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史婧
【摘 要】 针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升路径主要是:坚定信念,不断自我充电学习,提高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认知;夯实基础,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课堂教学体系建设;拓展实践,以行动提升理论,师生互学互动,发挥朋辈作用;创新平台,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新形式创新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存在不足;提升路径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2014年,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例是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新的国家安全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主要体现,也反映国家改善安全环境的现实需要。和以前的安全观相比,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具完整性,它既涉及传统领域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也包含非传统领域的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共计11大安全体系。同时,总结归纳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五大要素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坚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以提供国家安全物质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坚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遵循不同领域特点,寻找发展规律,应对各类情况,建立各项对策及措施;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注重共同安全、共同繁荣。五大要素清晰反映了国家安全的内在逻辑。五对关系即: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强调内外安全关系及彼此影响;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强调国土与国民之间的有机统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强调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可能存在的相互转化;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强调安全与发展的一体两面性;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强调国家个体与全球化的密不可分。五对关系准确反映了辩证、全面、系统的国家安全观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党中央对影响安全因素和维护安全手段的全面认知和部署。较之前的安全观而言,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拓展。这是新形势下,指导国家安全实践的达摩利斯神剑;是保障人民切身利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坚持国家利益至上。”[2]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而高校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阵地,是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流群体,更是传播国家安全知识的有力载体。高校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更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安全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不可缺少的部分,探索高校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有效路径,明确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具有现实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存在的不足
目前,高校大学生整体的国家安全观素质有待加强,对于其认知不到位,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安全范畴基礎上。高校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相对较为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思想意识和观念形成受复杂环境影响,高度与深度有待提高
大部分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领域,对于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新安全领域缺乏系统学习与了解。同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国家安全很重要,但对于时事政治却不甚了解,关注到的也集中在军事、政治、经济三个主要方面。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清晰的认识,比如高校校园卫生健康安全、施救自救安全、社交求职安全、网络计算机安全等等。个别大学生受西方“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观念的影响,而产生急功近利的个人英雄主义,认为“爱国不利于全球化”。
2、教学形式单一,教授内容传统,内涵和外延有待丰富
目前高校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本停留在传统课堂教育,教学途径较为单一,并且集中在思政课堂和军事理论课堂,以讲课为主的灌输式教育。高校教育者自身缺少相关学习培训,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解模糊不清,教学内容仅仅涉及校园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能够真正理清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等等的辩证关系。针对可以利用总体国家安全观分析并探讨的热点话题,比如:“修昔底德陷阱”、“颜色革命陷阱”、“黑天鹅事件”等等缺少总体国家安全观“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的专题性教育和互动性教育。
3、国家安全学习主动性不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行动力不足
高校大学生习惯于沉浸在传统应试必考科目中,对于国家安全之类的“软课题”,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认为这个和自己的学习成绩没有多大关系,也不是应考科目,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上面。并且大部分学生还错误的认为国家安全离自己很遥远,在高校这片文明净土没有威胁国家安全的情况存在,维护国家安全意识淡薄。绝大部分学生都明白“有国才有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但落实到实际行动,基本停留在“路人甲”的角色,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教育对策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各大高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问题,展开激烈探讨并探索实践路径。其中,针对国家安全观教育这一重要命题,成为高校一直在做但也迫切需要改革并不断更新的高校思政“系统软件”。我们需要立足“九个坚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广的国际视野,更深的战略眼光,培养社会主义国家的时代新人。
1、坚定信念,不断自我充电学习,提高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认知
在高校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工作是开辟高校立德树人的新空间。辩证、全面、系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是高校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国家发展前后和未来形势的重要精神家园;是树立远大理想,肩负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的指路明灯;为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动指南。高校应明确国家安全观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工作。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学习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共同编辑出版的《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以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提高学生主体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程度。积极参与国家安全相关培训学习,利用军事理论课、思想政治课,邀请行业专家教授,提高认识和理论功底。
2、夯实基础,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课堂教学体系建设
构建三大课堂体系建设:基础理论体系、形势发展体系、安全制度体系。基础理论体系要明确总体国家安全观基本概念,明晰所涵盖的11个安全领域,准确理解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的内在联系,不仅仅要学会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国家安全问题,更需要结合校园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形势发展体系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历史教育、形势教育和战略教育,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发展的历史由来、基本演变、发展历程、未来趋势等等都有一定的理解,弄懂弄通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更好的认识新时期我国面临的严峻而复杂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史为镜,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国家安全战略的总方向和宏伟蓝图,培养高校大学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安全制度体系要认识法制化建设的必然性,坚持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学习“新法律”、了解“新文件”,对比分析,弄懂弄通:比如2015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国家安全法》,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维护文化安全等方面更加落实落细,为深海、太空、极地等新型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还有《反间谍法》、《国家情报法》、《网络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等等国家安全相关法律。
紧抓三大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紧密依托三大课堂教育基地,即:以专业军事理论教师为主的军事理论课堂,以专业思想政治教师为主的思政课堂,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主题班会课、团辅课等等。
3、拓展實践,以行动提升理论,师生互学互动,发挥朋辈作用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以“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防教育日”等主题节日为契机,开展校园国家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如《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主题观影、《国家安全苏生说》明信片送祝福。依托学生社团、党员志愿服务团等组织,师生一共参与,扩大宣传面和参与度,使得国家安全教育在高校学院心目中“不陌生”、“不那么远”。利用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实践活动,成立国家安全宣传小分队,奔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对周边人群进行国家安全调研,成立“国家安全宣讲团”,展开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宣讲,进社区、进企业。
4、创新平台,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新形式创新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方式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动占领网络媒体重要阵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更要利用网络、微媒体等新型技术手段进行总体国家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线上主要平台,掌握网上思想潮流,让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高校。2019年1月1日,由中宣部推出的“学习强国”平台,近日在各大高校广受欢迎,在平台上点击搜索“总体国家安全观”,从2014年至2019年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时政新闻和重要论述一览无余,同时,可以在线观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体色社会主义思想》第23讲——总体国家安全观。还有其他各式各样总体国家安全观网络教育平台,通过PC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及时发布推送,建立网上“国家安全正能量”。开展相关总体国家安全思想网上知识竞赛、你问我答互动,牢牢把握国家安全问题舆论领导权。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完善网络预警机制,警惕敌对势力对我国国家安全进行网络渗透和破坏,定期开展“国家安全在心中”、“我的国、你的家——一起守卫它”等网络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识别的区分,增强防范意识,净化网络空间。
总之,通过有效工作路径,在高校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时代任务。教育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高校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立足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实际,探索创新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新路径,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辑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200.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把思想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作者简介】
赵 伟(1989—)男,江苏仪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国家安全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