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西 防城港 538021)
输卵管妊娠是异位妊娠最常见类型,约占异位妊娠的90%~95%,若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破裂,严重者危及生命[1]。腹腔镜手术和药物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常用方法,此次研究我院对腹腔镜手术与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将我院收治的70例输卵管妊娠纳入此次研究(时间2015年05月~2017年05月),经B超及血清β-HCG检测患者均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血液检测异常、甲氨蝶呤存在禁忌以及宫内妊娠的患者。患者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8.07±1.76)岁,附件包块平均直径(3.87±1.21)cm,血清β-HCG检测值为(1958.68±324.02)U/L。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组)和甲氨蝶呤治疗组(MTX组),两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MTX组:给予患者甲氨蝶呤50 mg/m2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每天1次,1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4~7d复查患者血清β-HCG,若患者血清β-HCG检测值下降≤50%则7d后继续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与之前相同,直至患者血清β-HCG检测值恢复正常,连续治疗最多不超过3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腹痛情况。
腹腔镜组:患者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取头低脚高位,在脐孔下缘穿刺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维持在15 mmHg),置入腹腔镜和10 mm套管针(Trocar),双侧麦氏点做辅助操作孔并置入手术器械[2],了解患者盆腔及腹腔内其他各种脏器的关系,使用单极电凝沿输卵管最膨出部位纵向切开,取出输卵管内的妊娠组织、去除胚胎,电凝止血,术后积极预防输卵管粘连,取出腹腔镜和套管针,术后每3d患者复查一次血清β-HCG,正常后7d复查一次。
分别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3d、7d及14d复查患者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清β-HC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β-HCG检测值及住院时间。出院后6个月患者进行输卵管造影,观察患者输卵管治疗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12~24个月的追踪随访,了解患者疾病复发情况。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处理,组间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β-HCG为(310.89±185.69)U/L,明显低于MTX组(542.28±203.71)U/L,住院时间为(4.95±1.58)d,明显短于MTX组患者(13.20±2.68)d,输卵管疏通率为97.22%,显著高于MTX组58.82%,复发率为2.78%,明显低于MTX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药物,能够有效干扰DNA的合成,对滋养细胞有高度敏感性,用药后能够有效阻止滋养细胞的生长,使宫外孕细胞停止发育并被吸收。但患者许多次用药,治疗时间较长且输卵管疏通率较低,效果并不理想[3];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能够直接去除输卵管妊娠组织,输卵管疏通率高,术后恢复快,同时还能发现患者盆腔粘连、分解等其他病变,治疗效果好,能够有效保留患者生育能力[4],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明显优于甲氨蝶呤,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输卵管疏通率,恢复快,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