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摘 要]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新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推进就业创业教育的进程中,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目前的不足,立足时代要求,立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把就业创业教育融合推进,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阶段性全程化三年不掉线地推进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与整体素质,提升学生终身发展与服务社会的能力。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全程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28-0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复兴大业,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同时,大学生就业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品质的直接体现。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院校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00后学生的个性化凸显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全程化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与服务社会、国家的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时代课题。
经过多年探索,推进职业院校就业创业教育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无论从认识到实践都有着明显的提升,这些宝贵经验都为深化就业创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必须理性地看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就业创业教育断层问题尤为明显,已成为制约就业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基于此,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全程化教育至关重要。
一、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吸引力
目前,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已作为公共必修课在我国高职院校普及。但是,其在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非常单一。如就业指导的课程内容多以宏观的就业制度、权益保障为主,缺乏微观的就业准备、就业基本素养培训等,学生实用性不强。教法上多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手段与方式创新不够,导致对学生缺乏亲和力。创业教育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内容上以宏观为主,教学方式单一,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缺乏,课程与社会、学生的粘合度不高,吸引力不够。
(二)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机制缺乏协同力
受到教育资源、学校体制与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协调联动不足,协同育人不够。如有的学校学生就业教育在学校招生就业处,学生创业教育在学工部或创业学院,不同的部门囿于其主要职责与主要理念、主要制度,对学生教育的侧重点、发力点不一致,部门之间缺乏横向与纵向的协同机制,导致就业创业育人成效不尽如人意。
(三)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队伍缺乏保障力
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与创业教育队伍多数是兼任教师,主要来自学校其他任课教师或是管理岗位的人员,专业的就业指导与创业导师很少甚至没有,这就导致开展就业与创业教育的专业性不足,教学质量偏低。同时,多数学校对就业与创业教育队伍的考核不具体,发展方向不明确,发展通道不顺畅,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从而导致教师的积极性不够,责任感不强。
(四)高职就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缺乏制度力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系统中,很少把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甚至属于边缘化的学科,被排斥于主流教育体系之外,经费投入、场地保障、基地建设、激励奖励等方面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全校师生对就业创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随意性大,实践教学形式化严重。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全程化教育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新时代新要求,建立就业创业全程化教育体系对高职院校至关重要。第一,将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过程,使学生通过全程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职业素养、调整职业定位、实现成功就业、提高终身发展能力与水平。第二,将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过程,通过以就业為导向,对接市场、企业、岗位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与就业创业指导相融合,分阶段、分年级、分专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有效了解自己、了解市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情怀。第三,将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过程,是实施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资源、改变育人模式、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育人积极性与联动协调性,有效地促进三全育人的实施。我国目前亟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大量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就业创业意识淡薄、奉献服务精神贫瘠、实践能力匮乏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从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出发,改革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式等,实现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全程化。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全程化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全程化就业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创新创业指导、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全面了解自我的前提下明确职业目标,并对目标的实现有具体的实施步骤与安排。学业指导是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对职业的追求与学习有机结合,并将追求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创新创业指导是指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水平,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就业指导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充分了解就业形势,提升就业综合能力。心理健康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
全程化的就业创业指导立足学生实际、社会需求,同时,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特点,高职院校一般采取“2.5年+0.5年”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期末基本都进入实习实训阶段,因此,全程化教育时间段从学生入校之后到大三第一个学期,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即大一年级,主要侧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新生入学等各个各环节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浓厚的职业兴趣,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指导学生做好职业发展的近期规划与远期目标。第二阶段即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侧重学生学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实现职业目标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指导学生按照目标加强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与要求,同步提高学生创业意识。第三阶段即大二年级第二学期,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讲座与活动给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包括就业创业指导和求职应聘技巧训练等。第四阶段即大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职前心理素养”等课程,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克服职前心理焦虑,树立良好心态,顺利就业。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为大学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内容包括:(1)军训、国防教育、入学教育、法治教育,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学生管理规定》,树校风、严校纪、培养法律意识。(2)专业介绍,目的让学生认知专业、课程和知识结构,明确职业发展定位。(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帮助做好职业发展定位。(4)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目的是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
第二阶段,为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内容包括:(1)学业指导,目的是指导学生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辅导员指导学生制定专业学习计划。(2)大学生创业基础、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创新创业活动月(12月),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以及如何创办企业、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第三阶段,为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内容包括: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及就业形势分析(讲座)、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讲座)、求职准备与就业程序(讲座),目的是指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与能力。
第四阶段,为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内容包括:(1)大学生就业指导,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就业政策、学会面试和制作求职简历。(2)专业实习指导,目的是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提高专业实践和就业能力。(3)职前心理素养,目的是指导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克服择业心理问题,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4)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月(12月),目的是通过开展简历制作大賽、模拟面试活动、优秀校友求职分享、创业培训等活动,举办毕业生大型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精准服务。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人生抱负与人生价值的教育,因此,必须立足于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人而变,创新和完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加强教育保障。实施就业创业全程化教育,就是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内涵,提升育人实效,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诗慧.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2]沈宇.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创新路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6).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