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波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妊娠糖尿病为高危妊娠,糖耐量不正常或者是血糖水平较高,容易对母婴安全造成危害[1]。在临床治疗中,尚未研发出根治糖尿病的措施,常见的治疗药物就是胰岛素。然而,胰岛素给药方式的差异会直接影响疗效。为此,有必要针对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妊娠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影响展开系统化研究。
随机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0例纳入本次研究,并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
实验组年龄23~38岁,平均(30.75±0.73)岁,孕周6~34周,平均(22.24±2.61)周。
对照组年龄21 ~37(30.80±0.6 9)岁。孕周为5~37周,平均(22.30±2.58)周。
纳入依据:①自愿参与研究;②研究项目报告已经递交给院内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③经各项辅助诊断,皆明确是妊娠糖尿病。
剔除标准:①患者资料不全;②对此研究保持质疑态度。
经检验分析,组间资料值均差异性不大,符合研究开展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应用分次皮下注射胰岛治疗,于饭前半小时采取皮下注射方式,初始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0.4 U,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对用药剂量做出调整。
实验组应用持续泵入胰岛素治疗,分时段对输注量进行设置,分成基础量与负荷量。其中,前者是正常状态输注量,后者是三餐前的输注量,初始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0.4 U,两者在总输注量中的占比均为50%。同样结合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泵入总量及速率做出调整[2]。
皆对两组患者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治疗效果获得情况加以统计、对比。
实验研究所得数据值均经SPSS 21.0 for windows软件做统计检验处理,若得到P值小于0.05的结果,即代表差异性存在临床统计价值。
前者两项临床指标均比后者低,数据值检验差异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照组间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
表1 比照组间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水平 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实验组 25 4.36±0.77 8.02±1.13对照组 25 6.67±1.78 9.97±3.47 t 5.9554 2.6717 P 0.0000 0.0103
实验组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23/2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17/25),前者高于后者,x2=4.5000,P=0.0338,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分泌障碍及血糖代谢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妊娠糖尿病属于特殊的糖尿病类型,会伴随孕期增加,患者机体所分泌的胎盘生乳素与孕酮等物质增多,使其胰岛素敏感性受到影响[3]。为此,应高度重视糖尿病临床治疗工作的重要性。但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只能对血糖水平加以控制。而最常见的治疗药物就是胰岛素,可对生理胰岛素分泌加以模拟,使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实现胰岛素抵抗的缓解目标,最终对血糖加以控制,控制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便采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进行疗效比较,发现采取持续泵入治疗的实验组其各项治疗指标数据显示皆要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同的给药方式对于疗效的影响也不同。与分次皮下注射胰岛治疗效果相比,持续泵入胰岛素的给药方式可更有效地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使患者的血糖值得到合理管控,促进其症状好转,临床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