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戏化教学是小学课堂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既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帮助小学生构建一个正确的思维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优势,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游戏化教学主要是借助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识,这实际上也是解决重难点问题的一种方法。因此,教师在具体实践的时候,一定要衡量游戏同教学之间的潜在联系,从课前、中和后期等多方面去探讨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其中,这样才能获得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一、 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 强化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在思维养成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可能性,如若教师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这些具备趣味性的活动内,发散他们的思维,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在一些几何图形教学中,基础薄弱的学生认为这是非常复杂的,教师就可以设计游戏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游乐园,进入到园内以后,按照运动的形式来进行项目分类,顺便感受到平移、旋转的区别,帮助学生更快地去消化知识,达到快速理解的效果。
(二) 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
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摆脱掉以往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完整与丰富。同时,教师也要深刻意识到,在多元的教学内容下,还要适当性的融入一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尽量将主动权交由学生,让其自由的思考,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趣味性,并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
(三)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数学知识实际上也是从现实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而且这些现象就处于每个人的周围,这就要求小学生不仅要借助课堂上的时间去分析,还可以在课外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从当下的发展现象来看,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于表面化,但是在应用了游戏教学法以后,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加轻松、愉悦的环境,并且让他们在这种环境内更好的学习知识,这实际上也是高效率教学的一种体现。
二、 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课堂导入中游戏化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借助游戏导入的形式,将课堂和游戏进行巧妙的结合,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具体实践的时候,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内,对学生实行正确引导,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到数学知识。教师在游戏导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游戏化教学最主要的目的,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推动小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数学课堂上的游戏导入,充分体现出了寓教于乐的基本原则,并且将一些新奇、趣味性的因素融入其中,最大限度地活跃了课堂氛围,也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情景下接受知识。例如在“四的乘法口诀”中,采用唱儿歌的游戏形式,利用《青蛙儿歌》让学生快速地唱,顺便询问他们,三只、四只青蛙有多少张嘴和多少条腿呢?当学生在编写儿歌的时候,也能熟记4的乘法口诀。课堂导入中的游戏教学,需要教师选择最合适的形式,用于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最优化的选择,具备一定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确保他们更快地融入相对应的状态内。例如在“数的整除”中,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告知学生一些解题策略——任意说出一个数字,试着分析这个数字是否可以被2整除,然后鼓励学生积极的提问,教师都能随意的作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接着,在练习环节也可以借助游戏,达到一个巩固的目的,组织一些加减法竞赛游戏,通过以赛促学的方法,相同的题目,谁的计算效率更高、更快,胜利的学生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解题的热情。在新课导入的时候利用游戏,更容易稳定课堂秩序,但是教师在导入的时候,还是要因人、因时而异,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该做到生动、有趣,确保学生的审美情操得到一定的满足。
(二) 授课过程中的游戏化教学
导入了游戏之后,就需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也能自主性地去完成一些练习,尽量合理化的安排游戏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如若时间一长,无法平衡两者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后续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敢于去突破思维局限,借助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节课的时间,如若十多分钟都是理论性的阐述,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出现思维、精神力不集中的情况,而借助游戏的形式,有助于调整课堂教学的节奏,达到一个是高效率的教学目的。例如在一年级“比大小”的教学中,虽然“>”“<”的知识点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实际运用的时候,还是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容易混淆“>”“<”的用法。因此,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臂进行演示,表示“>”“<”的操作过程,这样在锻炼学生肢体协调能力的时候,也能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而且在游戏扮演的时候,这些符号能够加深学生的具体化认知,在头脑中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利用这些概念去解决实际类的问题。又或者在“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为学生设置一个故事情境,如何利用這些素材来建设成完整的城市。学生是设计师,教师是负责人,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市中心、绿化带和住宅区等,利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定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将学生分为4~6人一组,利用线段、长方形来制作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规划图。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各个小组很快就能提交方案,然后让他们来计算出市中心的面积,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展开教学,不仅可以强化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能取得一个双赢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对班级学生实行综合性评价的时候,按照不同小组的综合能力设计游戏,尽量保障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其中,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作用。
(三) 课尾的游戏化教学
数学课最后几分钟才是学生最疲劳的时刻,而且也最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如若过于理论性,会导致整个教学效果非常低下,这时候,教师就要设计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活动,不仅要调节疲劳,还要巩固新知识,使得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以《圆柱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这时候在课外设计一些小活动,发给每位学生一枚硬币,利用两只手来捏紧硬币的侧面,平着举起课桌大概是10 cm的位置上,接着放开手指,当硬币在下落的时候,呈现出了怎样的一个图形?尽量让学生努力想象,是否可以看到一个圆柱体?在这个课尾游戏中,利用的是生活中经常会应用到的物体——硬币,在平面图形的旋转、平移中,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图形,探索图形转变的时候,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几何体系,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比较健全的空间观念。又如在“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利用1~9的扑克牌来进行游戏,让学生随意的抽取四张牌,然后利用加减乘除进行計算,最终的结果必须要是24,将其记录下来,哪个小组计算最快就是最终的获胜者。四则运算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整个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厌学的心理,但是游戏的运用,则是让学生始终能够保持在一个比较兴奋的状态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意识。
(四) 课后的游戏化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所要传授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要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扩展,所以在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将游戏融入其中,顺便融入一些社会、自然和美术类的学科,提高小学生的鉴赏水平。例如教师在课外让学生折千纸鹤,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利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来折,会留下一些痕迹,接着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中的结合原理,如相似性、对称性。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折千纸鹤这一游戏,实际上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个过程,将二维的平面图形转变成为三维,显得更加立体化、系统性,并且对知识点进行适当性扩展,引出几何投影,让那些感兴趣的学生去分析和探讨。当教师在布置这些课外游戏的时候,可以让家长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携手合作,引导孩子一同来完成,这些游戏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必须要从中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而是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将自然、美术等学科融合其中,实现扩学科式的学习,让他们对文化和历史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此外,课后的游戏化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利用这些课外游戏调动学生的感官,更好地去学习知识。设计课外游戏的时候,将学生的差异性考虑在内,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则是以简单的游戏规则、步骤为主,活动内容新颖;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就要适当性的增加一些游戏的难度性,如若过于简单,这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从最终的应用效果来看,当学生在参加这些课外游戏的时候,会享受到游戏成功时所带来的满足感,还能掌握到相应的运算、测量和分析技巧,从一个辩证的层面来看待问题。简单而言,当学生参与到课外游戏的时候,他们的各项能力都有所提升,也会享受到数学所带来的乐趣。
三、 结语
小学数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运算能力具备促进作用,如若是采用传统化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理论性知识点的灌输,不仅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教师要清楚意识到游戏化教学的优势性,基于当下的学情,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设快乐的氛围,真正达到一个寓教于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盛良.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26(6):114.
[2]赵艳红.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7(16):7.
[3]潘小锁.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11):71.
作者简介:
李春梅,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沭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