训练,根据产妇的实际肌力情况来设置相关参数,每周进行2次训练,每次持续时间为20分钟,坚持训练6周。(2)凯格尔肌肉法康复训练:指导产妇在站立、坐立和平卧的状态下时,将双腿弯曲分开,在吸气的过程中将肛门收紧,持续月5~10 s,后放松,反复训练多次,直至产妇掌握,后期每天进行三次训练,连续训练10周[2]。(3)阴道哑铃康复训练:指导产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型号的阴道哑铃,并将其清洗干净后消毒,将阴道哑铃生涂抹专用润滑导电膏,指导患者取适合的体位,一般为蹲位或仰卧位,后将阴道哑铃前端插入阴道,将胶绳留在外方便取出,后指导产妇收缩阴道并站立,双腿与肩膀同宽,若哑铃未滑落则开始相关训练。后期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来更换哑铃的型号。

1.3 观察指标

对产妇训练3个月后的康复效果进行观察分为显效(在康复训练后,无漏尿情况发生,且盆底肌力恢复较好)、有效(经尿垫试验后,其漏尿量相较于训练前降低50%以上,盆底肌力有所恢复)、无效(经漏尿试验后,与训练前无变化,盆底肌力恢复情况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相关数据,训练后的恢复效果用%表示,卡方进行检验,P<0.05。

2 结 果

两组产妇在训练3个月后的康复效果比对:探究组显效为21例,有效为37例,无效为4例,总有效率为93.55%(58例);参照组产妇显效为10例,有效为32例,无效为20例,总有效率为67.74%(42例);(x2=13.22;P=0.00);探究组产妇训练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的,P<0.05。

3 讨 论

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45%的女性在生产后会出现尿失禁、漏尿的情况,属于分娩后并发症的一种,造成原因包括生产过程中过度牵拉韧带、盆底肌肉和相关组织及而导致盆底肌肉发生障碍,损伤阴道神经等,会对女性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在生产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显示,探究组产妇训练3个月后的有效率93.55%高于参照组的67.74%,P<0.05。主要是因为盆底康复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较好的恢复效果。通过电刺激能有效刺激其尿道括约肌的收缩,使其盆底肌肉的弹性和强度逐渐增强,进而提高产妇的控尿能力。

综上所述,盆底康复训练在预防产后漏尿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漏尿哑铃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分析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你被漏尿困扰了吗?
缘何会出现产后“漏尿”
我给爸爸当“哑铃”
前列腺术后漏尿一般是暂时的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去赘肉又强身的哑铃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