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妙琴,张建华,劳素银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根据近几年医院高危疾病统计中,心血管内科都位居前列。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突发性强,有效急救时间短;心血管患者年龄层主要为中老年让,缺乏自身急救知识,反应迟钝;医院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在日常护理中难免会有小失误,却带来大隐患。因此,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变这些问题,最终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质量效果。本文就对护理风险管理子心内科的应用与效果进行实验分析,希望能为其他疾病护理带来研究基础与方向。
选择实验样本时至少要对医院心内科最近一年找收的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符合随机抽样条件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本研究心内科患者资料完全符合实验基本条件。在2016.12—2017.12月随机选取120例心内科患者,年龄不可超过80岁,也不能有其他重大疾病,如果抽取的患者还患有精神病、认知障碍或者严重的肝肾系统、心肺系统疾病,必须重新选择样本,或者在最初资料排查是就提前剔除这些样本,但这样会加重实验任务。观察两组患的基本信息,对照组男女比为40:20,实验组男女比为41:19,;对照组比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最小与最大年龄都小1岁。P值接近80.00,所以样本选择完全合理。
1.2.1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制度只是约束护理小组的硬性标准,要真正落实护理目标的实施者是护理人人员与护士长。护士长必须做好带头监督角色,观察护理人员制度完成落实情况,并进行评分。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对病房彻底清洁与消毒,保证病房早与晚各一次,严格控制探视时间和人数,避免任何细菌病毒对增加患者术后感染几率。根据心内科患者病情,在病床边设置急救药物,病床加设栏杆。随着保证病房地面不能有水或者垃圾。在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或者正在施工的地方摆放警醒的告示牌,字体必须放大,颜色要突出,要充分考虑心内科的年龄层。必须要每天检测患者床头的警报呼救器,保证每一个都可以正常使用,要详细的告知患者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果感到身体不适或者突发意外,随时进行警报呼救[1]。
1.2.2 提升护理技能水平与专业素质
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护理人员折射静脉注射技能,要保证每个护理人员静脉注射严格符合操作标准与规范,注射的位置,注射的时间,穿刺深度等必达到标准后才可以进行实际的护理工作,在培训期间,要每天对人体哦模型进行实际演练,预设各种注射突发情况,培训护理人员反应能力与急救能力。处理技能的培训,还要进行思想道德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医患观念,提升主人翁精神。只有把患者的健康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置,才可以真正的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住院服务。
1.2.3 加强患者药物管理
心内科患者日常服用的药物很多,名称也相对复杂专业,很多患者和家属分不清药物种类,服用数量不对会引起何种问题。因此,开设患者服用药物的时候,必须提前把药物名称,服用时间与服用数量详细的告知患者和家属,年纪偏大的可以在纸上写出药物名称,服用时间与服用数量,避免由于记忆混乱发生安全问题。患者输液的时候,必须警示患者与家属不可自行拔下,不可自己更换输液包。护理人员要随时询问患者的输液期间的感受,如果患者感觉胃部不适或者手臂不舒服,要及时对滴塑进行调整。[2]
规定的护理实验结束后,护士长和护理人员要统计两组在护理之前、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医患纠纷事件数量,护士长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内容制定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定,根据护理小组成员的制度遵守记录和护理治疗记录与完成度,由护士长和专家主人进行综合的护理质量评定。患者护理满意度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
此次研究中所有的数据全部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排除人为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统一设置计量标准,p值小于0.03,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87%,实验组是1.02%,;对照组医患纠纷事件有6例,实验组没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13%,对照组为82.71%,P值<0.0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物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但是,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年轻人生活习惯不规律,酗酒吸烟,暴饮暴食等都为心血管疾病埋下种子,大大提升了心血管内科突发疾病的概率。因此,研究心虚管内科患者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是提高我国公平身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避免风险和医患纠纷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