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凤珍,王列生,郭剑卿,陈纪昌
(1.山西大同大学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9;2.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发展现状,随着日益向前推进的城市化进程,现代社区已然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的“第二故乡”。同时,在多元经济运行体制下,相对于政府和单位管理,社区邻里关系、文化活动以及社群自组织建设等条件,成为更加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幸福的重要成分。因此,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显得十分迫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党和国家对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视,使社区的文化治理研究变成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社区文化治理是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文化艺术活动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必然诉求,社区文化治理是最大限度提高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基本空间与有效方式。不同于社区其他方面的治理,如基础设施、物业治安管理等公共服务,各个社区的文化艺术活动则形式内容多样,甚至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标签和身份。文化艺术贵在创造和富有个性,文化艺术的园地需要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社区文化亦是如此,呼唤具有创造力的主体和创作手法。总之,社区文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呼唤多元治理主体和治理模式,形成各种风格特色的社区文化,不能单纯等待政府、街道,甚至完全依赖市民自发组织,必须进行末梢激活,允许社会资本介入,促进社区文化活动增量。大同大学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对大同市社区文化进行考察调研发现,目前大同市的社区文化治理已经开辟出一条值得关注的道路,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小城市社区文化治理的路径模式,即本地开发商主导营造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在开发之初就将人文艺术关切渗透在社区规划之中,以文化理念为社区命名,创造出人与居住环境最为适配的社区文化品牌,占得社区文化营造的最佳时机,创造文化经济双重效益,堪称社区文化营造的“大同模式”。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能够创造出多重风格和特色的社区文化营造模式,是一种颇为有效的末梢激活促成文化活动增量方式,值得进行个案分析和学术提炼。
大同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今天的格局中虽为四线城市,但历史上曾是北魏都城,辽金陪都,城市历史发展悠久,市民文化底蕴深厚,城市文化精神兼收并蓄开放包容,人们善于接收新鲜事物,热爱生活,享受美食,善于创造。大同的城市宣言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大同市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而富有特色,特选以下四个有代表性的社区文化进行呈现。
(一)案例之一:龙园——大文化大健康社区“大文化、大健康龙园”,是大同翔龙房地产集团旗下三个“龙园”社区的统一文化标识和理念。在大同,龙园社区文化非常有名,发表于2017年的一组文章数字,可以从侧面见证龙园社区文化的实力:
“2017年6月,翔龙艺术团首次参加全市第九届职工文化博览会‘五月风’职工文艺汇演,龙园艺术团一举荣获三项团队金奖,分别是舞蹈、大合唱和声乐比赛中的小合唱,创造了‘五月风’大赛举办九届以来的奇迹。
2017年7月14日,在水泉湾·龙园社区门前,举行了为期14 天的龙园文化艺术节,7 场专场文艺演出、7 场戏曲专场,多位国内知名的歌唱家登场、上百个社区业主自编自演节目,为大同的夏日文化生活营造出澎湃热力,刷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新纪录;
2017年9月28日,翔龙艺术团舞蹈队在2017交通银行‘沃德杯’全国广场舞大赛山西赛区决赛中,以总分第一的佳绩获得山西赛区总冠军,代表山西参加全国总决赛。之后,又在全国复赛的比拼中,以总分第三的成绩,挺进全国十二强,这支平均年龄57 岁的团队将于11月19日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总决赛中,向全国总冠军发起冲击。”[1]
