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因爱情结缘文物修复
今年53岁的陈卉丽是四川人,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广汉市针织总厂,从一名技术工人成长为车间主任。她和爱人是“同学恋”,结婚后却不得不忍受着相思的煎熬分居两地。
1995年,陈卉丽跟随丈夫调到了他所在的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担任文物监测员。丈夫告诉她,这里现存有5万余尊石刻造像,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1999年,作为全球八大石窟之一的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漫步在这个珍贵石刻的世界里,陈卉丽看到了初唐的蓬勃,盛唐的气韵,两宋的精美与生动。她认识到,自己每天面对的都是无价之宝!
1996年,领导考虑到陈卉丽有材料分析和化学学科背景,就让她涉足馆内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种——文物修复。因为石质文物修复十分复杂,不仅要有历史学、考古学、鉴定学、金石学、化学等知识,还必须熟悉钣金、铸造、鎏金、油漆、石刻、色彩等實用技术。而这些对于只有大专文凭,并且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一年多的陈卉丽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面对众人质疑的眼光,她没有退缩。“事都是人干出来的,我就不信我不行!”
一次,宝顶山大佛湾的孔雀明王造像龛檐残缺,雨水漫过造像,需要修复滴水岩。“我来试试。”陈卉丽架起梯子,在岩壁上打孔,石粉劈头盖脸地落下,她的鼻孔里、耳朵里全是灰。钉上钢筋,调和好砂浆,陈卉丽一手扶住岩壁,一手用油画刀,把砂浆从下往上一点点敷。
参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顶山广大寺维修工程和大足石刻造像日常保养维护修复,陈卉丽边干边学。白天请教同事,晚上啃书本“恶补”,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修复技艺越来越娴熟,她终于从一名文物监测员变身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文物修复师。
苦战8年,让“千手观音”重放异彩
在与文物打交道的过程中,陈卉丽总结出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让她在业界获得了“一手准”的美称。此法可初步诊断出文物病害20多种,准确率达95%以上,与专业仪器诊断的结果基本吻合。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是我国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石刻造像,她有1007只手,每一只手上还有一只眼。她金光灿灿,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然而,由于南方潮湿多雨,再加上800多年的风霜侵蚀,让其出现了砂岩胎体风化严重、手指等多处细节断裂残缺、金箔脱落等34种病害,830只手病症各不同,残缺440处。陈卉丽心疼不已!
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确定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
千手观音造像占崖面积88平方米,展开面积220多平方米,高大壮观,与山体相连,材质多样。因为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世界上迄今为止尚无可以参考的案例,所以,修复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是世界级的难题。对中国文物的保护来说,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次挑战!当时,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亲自点将,这项重担落到了陈卉丽肩上。
为了“对症下药”,陈卉丽带领团队整天“泡”在修复现场和方案堆里,常常为了一个小细节而辗转难眠。仅填写的调查表就达到了1032张、35000个数据,手绘病害图297张,编制修复实施方案1066个。
陈卉丽首先通过高清摄影,将观音造像分为99个区域探查,标记病害;穿着铅衣,将X射线探伤技术第一次运用于千手观音的病害诊断。
陈卉丽在修复中始终坚守文物真实性第一的原则,就像断臂维纳斯一样,在没有准确依据的情况下,是不允许擅自“创新”的,否则就是对文物历史真实性的破坏。在对千手观音石质胎体残缺部位进行修复补形时,要根据史料、造型本身的对称性,辨别出残缺手部原本的模样,再对缺失部位延伸补形。
为了找到最佳的加固剂,陈卉丽和同事用了3年多的时间,从10多种材料中提取不同比例剂量,反复进行实验100余次,最终配比产生了合适的“胶”。通过对文物“打针”注射加固剂,使千手观音造像风化石质得到有效加固。
陈卉丽知道,自己面对的都是无价之宝,用出去的一刀一针,都是不能撤回的。所以,必须慎之又慎。在修复时,陈卉丽紧紧盯着石刻,小心翼翼地用手术刀和注射器修复着文物……就像手术台上拯救病患的医生,不敢有半点疏忽。因为文物保护环境的限制,他们不能用空调,也不能用烤炉。团队成员嗅着刺鼻的材料味,忍受着冻疮、蚊虫叮咬、化学试剂过敏等折磨,一步步攻坚克难。
就这样,陈卉丽和队友经过8年苦战,2015年,举世闻名的千手观音,终于以金光灿烂的面容重现在世人面前。陈卉丽拍了照片给老家的妈妈看,“妈,我修好的”。母亲看后不由惊叹:“真漂亮!”此次修复工作,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
赢得世界赞誉,却亏欠了家人
治好千手观音病后,陈卉丽落下了一个“病根”——那就是见了石质文物,就会关注它有什么病害,并迫不及待地想去“治疗”它。在别人看来似乎有点“神经质”,陈卉丽笑称,这是自然流露出的一种职业本能。这个“病”也让她对石质文物的修复有了更高的热情。
一次,陈卉丽应邀前往全世界石质文物修复技术最成熟的意大利,介绍石刻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及中国文物保护经验。作为中国工匠,她站在佛罗伦萨国家科学院的演讲台上,赢得了世界赞誉。
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负责人找到陈卉丽,希望这位来自东方的大国工匠,能加入进来一起做这个规模庞大的修复项目,并开出了非常高的报酬。对于每月只有6000多元工资的她来说,无疑很有诱惑,但她还是坚决谢绝了。回国后,业内专家赞叹,陈卉丽是“全国石质文物修复界第一人”!
陈卉丽说,国内的文物修复师缺口非常大,全国有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染病”,可文物修复人员还不到2000人。照此计算,一个文物修复师承担的就是成千上万件文物的修复工作,任务量大得惊人,文物修复人才十分匮乏。而在人口不足7000万的意大利,就有6000多名文物修复师。
近几年,陈卉丽是国家文物局排忧解难的“急先锋”,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四川乐山大佛、甘肃敦煌石窟壁画、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河北蔚县博物馆彩绘贴金石质文物、四川安岳茗山寺文殊像、重庆潼南大佛等多处著名文物保护修复现场,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还受邀参与《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古代壁画地仗层可溶盐分析取样与测定》等行业标准专家评审事宜。
2017年10月,陈卉丽又接下了两项重任,负责国家文物局川渝石窟保护示范项目——大足石刻卧佛、小佛湾摩崖上万余尊造像修复工程。尽管任务繁重,但陈卉丽充满信心:“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我们有责任把它修复好、维护好。”
2018年,陈卉丽登上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介绍大足石刻8年的修复过程,新旧对比的千手观音造像震撼了现场的每个人。
多年付出和卓越贡献,让陈卉丽屡获殊荣。她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9年1月21日,她成为由联合国妇女署和网易联合推出的“2018年女性传媒大奖”年度榜样人物。重庆市政府专门建立了“陈卉丽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
有人曾戏谑陈卉丽的爱人说:“你家可是阴盛阳衰呀!”她丈夫双手一摊,爽朗大笑说:“她确实比我强,我服!”事业上得到了认可,可生活中陈卉丽却亏欠了家人。从业以来,她没和孩子一起外出旅游一次,儿子参加高考都没时间过问,有时甚至过年都没法和父母团聚。多亏老公也是同行,知道个中艰辛,经常在家人面前替妻子圆场,减少了家人对她的怨言和误解。
现在,陈卉丽的又一个工作重心就是培养更多的新人。她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守得住寂寞、练得好功夫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为世界文化遗产续命养身,让国家文物保护事业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