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秉伟,张淑华,张红艳,高建云,刘 伟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所谓的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指的是与妊娠期间的患者出现了糖代谢异常的症状,妊娠期患者会有很多因素导致其产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会给母婴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甚至会对母婴生命造成威胁。鉴于此,一旦针对孕妇诊断出糖尿病症状之后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而且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有效处置,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母婴预后状况。本文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之后产生影响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主要选择了我院在从2017年1月~2018年2月之前所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患者为50例,整体年龄处于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达到了(24.8±2.9)岁;孕次处以1~3次之间,平均的孕次达到了(1.6±0.4)次;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1.2.1 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充分结合发展实际身体情况,按照医嘱来合理引导患者服用药物,日常患者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这样才能让患者血压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1.2.2 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患者在采取了常规护理措施之后增加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变患者及新生儿预后。(1)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之后,相关护理人员要不断强化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良好护患关系,患者能够尽快熟悉病房环境,从心理上消除其陌生感以及抵触感,与此同时还要尽量让同样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处在同一个病房之内,这样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实现互相之间的心理疏导。(2)饮食护理:在饮食方面,充分结合患者体质、孕周、血糖水平等来合理的制定能够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的饮食计划。但与此同时,必须要对孕妇热量、营养摄入给予高度重视,而且还要尽量避免高含油、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要尽量保持大量膳食纤维摄入[2]。
针对两组患者羊水过多、早产、酮症酸中毒以及新生儿窒息、肺炎、巨大儿等各种并发症实际发生率进行密切观察[3]。
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SPSS 22.0软件来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充分利用来表示相关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组间进行检验;针对定性资料主要使用的是(%)来进行表示,利用x2来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干预之后妊高症、羊水过多、早产、酮症酸中毒等发生率都比对照组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要小很多。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会对患者妊娠结局形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针对分娩之前的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实现对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控制。而针对患者妊娠过程中具体生理特征、心理状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并有效改善患者饮食结构,对患者的血糖以及体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与此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者护理强度进行合理控制,并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进一步强化患者的孕检次数,对出现的相关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根据这种检查结果来合理的调整具体护理计划,而且要把相关治疗信息进行及时通报。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产妇以及心脏的并发症发生率要远远小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分娩结局,并有效改善母婴预后,在临床上具有极高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