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沙 莎*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供应室,江苏 淮安 223100)
髋关节疾病治疗中常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运动功能、矫正畸形[1]。为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对围术期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就我院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例,总结围术期护理方案、效果。
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8年7月,总计70例。纳入标准:(1)签署髋关节置换术知情同意书患者;(2)患者手术耐受、配合佳;(3)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手术不耐受患者;(2)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各35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介于37~78岁,均值(65.5±5.2)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介于39~76岁,均值(64.7±5.3)岁。2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给予手术患者基础护理,即术前检查、术前饮食指导、健康宣教、术中置管、术后遵医嘱用药、术后生活护理以及运动护理指导等。
观察组:给予手术患者快速康复护理。:(1)术前健康宣教。由于疾病影响患者髋关节疼痛、跛行等情况明显,部分患者生活无法自理,所以心理负担较重。护理人员在沟通中了解患者心态、对手术的担忧,给予患者术前宣教、手术各阶段康复注意事项讲解,说明快速康复护理流程、优势。(2)术中人文关怀。维持术中正常体温,提高患者舒适度,检查手术器械,准备输液加温器,手术室温度24-26℃,输液加温至35~37℃。倾听患者需求,并合理满足,患者有寒战表现时进行镇静给药。(3)缩短禁食、饮时间。术前6h禁食、2h禁饮,视患者情况术前3 h口服葡萄糖(5%、200 mL)减轻患者饥饿、不适感,维持能量供应。术后患者意识、吞咽功能恢复且无胃肠道症状情况下,术后1 h饮温开水(50~100 mL),术后3~6 h进食流质食物(4)镇痛护理。患者术后有患肢僵硬、酸胀、疼痛等表现,术后48 h内进行镇痛泵止痛,术后3d给予非甾体类止痛药。(5)早期活动护理。术后3 h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协助患者仰卧体位进行蹬足运动,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吹气球训练,视患者情况协助患者下床运动,双脚垂地2~3 min后无不适情况下下地站立2~3 min,行走距离视患者体力、耐受决定,逐渐增加行走距离。
记录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1周Harris评分(总分100分)[2]。
经SPSS 19.0计算7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观察指标。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以%形式展开以及x2检验;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以“±s”形式展开以及t检验。P<0.05—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护理满意度为94.29%(33/35)。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10/35)、护理满意度为71.43%(25/35)。并发症经统计学计算,x2=6.4368,P=0.0111。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学计算,6.4368,P=0.0111。
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9.0±2.5)h、Harris评分为(65.5±5.3)分。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78.8±3.3)h、H a r r i s 评分为(45.8±5.6)分。下床活动时间经统计学计算,t=99.7433,P=0.0000。H a r r i s 评分经统计学计算,t=30.0354,P=0.0000。
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较多,例如手术创伤应激反应、疼痛、禁食等[3]。围术期基础护理下患者康复速度慢、住院时间长且术后并发症多。快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康复,通过术前宣教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术中人文关怀减少患者不适感,缩短禁食饮时间、增加营养摄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整体上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稳定患者身心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4]。
实验结合和黄珊,潘南燕,谢恬等人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73.9±3.2)分高于对照组(62.3±2.5)分,P<0.05[5]。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安全性,促进患者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