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振艳
颅脑损伤是指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损伤。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确定,伤后昏迷6 h以上或再次昏迷为重症颅脑损伤。部分颅脑损伤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感觉障碍、肢体瘫痪等[1]。临床研究表明,重症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呈高凝状态所致[2]。既往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局部会有疼痛感,在站立、行走时疼痛感更加强烈,严重者下肢可出现水肿或皮炎或继发性静脉曲张等[3-4]。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时间长,费用较高,难度较大,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前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不但能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还能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本文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报道如下。
选择2017年7月-2019年5月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8例。纳入标准:(1)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重症颅脑损伤[5];(2)入院前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受伤24 h内入院。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等系统性疾病,恶性肿瘤;(2)合并精神异常、认知功能异常或伴有内分泌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4~80岁,平均(49.15±6.55)岁。观察组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26~82岁,平均(48.15±5.1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血氧饱和度等相关记录,协助患者翻身,按摩患肢,尽可能清淡饮食,加强患者住院期间其他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1)生命体征平稳后,对患者进行运动能力及肌张力测试,观察患者是否可以随意运动,是否有肌张力。加强踝关节、腓肠肌及髋、膝关节康复训练,2~3次/d,15~20 min/次。每天为患者按摩下肢,5~10 min/次,5~6次/d,以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防止发生组织水肿。(2)若患者运动能力和肌张力下降,可通过日常活动进行训练。叮嘱患者勤加练习翻身、坐起等动作,在家属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慢走练习,引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逐渐恢复正常。(3)若通过运动能力及肌张力测试发现患者运动能力部分消失,出现肌肉收缩的现象,应帮助患者进行踝关节被动训练。医护人员一手固定踝部,另一手握住足前,做踝关节屈伸运动,足内外翻运动30次/min,将屈、内翻、伸、外翻组合形成环状运动,10次/min,以此促进患者下肢血液流动。鼓励患者尽早下床。(4)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叮嘱家属24 h陪护并保证患者在家属视线范围内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能力,给予患者良好的人际空间,避免一切不良因素干扰。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过程中,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积极鼓励患者,增加治疗自信心。使患者保持愉快心情,尽可能帮助患者恢复生理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1)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对两组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分。NIHSS总分42分,0~1分为正常或接近正常,2~4分为轻度卒中,5~15分为中度卒中,16~20分为中-重度卒中,21~42分为重度卒中,评分越高,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FMA总分100分,<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96~100分为轻度运动障碍,分值越高表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5-6]。(2)分别记录两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下肢周径和静脉血流速度值。(3)分别记录两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护理后NIHSS、FMA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及FMA评分比较 [分,(x-±s)]
两组护理前下肢周径与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护理前全血黏度与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下肢周径与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x-±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mPa·s,(x-±s)]
重症颅脑损伤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做好预防护理,加强运动功能及肌张力锻炼,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
近年来,预见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护理后NIHSS、FMA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运动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能够使下肢周径缩小,加快血流速度。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加快患者下肢血液流速,改善下肢静脉微循环,防止组织水肿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全血及血浆黏度。相关研究表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颅脑损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直接遭到破坏,使内源凝血系统激活[9-10]。二是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受损,长期卧床,部分患者出现偏瘫或肢体功能障碍等,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导致下肢静脉血液流速缓慢,若血管壁发生异常,血小板极易聚集于血管壁形成血栓[11]。三是多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全麻的麻醉方式,导致应激反应激活凝血因子,使血小板产生聚集现象。另外,组织损伤也促使血小板聚集黏附,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四是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机体内水分大量丢失,以及高热等多种原因加重水分丢失,造成血液呈高凝状态。预见性护理通过对患者运动功能及肌张力进行评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做出预判,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12]。根据患者运动功能及肌张力情况,制定针对性训练,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防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加快血流速度,降低血浆及全血黏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