调查发现,2008年,祥龙集团董事长李海龙开发了第一个楼盘“金色水岸·龙园”,社区规划之初,董事会就决定开辟一个小区文艺活动室,希望业主能够有活动场所,举办文化活动,走出家门在活动中心交往。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朴素的想法,却也是社区文化治理意识的朦胧自发,埋下了社区文化营造的种子。很快,由开发商出资,在热心业主的组织下,龙园社区第一台消夏晚会成功举办,龙园社区文化艺术活动正式拉开了大幕。到2010年开发并建造第二个龙园社区“水泉湾·龙园”的时候,规划时就充分考虑社区文化艺术活动所需内容、场所及组织管理机构。社区门口专辟空地作为举办大规模艺术活动的广场,预留设计了老年大学合唱厅、器乐室、图书馆、读书俱乐部、舞蹈队、模特队等文化艺术团体活动场所。在管理上,集团物业公司成立了工会组织,工会专门聘请大同市歌舞剧院的退休舞蹈教师主抓社区文化艺术活动,专门负责组织龙园社区的文化艺术活动,负责资金投入。工会正式提出“大文化、大健康龙园”的社区文化口号,成立了社区艺术团、老年大学、图书馆、合唱团、模特队等一批艺术团体。业主纷纷加入各种团体,有特长的业主则为公益活动担任授课教师,社区在工会的组织下,经常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经费主要由龙园物业公司工会投入。2012年,翔龙集团开发的第三个社区“亲水湾·龙园”开始建造,龙园社区文化构造已经形成完整的规模和成熟的品牌,成功复制到第三个社区。2018年,翔龙集团开始建造第四个社区“上水湾·龙园”,由于前期的良好口碑,带来了潜在的经济效益,不用做营销广告,一房难求。比较而言,龙园住宅开盘价格,总是超过同时期恒大、绿地、富力城等集团开发的楼盘价格,这一点,明显得益于社区文化的知名度为龙园地产项目赢得的效益,这种无形的品牌效应远超有限的广告费用。迄今为止,龙园社区已经举办了11 届社区文化艺术节,龙园社区文化也成为大同社区文化治理的一个标杆品牌,龙园社区居民生活在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中,获得较大的幸福感,对社区的认同感十分强烈。
(二)案例之二:华北星城——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华北星城,是大同市著名企业家、大同市华北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巍然推出的地产项目。地处大同大学和大同市五医院旁边,社区居民以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为主。该社区文化建设最著名的品牌是“大同华北星城社区义工联盟”。这个团队是以构建更具幸福感和高尚感的社区为使命,以社区文化建设为核心的社区综合公益服务机构,以义工团队建立常态服务并吸引社区居民加入的参与性互助体系。自2012年成立以来,华北星城社区在义工联盟的带动下,先后有124 名在职党员走进社区,300 多名志愿者服务社区。他们在社区内免费开放心灵工坊、手工室,组织社区运动会、消夏晚会、社区年会,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开设道德讲堂、平城讲坛,邀请本土专家学者,分享美食美景、心理健康、食品安全、保健养生、艺术鉴赏、公益环保等生活常识及趣事话题。2012年7月,华北星城社区义工联盟组织开启了“万卷计划”,带动全社会为乡村贫困学校捐建“爱心图书角”。利用这一平台,社区开展的青少年换书大会“下乡”到了农村,把闲置的书籍拿出来捐给贫困农村的学生。5年时间,“万卷计划”走进40 多所学校,捐赠了1.8 万多册书,参与的志愿者超过500 名。2016年,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开展的全国宣传推选志愿者服务“4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中,大同市南郊区华北星城社区荣获“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在大同市唯一荣居全省三甲之首。华北星城社区所做的文化公益事业,与马巍然董事长一贯秉持的文化理念和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他20 多年来践行公益的脚步从未停歇,投资公益活动金额累计过亿元,由他发起的“大同市民大讲堂”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马巍然坦言:“我做这一切,只是因为,我是大同人,我爱大同。大同在城市硬件环境不断改变的同时,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全民素质和学习型城市氛围。”[2]“现如今,3200 平方米的华北星城社区服务中心,2000 多万元的投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活动空间,给志愿者们发挥特长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场所。”[3]
(三)案例之三:世家小镇——田园耕读社区世家小镇是大同市凯德世家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地产项目,2018年正式发售。世家小镇可说是依靠社区文化营造进行项目开发和营销成功的典型代表。世家小镇的公众号几乎每天都发布公司带领业主举办的各项文化艺术活动,吸引人前去参与。公司给项目贴上的文化标签就是“耕读传家、田园浪漫的世家小镇”,中年生活的精神归属地”。公司博文称:“离得开的城市,回得去的田园,小镇,满载美好生活的理想,包罗万象的幸福生活长卷,也独创了一部世外桃源的理想生活范本”。这样的社区文化定位和营销,与凯德世家的社区文化营造意识分不开,和项目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与环境分不开。
