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超
(吉林省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对于卵巢囊肿蒂扭转来说,属于妇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指为卵巢囊肿供应血液的血管发生扭曲,导致卵巢囊肿发生缺血,甚至是坏死破裂以及继发感染等,致使患者出现剧烈的腹痛[1]。为探讨在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中超声的诊断作用,选我院诊治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38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为。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4月我院诊治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38例)进行研究,患者年龄24~63岁,平均(42.52±2.25)岁;体检发现中下腹部存在包块,形态规则,但大小不一,边界清晰,具有较好的活动度;HCG正常。
患者都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在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探头频率在2~3.5 MHz,在检查前嘱患者要充盈膀胱,仰卧位,对盆腔、子宫、附件等进行全面的、多角度、多方位的检查(纵向和横向),重点扫查卵巢,确定是否存在卵巢囊肿,对卵巢大小、血供、囊肿情况(大小形态、位置、边缘、内部回声、内壁透声情况、血供)等进行观察和测量,明确是否发生蒂扭转,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扭转蒂的血供、囊性包块内部以及周边血供等进行观察和分析。
总结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和超声表现。
在本次研究的38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均证实是卵巢囊肿蒂扭转,术前超声诊断出32例,诊断准确率是84.21%。在腹部超声检查中,38例患者均存在盆腔囊肿和积液,6例患者左右双侧囊肿、17例患者右侧囊肿、15例患者左侧囊肿。患者囊肿的最大径在51~116 mm,平均(74.15±3.69)mm。在超声发现是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中,其扭转蒂直径在1.4~4.6 mm,平均(2.42±0.23)mm,具体表现是:32例患者囊性团块边缘规则、边界清晰;17例患者的囊壁增厚到5~16 mm;8例患者囊实性双肿块;12例患者囊肿内能探及到条索状低回声;19例患者囊内透声比较差;15例患者囊肿同腹壁发生粘连且未明显移动;24例患者囊性团块可移动者。在误诊的6例患者中,1例患者被误诊成阑尾周边囊肿、1例患者被误诊成盆腔脓肿、4例患者被误诊成异位妊娠。
对于卵巢囊肿来说,属于妇科多发且常见的疾病,在卵巢肿瘤中占比超过90.0%。在卵巢囊肿患者中,超过1/10会发生蒂扭转,主要表现是突发的下腹部急性疼痛,不具有典型性,通过表现很难明确诊断[2]。随超声检查技术持续的发展,在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主要是:患者患侧的卵巢消失,在盆腔或者下腹部可探及到异常的包块,等探及到扭转部回声和囊肿回声;包块会随疾病发展而位置升高,大都在腹部中线与子宫前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见囊肿的根部血流下降,甚至是消失;包块大小不一,大都为囊性,且囊壁较厚;探头触痛实验呈阳性,患者大都存在腹腔、盆腔的游离液体回声[3]。在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中,超声诊断的优势为:扫查角度、切面灵活,能全面的、多方位以及多角度的对病变部位做纵向检查以及横向检查;扫描范围广泛,能探查患者腹部、盆腔等整体状况,可完整显示卵巢囊肿整体;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可显示病变和周围组织血流的状况,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参考依据;超声检查比较方便快捷,只是在检查前充盈患者膀胱即可;超声检查无痛苦、无创,且能重复检查[4]。
临床中,主要经腹部超声检查卵巢囊肿蒂扭转,腹部超声的适应症广,且准确率比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是:腹部超声的探头频率比较低,且同盆腔器官距离比较远,还易受肠腔内容物、腹盆部脂肪以及膀胱充盈程度等影响。目前,逐渐通过经阴道超声对患者检查,弥补腹部超声种种不足。
总之,在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中,超声可进行准确的诊断,操作简便、可迅速检查、不需特殊准备、无创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