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玲,谢 静,毛爱华
(余姚市人民医院,浙江 宁波 315400)
在临床上,子宫肌瘤为一种常见病,为良性肿瘤的一种,因为子宫平滑肌增生所致。直至当前,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还未得到定论,但相关专家表明,有可能是因为性激素与正常肌层细胞突变所致。患者的临床表现是腹部有包块、子宫出血等等。而护理工作为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能缺少的环节,不但要协助医生,还需保证护理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子宫肌瘤的护理质量,选择我院中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60例进行分析,并把具体内容通过下述报道呈现出来。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中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60例,随机划分为甲组与乙组,甲组年龄30~45岁,平均38.16±1.25岁;乙组年龄31~44之间,平均37.56±2.41岁。两组资料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乙组应用常规护理,甲组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着重分析甲组的护理内容:(1)构建健全的护理体系。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护理助理以及相关监护人员构成;在护士长的正确带领下,制定持续改进护理程序,且保证规范化;确定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具体职责;组建监督小组,并保证其全面落实。(2)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内容包含子宫肌瘤有关知识与治疗的注意事项等。定期组织会议,对各个阶段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且提出改进计划,进而提高护理质量。(3)保证护理流程的健全性。患者住院期间,护士需做好指导及检查工作,且结合患者的检查内容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增强患者认知干预,提升患者对病症及护理程序认识程度,加强其在护理中的主动性。
(1)对比甲组与乙组的生活质量,应用本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价;(2)对比甲组与乙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应用本院自制的不良情绪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价。
采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x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下述数据可知,甲组的情感功能、意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分别为32.21±4.42、20.21±4.23、20.75±5.12、28.51±5.89;乙组的情感功能、意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分别为22.12±3.13、13.36±5.21、18.41±4.54、23.82±4.46;相比于乙组,甲组的生活质量更甚,前后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下述数据可知,甲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分别为35.41±3.54、40.82±8.46;乙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分别为44.75±5.12、52.51±10.89,相比于乙组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代社会背景下,大众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对于子宫肌瘤患咋舌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但能够保证护理效果,还能提高临床疗效,为一种优质的护理方法。本文研究结果表示,通过下述数据可知,甲组的情感功能、意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更高,相比于乙组,甲组的生活质量更甚,前后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下述数据可知,甲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更低,相比于乙组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甚,既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又能缓解病患的不良情绪,是一种良性的护理办法,可以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