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霞,陈延梅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在护理教学中,临床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理论联系并应用于实际,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必经阶段。
部分护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有些报考志愿由父母选择,有些被调剂到这个专业,还有些觉得这个专业好就业而选择这个专业等,以至于在临床上不愿多学习,凭自己的喜好来工作,愿意干治疗操作等,不愿干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测血压等,没有工作热情,从而增加了带教老师的教学压力。
刚出校园,对临床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加上临床工作节奏快,保健科室的特殊性,不能很快熟悉环境、适应工作,然而护生又对临床护理充满好奇与茫然,心里希望自己能够很快融入到护理工作岗位中,从而产生心理上的矛盾[1]。
现在人们的自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由于护生刚刚进入临床,在临床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进行护理操作和护理文件书写时不能意识到每个环节所存在的法律问题,很少有护生能够意识到在为患者进行服务时也需要自我保护,而且在实习后期部分护生高估自己的能力,眼高手低,脱离带教老师的监督,擅自对患者采取护理措施或者宣教,结果导致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发生[2]。
认为护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处理医嘱,打针输液发药,没有全面认识护理,加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不认可,护理地位低,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没有目标,感觉护理工作又脏又累又没有前途而丧失信心。
护生在校期间的理论课程本身具有滞后性,临床很有些技术仪器护生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加之很多已学知识由于应试已经忘记,临床工作中,需要调动大学里的多门课程去综合认识某种疾病,进行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会使护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
护生大多都正处在青春期,缺乏社会经验及人际沟通技巧,加之护生在校期间只学习沟通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有局限性,真正到临床上却不知怎么运用,怎么与患者沟通。再加上觉得自己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不足,担心与患者沟通时出现错误,而不愿与患者进行交流。
保健科室患者身份的特殊性,所有信息都要保密,护生在校期间不曾接触到,甚至有时会有公众人物,护生会以此来炫耀而泄密。
临床老师对于护生的理论知识教育做的不到位,授课时,学生在听讲时感到枯燥无味,积极性不能被调动,加之在临床操作方面有的老师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去干活,而不是先给学生讲解一下为什么这么做,让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很被动[3]。
有些老师在临床操作时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导致学生学到错误的操作知识,有时不注意细节。
对于同一项操作,有的科室教学生这样做,有的科室那样,使护生很迷茫。
护生初到科室时,未询问护生想要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投其所好,引起其积极性。
3.1.1 对护生进行入科宣教
护生进入科的第一天,带教老师先对护生进行科室宣教,讲解本科室的环境,用物放置及科室专科特色,使护生尽快熟悉科室环境而减少陌生感。从而使护生尽快融入到科室中。
3.1.2 加强护生的法律意识
在护生即将进入实习前,进行法律知识授课,在实习期间时刻遵守法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1.3 加强护生理论联系实际
每周安排1次大讲课,讲解保健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中[4]。
3.1.4 实行每周答疑计划
让护生把临床中遇到问题记录下来,先自己思考并尽力找到解决方法,而后每周统一解答。不仅使得护生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还能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1.5 改变考核方法
现在护生出科考试方式包括理论和操作两方面内容,而且出题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使护生能够在多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就要改革考试方式,让学生积极参加,比如让护生自己组织护理查房,自己制作PPT,操作考试可设计病例并对患者进行宣教沟通等。
3.1.6 加强护生保密意识教育
入保健科室前,相关科室组织护生共同学习保密意识的相关知识,并告知其触犯后的严重后果。
3.1.7 学校老师深入临床学习
学校所学滞后于先进的临床,让课堂老师深入临床学习,更好的将理论联系实际传输给学生,能让护生更快的适应临床。
3.2.1 带教老师每周向护生进行一次大讲课
带教老师在讲课时不要宣讲课本,要带动学生,让学生有启发,尽量把关于本次讲课的内容都设计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多方面的知识[5]。
3.2.2 不定期对带教老师组织培训和考核
医院选择带教老师一定要考虑老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性格、知识水平、操作水平、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等,不定期组织培训并考核,保证不同科室带教同一操作时同质化,不定期组织专业团队检查带教老师是否能够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各项标准执行操作。
3.3.3 投其所好
护生初到科室时,询问护生已经轮转过哪些科室,学会哪些,介绍在这个科室涉及到的理论、操作等知识,询问护生对哪些方面最感兴趣,投其所好,引起其积极性,带着兴趣快乐的学习。
实习是护生进入临床前的最后一个阶段,非常重要,这个阶段要保证护生实习效率,所以要对护生在实习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足够重视并予以解决,对护生负责。在临床中带教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各项护理操作,而且也要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习之余,带教老师还要教会学生一些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时刻以病人为中心”去护理患者,实现临床实习宗旨和教学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护理人才[6]。希望通过发现护生及带教老师在实习期间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法,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沟通能力等都能够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