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的羽毛球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找出现阶段高校的羽毛球教学面临的困境: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场地器材的匮乏;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羽毛球教师;学生之间缺乏竞赛交流的机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的创新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方法:实施分层教学区别对待学生;提高场地设施的质量;加强对羽毛球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营造竞赛氛围;丰富羽毛球课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高校 羽毛球教学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078-02
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建设者,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方面,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量。羽毛球运动因其自身的高娱乐性、低成本、易开展等特点深受广大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在高校开展羽毛球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全大学生的心智,促使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进而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培养出综合型的人才。但是现阶段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开展却面临困境,笔者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高校羽毛球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创新对策,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1 高校开展羽毛球教学的价值分析
1.1 羽毛球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羽毛球这项运动同时具有较强的锻炼效果,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在整个羽毛球运动过程中,需要脚步的快速移动去配合接球、需要手臂的力量去大力扣杀球、需要全身协调配合来打出漂亮的技巧球等,系统地练习羽毛球运动可以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而且根据运动时间的长短和剧烈程度的不同整个运动过程是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所以,坚持羽毛球运动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有氧供氧能力和无氧供氧能力。
1.2 羽毛球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技巧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不仅要求练习者具有良好的体能和扎实的技术基本功,同时要要求练习者具备较强的战术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智力因素。练习者在赛场上要做到认真观察、快速分析,长期从事该项运动可以对练习者的大脑皮层特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有良好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坚持羽毛球运动可以培养出较强的耐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他们在进入社会以后就比较容易适应社会。
1.3 羽毛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
羽毛球运动要求参与者要能够做到随机应变,根据场上情况来进行攻防转换,斗志斗勇,极大地考验着练习者的心理素质,而且在对战过程中要揣摩对方的战术意图,及时破解,进而及时把握战机取得胜利,长久练习下来,练习者就可以培养出敏捷的思维。大学生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可以强化进取精神,面临困难以及危险的时候能够做到泰然处之,应对自如,而且还可以有效地缓解来自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压力,及时消化掉不良的情绪,逐渐培养成良好的心态。
2 高校羽毛球教学面临的困境
2.1 学生层次参差不齐
高校大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首先表现为运动能力的差异,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在学生在入学时并未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情况做出具體的要求,而且很多学生在高中学习的时候过分地重视文化科目的学习而忽视了对于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上大学以后的运动能力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其次,学生的运动水平和接受能力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羽毛球基础且对羽毛球技术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掌握技术就比较快。所以在教学时学生的这些层次差异就很难使教师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因为难以做到统筹兼顾,教师的教学计划的制定也缺乏针对性,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2 场地设施的匮乏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高校没有标准的羽毛球场馆,很多有羽毛球场馆的学校学生在馆内上课时一个场地上有的都被分了七八个学生,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的高校的羽毛球场馆只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开放,选修班的学生只能在室外的水泥场地上上课,遇到刮风、下雨、大风等天气就不能很好地开展羽毛球教学。由于高校的资金有限,学校提供的公共羽毛球的拍子质量较差,有的拍子一节课就被打断了线,有的拍子打着打着拍头就被甩了出去,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羽毛球的基础场地设施的匮乏严重的阻碍了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2.3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现阶段高校的羽毛球专业教师较少,一些高校比较重视三大球以及健美操教师的招聘,很多学校的羽毛球选修课教师都是由其他的体育专业教师转过来的,也有的体育教师一人兼顾多个体育项目的教学。这部分教师是为了教学的需求而进行教学,他们既不具有较高的羽毛球专业水平,也不深入了解羽毛球的专业知识和动作要领,教师专业水平底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羽毛球机能实践理论的精华。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会在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体现出来,水平较低的教师不能及时的转变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
2.4 学生缺乏竞赛交流的机会
通过适当的羽毛球比赛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中羽毛球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它在高校中基本都是以选修课的身份出现的,学校很少去组织校内的一些羽毛球比赛,学生缺少参与校内比赛的机会,更不必说参与学校之间的比赛或大型的职业联赛了,这种情况就十分不利于大学生的羽毛球水平的提高。
3 创新高校羽毛球教学的路径研究
3.1 实施分层次教学区别对待学生
由于选修羽毛球课的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高校羽毛球教师可以选择分层教学法进行施教。在开课之初就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以及羽毛球简单技术的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将学生编排至不同的小组,教师可根据不同班级的情况分成不同的组别,并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各层次的学生,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3.2 提高场地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高校为了保证羽毛球课程的正常开展,促进网球教学有进一步的提高,首先就要在场地器材等方面做出行动,加强对专业的训练场地以及场馆的建设力度,以满足选修班学生的正常上课的需求。而且才对羽毛球和羽毛球拍的采购上要扩大预算、严格把关,在羽毛球、球拍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采购人员选择优质运动设施,防止质量不合格的球拍、羽毛球等进入课堂,给学生创造安全的教学场地与练习环境。
3.3 加强对羽毛球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是促进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就目前高校羽毛球教师的整体情况来看,要想整体加强羽毛球师资队伍的建设,还需要做出极大的努力。首先,高校应该扩大对专业羽毛球教师的招聘。其次,要经常的组织在校的羽毛球教师经常外出学习,多多参加一些专业的羽毛球培训课程,同时也要要求教师重视起自身专业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到与时俱进,经常去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提高自己的运动机能。最后,教师还要去把握时代前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积极营造竞赛氛围
学校应该去积极地营造良好的羽毛球竞赛氛围,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广泛开展。高校之间可以联合起来开展羽毛球交流比赛活动,积极搭建网络信息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信息交流的渠道,促进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广泛开展,通过学校之间的交流比赛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通过竞赛来提高学生对羽毛球项目的学习兴趣。
3.5 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羽毛球教学内容多是一些发球和接发球技术,对于放小球、扣杀球以及劈吊球这些技术基本上很少进行系统的教学。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多接触羽毛球的各项技术,才能真正体会到羽毛球的乐趣。而且教师不能一味地重视技术的教学,还应该把羽毛球理论融入其中。羽毛球理论的教学不要简单的局限于羽毛球的基本常识上,还要重视对学生战术思维模式的培养。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讲一些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的知识,只有避免出现运动损伤,才能更好地学习技术。
4 结语
羽毛球运动因其自身的高娱乐性、低成本、易开展等特点深受广大高校大学生的喜爱。高校开展羽毛球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但是现阶段高校的羽毛球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面临着种种困境。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羽毛球的场地设施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羽毛球教师;学生之间缺乏竞赛交流的机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创新高校羽毛球教学的路径:对不同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的学生采用分层分组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场地设施的质量和数量;加強对羽毛球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营造竞赛氛围,通过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对羽毛球项目的学习兴趣;丰富羽毛球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丰富技术学习的内容,而且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融入。
参考文献
[1] 郭斌.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9-10.
[2] 关祥伟.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296-297.
[3] 张晓松.试论羽毛球教学训练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3):43,45.
[4] 李树宝,陈学海.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关键问题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2):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