世家小镇位于离市区10 公里外的大同县土林国家地质公园边上,占地4000 多亩,位于开阔的郊野,住房被规划成一个个带院落的二层小楼,计划建有高尔夫场,池塘,环境设计十分优美。除了硬件之外,同时依靠文化软实力吸引客户。项目负责人明确表示,现在开发目标不能单纯放在房子内部,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住所的附加值功能,如社区学习配套,交友配套,餐饮配套,养老服务,娱乐项目等,这是人们物质生活已经满足之后必然的更高层次追求,项目开发要充分考虑到业主的各种需求特别是文化精神需求,要对业主在此居住的生活品质负责。在此认识基础上,世家小镇项目专门成立了社群服务部,社群部负责人主动和大同大学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对接,认真研究工作方法。提出明确的社群工作目标:通过现行的社区组织活动反哺地产,成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随之,一系列靓丽纷呈的有业主参与的社群文化活动登场,如“腊八暖心粥,真情送毗邻”、“春耕季小镇礼献的一场耕读盛会”、“绿色生活季,千人植树节”等活动。正如他们所说的,世家小镇的美好生活从雏形到丰满,逐渐成型,已经成为了安放身体、安放需求、安放心灵的美好所在。由此,山水田园有了生命力和感召力,小镇文化生活样式形成,小镇被赋予了特别的精神气质。当然,世家小镇社群工作不是暂时的,它本身就在打造一种人与房适配的生活方式,相信它今天出发的脚步也是它未来的归宿。
(四)案例之四:兴云华庭——博爱康养社区兴云华庭地产项目,是大同市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养老社区,项目已经基本完成,是孔志强董事长带着一腔情感的建造,这也是他在大同继巴黎华庭项目之后打造的第二个地产。山西省是国务院确立的资源转型综改建设试验区,在国发〔2017〕42 号《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中,国家对山西主要城市进行了发展规划定位,大同被定为交通枢纽城市和康养城市。该项目建造的兴云华庭地产项目成为大同第一个老年康养社区,社区建有“398 博爱国际康养服务中心”。康养不仅仅是养身体,更重要的还要养精神,养情趣,养智慧。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兼顾了社区文化内涵建设,与大同大学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成立“大同老年文化大学”,预留出开展文化活动中心的场所,并会同专家就老年文化大学开设的音乐、美术、广场舞蹈等课程进行了反复磋商和认真确定。为了保证持续投入和持续发展,公司管理团队设计推出了一个志愿者服务项目“曜阳快助时间银行”,让毗邻社区的大同大学师生担任志愿者教师,授课服务的时间可存入“时间银行”,以时间币获得在社区食堂的就餐待遇,这样,将志愿服务赋予了新的意义,使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帮助,这无疑保障了各项活动的人力资源和成本投入。实际上,养老文化内涵将会成为养老社区的灵魂,依靠软硬件同时建设,将使兴云华庭地产项目别具一格。
上述四例社区文化营造形态各异效果不同,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在本地开发商主导支持下开展活动的结果。综合分析,本地开发商介入社区文化治理有以下几方面优势效益。
(一)前后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优势 相较于本地开发商的社区文化营造声势和成绩,大同市几家全国著名开发商建造的社区的文化活动比较沉寂。据调查了解,大型地产集团的物业管理公司是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子公司,地产集团公司盖好房后就撤离,物业公司进驻后只负责社区硬件设施与绿化等环境保护项目,物业公司的职责和经费中并没有针对社区文化活动的专款。因此,大型集团地产项目中的社区,想要通过开发商输送和发起社区文化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本地开发商则不然,其所属的物业公司财务与地产开发商一体化,总部对项目的关注是持续而不是断裂的,在项目开发时就有远景与展望,能够通过物业公司或工会及社区自组织在后期得以持续释放和实现,资金上的投入和注入也因一体化而不会中断。因此,对于社区文化营造,本地开发商集中而不是分割的管理体系更具有优势,当然,这也缘于是中小开发商相比较于大开发商,具有与土地的黏连更加紧密的优势。
(二)带着乡土眷恋情怀的营造 通过上述本地开发商的建造和社区文化营造很明显见出,本地开发商的地产建造,虽然也是商业行为,但是天然带着一种家园情怀,带着对乡土的眷恋情怀在建造,他们始终在场,没有退出。作为成功人士,他们都怀有对家乡对土地的回报之情,他们是建造者,也是业主,他们和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有着天然的地缘情感,知道他们所想所望,所喜所忧,因此,使自己的家园更美丽,使家人的生活更美好,可以说自然包含在他们的意识之中。从实际来看,本地中小开发商的开发范围,几乎都没有出省跨界,他们紧密地依附于小城的土地,不断向纵深耕耘,亲手缔造的美好家园,让他们激动也让他们欣慰。因此,他们其实是带着情感、责任、和义务的建造,他们能够庄重地兑现开始的承诺,一如他们维护自己在这块土地上的声誉一样重要,社区文化营造活动也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外来开发商则不具备这样深层次复杂的情感驱动力量。
