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
(山西省阳泉第三人民医院,山西 阳泉 045000)
分娩对孕产妇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过程,特别是初育孕产妇对分娩的认知程度较低,导致孕产妇往往伴发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导致孕产妇对分娩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不配合护理。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减少护患纠纷,改善妊娠结局[1]。为了提高心理护理水平,本文将对我院分娩孕产妇应用进行心理护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对我院自2016年8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256例分娩孕产妇,将全部孕妇进行分组;对照组128例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5.8±4.7)岁;观察组128例,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6.5±4.5)岁;两组的年龄、性别、孕周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进行心理护理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制定心理护理计划
孕产妇因为焦虑不安、身体不适等原因对分娩产生畏惧心理,因此要加强人文关怀,护士要为孕产妇提供倾诉的平台,让孕产妇诉说自己的不良的情绪,及时宣泄出来防止积蓄后造成较大的心理影响,护士对孕产妇反映的问题采取有个性化的干预策略。护理时向孕产妇简单介绍所进行的步骤,让孕产妇对护理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使得孕产妇具有较好的心理状态。
1.2.2 加强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针对孕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详细解释分娩前后的不适反应、如何调节心理情绪、如何休息、如何饮食、如何哺乳等,指导孕产妇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将这些知识编辑成图文并茂的手册供孕产妇和家属阅读,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做好针对性指导,及时解答孕产妇的疑惑,拉近护患关系。
1.2.3 心理指导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准确剖析,了解他们的应激状态,掌握鲜明的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较强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向患者简单介绍分娩时所进行的步骤,让患者对分娩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使得患者具有较好的心理准备,减少应激反应程度[3]。依据孕妇的孕情和孕周等资料开展相应的孕期知识宣讲。护理人员必须切实了解孕妇的心理活动,在沟通时应该尽量保持温和、随意的态度,避免刺激到孕妇;对于具有焦虑心理和身体明显不适的孕妇,则应当进行劝解般的教育,缓解她们的焦虑和不适心理,提高孕期心理健康水平[2]。
1.2.4 合理使用心理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词语要准确得到,语气要得体,发音要清晰,尽量做到简单明了,让孕产妇可以听清楚,听明白,准确获得自己的意思,才能和护士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3]。和孕产妇的沟通要明确目的善于对孕产妇进行引导,控制沟通的内容和方式,让孕产妇减少紧张和恐惧情绪。可以适当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护理,肢体语言包括手势、姿势、抚摸等,特别是在孕产妇感到恐惧时,可以通过抚摸来进行安抚孕产妇,比如护士抚摸孕产妇的额头,可以让孕产妇感受到被关注的亲切情感,从而有效缓解内心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提高分娩的依从性。
通过SCL-90评分量表对两组孕产妇进行心理评估,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对新生儿进行评分。
运用统计学软件 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产后对照组孕产妇自然分娩85例,剖宫产43例,自然分娩率66.4%;研究组自然分娩117例,剖宫产11例,自然分娩率91.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新生儿评分6.12±1.20分,研究组新生儿评分8.57±1.34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护理前对照组154.7±2.3,研究组153.5±1.6;护理后对照组115.6±1.5,研究组100.7±1.4,两组SCL-90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完成后,两组评分均比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护理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分娩会给孕产妇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其心理状态进入应激状况,此时孕产妇的身体机能发生变化,包括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都有了显著功能的变化,因此会对分娩过程及效果有所影响[4]。近年来,人们对于护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在此背景下,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所广泛认知和接受。护理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建立与孕产妇间的良好关系,保证护理工作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因此护理人员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加强与病人的沟通,理解、尊重、关心孕产妇,工作中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5],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孕产妇及时满足孕产妇的身心需要,使孕产妇真正接受科学、整体、全方位的现代护理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能够帮助孕产妇改善心理状况,改善妊娠结局,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