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术实践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中的推动作用

2019-02-06 03:50毛文杰
西部学刊 2019年20期

摘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优越的物质、精神生活;强烈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优美的生态环境等。要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技术是主要推动力。它会产生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满足人民多样的物质需求;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认知能力;能够增强人的安全与归属感;也是解决当下各种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促进技术在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安全保障和生态改善等领域发挥作用。

关键词:人民美好生活;技术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0-0018-03

一、人民美好生活的理论、实践、历史逻辑渊源

人民美好生活的提出有其理论、实践、历史的逻辑。理论上,人民美好生活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人的全面发展。[1]107分析三个阶段的具体内涵,人民美好生活是处于人对物的依赖向个人的全面发展过渡的人的发展需要阶段。实践上,人民美好生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的生产力再也不能说是落后的。在此情况下,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发展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人民美好生活这一赋予时代意蕴的理想生活追求。历史层面上,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固有的历史逻辑,即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虽然中间或某个时期会出现短暂性的倒退,但大体上,人类的历史进程是向前迈步的,人民美好生活的出现是对以往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扬弃,是人类社会发展要经历的必然阶段。

二、人民美好生活的概念内涵

“人民美好生活”不是一个绝对性的命题,从字面看,“美好”是一个价值取向词,带有很强的主观倾向。因此,它的内涵和外延必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即“人民美好生活”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发展的命题,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其有不同的见解。中国传统社会用“大同”来表明人类最高的理想社会。而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则用“理想国”描述了人人平等、各司其职、共同劳作、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财富的美好社会。后来托马斯·莫尔用“乌托邦”来描述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像世外桃源般的社会。到了近代,西方历史上又掀起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不管是“大同社会”还是西方的“理想国”、“乌托邦”和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些所表达的都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再到后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用“共产主义社会”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2]53,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科学论证的方法所细致阐述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形态。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由于其科学性,被广泛运用于实践,成为无数追求国家与民族独立的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论武器。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因此,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显然已经不能再用来概括当下社会的最本质特征与人民的最根本诉求。那么当下到底何为人民美好生活?“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3]“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4]10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美好生活的阐述,当前中国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应该是人民最关切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出行、环境等各方面的对人有利的发展条件的满足。

所以美好生活是什么?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人民优越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人民具有强烈的安全感与归属感;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总体概括而言,人民美好生活是人民的一种需要,是满足全体成员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倾向,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美好生活虽有不同的时代意蕴,而且针对不同的个体也有不同的意蕴,当下,能称为“美好生活”的生活必定是个人能够按照自我意愿生活的状态。强调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给每个人生活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即社会为全体成员的生存、享受、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满足。这也与我们党一直所秉持的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的内涵相一致。

三、技术实践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中的表征

(一)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多样的物质需求

人民美好生活必定是一个物质条件充裕的生活,而技术是实现这一条件的主要推动力。马克思说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质就是技术发展的历史。回到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科学技术大量地运用到社会生产之中,让整个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从未像如今这般成为人类所赖以依存的物质手段。“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5]277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度不高,人类对技术大多存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因此,无法看到技术所承载的巨大生产潜力,这种潜力足以改变当时的社会形态。技术的这种巨大社会变革作用最后在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淋淋尽致的展现。由此技术逐渐被人们重视,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逐渐广泛,机器大工厂代替了原始的手工大作坊,贸易全球化出现,世界市场形成,商品琳琅满目。在商品的选择面前人类的物质需求再也不是简单的只满足温饱的需求,各种各样不同功能与类型的物质商品出现在人类的面前,涵盖人类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古时的人们渴望自己能够拥有千里眼顺风耳,而现在由于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只需一部智能手机便能实现这一切。古代的人们渴望着能够翱翔蓝天,而现在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飞机成了人类日常出行的选择之一,外太空也留下了人类的足迹。以前人类对未来所憧憬的美好事物,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都在实现或正在实现的途中。而这一切的创造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所以人民美好生活的达成也必定需要技术的支撑。

(二)技术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认知能力

以技术为工具手段所创造的人类丰富的物质条件,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面貌。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向度的人》中也详尽地论述了科学技术是如何影响人的思维观念与认知方式的,虽然这种影响他更多地持批判态度,但也能看出科学技术对人的思维与认知的影响之巨大。技术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可供选择的精神娱乐产品。互联网、手机、电脑等,这些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二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获取知识的方式,延伸了人体的物质器官。电视是人眼的延伸,计算机人工智能仿佛成了人脑的延伸。依靠技术人们的信息源更加宽泛,认识对象也不再局限于现实、限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可供人们选择的娱乐消遣活动越来越多,人的认知能力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互联网技术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认识技术,它实现了感觉运动器官的延伸,不但能够改进人们在认识中所发生的各种操作过程,而且在主体的感知觉与活动之间通过填补以往媒介反馈的空白来放大人们的潜能。[6]155这其中也包括技术所带来的人的交往时空限制的消失。总之技术进一步解放了人的自我主体性,让主体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途径去选择自我想要的知识与生活方式,发展了人的潜力。

(三)技术增强人的安全与归属感

技术之所以能够增强人的安全感,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术能够给人提供丰富的物质生存条件,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这包括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条件的满足。情感和归属的需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种关系,它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如果人的这两种需要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将会对人的身心产生永久的创伤,人会变得自卑、孤僻和缺乏安全感。在前文讲到过技术能够给人提供多样的物质需求,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认知能力,这些都有利于人安全感的获得。另一方面,体现在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实体的存在,通过具体的技术产品,像安保产品能够起到维护人身安全、家庭安全等的作用。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给人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等。所以人们无不称赞技术的神奇,无所不能。

(四)技术是解决当下社会各种问题的重要手段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是中国乃至全球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这包括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生态失衡、温室效应等等,每一项都嚴重威胁到了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状况。马克思曾明确表示过,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力量,让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是创造新社会的物质基础。这表明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来解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霍布斯也曾说过,哲学的目标在于指导技术,技术的目标或技术目的就在于我们可以利用先前认识的结果来为我们谋利益,或者可以通过把一些物体应用到另一些物体上,在物质、力量和工业所许可的限度之内,产生出类似我们心中所设想的那些结果,来为人生谋福利。[7]384也阐明了利用技术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行性。技术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预防与修复两个方面。技术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作用,英国学者罗宾·克拉克就提出过“替代技术”的观念,他认为我们要最小限度地使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最小限度地干扰环境,在地区或小区域自给自足,减少人自身和对自然的异化。化石燃料与化石能源的利用在我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也可以更多地利用太阳能、水能、核能等代替化石能源的消耗。技术在环境的修复方面,日本技术哲学家星野芳郎认为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的危机可以通过整个技术体系的历史性转变来解决。肯定了技术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对被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除技术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外,技术在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及民生等问题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之,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必然包括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归属感与安全感,当然也必然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打造。而这一切的实现必然要依靠技术的手段来完成。人不可能脱离技术而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技术史。技术作为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重要力量,作为变革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它对人们生活的改善与提高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新华网,2012-11-15.

[4]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张怡,贺善侃.现代科技与哲学思考[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作者简介:毛文杰(1994—),男,汉族,湖南祁阳人,单位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