(三)创造文化的多样性及经济双重效益 本地开发商的社区文化营造,犹如私家小厨手工制作,各家花色味道不同,这就形成了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一般来看,开发商在拿地之后想要建成的社区式样,加上个人志趣和主观发展意愿,往往成为一个社区的文化底色。比如上述大美龙园、公益华北星城、耕读小镇、康养华庭等文化个性十足的社区,标识鲜明,甚至成为社区的身份名片。固然社区居民的文化要求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开发商的导向和引导力量也相当重要,犹如一个家庭的家风形成一样,还是需要用心长期经营才可以形成。当然,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艺术活动,也为开发商及其项目带来无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口碑相传带来了间接的经济效益,人们会通过了解开发商及各种附加活动,带着印象分数去选择楼盘,而这种口碑和影响效力往往胜过干巴巴的商品广告。
(四)保证可持续性投入与发展 毫无疑问,社区文化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从活动场地到配套设施以及随机或定期举办各类较大规模的文化艺术活动需要的服装道具,都需要经费支撑。虽然有部分是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发起的活动,但是,从长期来看,还需要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支持。在现阶段,从中国目前的社区治理普遍状况来看,居民的自组织和自治理能力还较弱的时候,开发商的作用可以成为非常必要的补充和中间桥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可持续性发展。实际上,在长期以来集体主义的思维影响下,中国人的思维更习惯于自上而下的组织带领,本地开发商的社区物业公司,可以很好地充当和胜任这一角色,从经费到组织调动,可以又快又好地带领居民业主共同参与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文化活动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五)末梢激活有机植入促进社区文化活动增量 本地开发商的社区文化营造作用,可以看做文化体制末梢激活有机植入所发挥的良好功能效果,是促进社区文化活动增量的有效方式。我国社区文化研究专家王列生教授撰文指出,我国“现行文化治理基层行政安排与基础服务保障,之所以与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制度诉求意义上的‘有机植入’存在根本价值分异,在于这些文化行政安排与服务保障,就其作为整个文化治理体制所涉事权覆盖面最广的制度环节而言,不仅不能以末梢制度功能方式对基层社会和广大社区连续实施能量传导而且还在于始终坚守其层级文化行政权力运转落差分享模式的终端凸显身份,也就是在文化绩效‘唯上’与文化资源‘托底’的终端权力行政位置将其‘运转有效’定位于自上而下的文化意志层级落差响应,或者文化行动权力最后层级自在分享,这种‘运转有效’只是体制空转,往往与社区文化活动实际有效或助推增量无涉。”[4](P84)既然如此,政府在社区文化治理方面就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多样化的手段。本文认为,可以适度下放让渡一些权力资源,充分肯定并进一步调动本地开发商的社区文化营造积极性,使其“由微弱文化效应转换为强大文化效应,由偶在文化活动增量转换为持续文化活动增量。”[4](P84)大同社区文化实践表明,中小规模的本地开发商是最适于进行社区文化营造活动的重要力量,如何用好这支队伍,将其放在政府、市场、社区居民自组织之间用更加细化的指标去考量,也许更加清楚明白。
社群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人与人之间在互联网时代,因为各种互联——实体互联、互联网互联、移动互联,形成了社区互联、行业及职业互联、兴趣互联,于是就形成了社群。”“正是希望每个人在新居住地找到自己的‘第二故乡’,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找到自己在社群中的认同感,找到大家因为互联而形成的各种生命共同体”,于是有了社区营造运动的兴起。[5]随着物质极大丰富,日常生活审美化,人们越来越重视高品质的文化精神生活,社区文化营造的手段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此项探索也因之越具有现实意义。欧美的社区文化营造实践及理论较为先行和成熟,中国是现代化后发国家,加上背负着厚重的文化传统,中国人的社群生活自有独特的乡土中国特色,在社区治理和社区文化营造上并不适合完全照搬西方理论,因此,在具体实践中提炼社区文化营造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是我们大同大学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的长远目标和任务,未来的探索会持续不断深入下去,相信脚下的路会越走越坚实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