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娇
在竹叶青酒的漫长历史中,名人成为竹叶青酒的一张名片。从历代皇室贵族,到青袍白衣的文人骚客,乃至于退隐山林的高士,无不为之倾倒。
杯中千古:武则天和竹叶青
武则天出生于山西文水,与杏花村很近。年少时,父辈们饮竹叶青酒的场面令她记忆犹新,她也因此喜欢上了这种酒。被唐高宗封为皇后以后,武则天能够收到来自五湖四海的贡酒,虽然种种风格各有千秋,但她却独独钟情于竹叶青酒。
武皇后常来往于首都长安和洛阳之间,当时唐高宗在河南朱家原北岗设行宫,名曰“兰昌宫”,西有菜园乡的“绣岭宫”,东有宜阳县境内的“连昌宫”与此遥相呼应。皇帝唐高宗与皇后武则天十分恩爱,一次,两人在此小憩一日,无比甜美。途经陕州回长安时,傍晚,武则天与唐高宗喝了几杯竹叶青酒,武则天觉得心旷神怡,揽镜自照,面庞若芙蓉般美丽,顿时诗兴大发,赋诗《游九龙潭》:“山窗游玉女,涧河对琼峰。岩顶翔双凤,谭心到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凤入松。”
医脉相承:李时珍、傅山与竹叶青
明朝大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先生在《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竹叶酒治疗风热病,清心畅意。”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傅山博学多才,擅长诗、书、画、医,当时被人誉为“学海”,而且他还是一位得道高人。清军入关以后,他曾积极组织抗清,失败以后,便隐姓埋名,自称“朱衣道人”。
傅山,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他隐寂于民间之时,曾经几度在山西汾阳杏花村小住。这几番来來回回,平易近人的傅山与诸多酿酒工人成为好朋友,有一天,傅山看到酒工浸泡药材酿造竹叶青,不得其法,便教酒工如何浸泡药材,才能使药力融入酒中。他还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重新研制竹叶青的配方,重新搭配中药材,使竹叶青酒能够发挥更好的疗效。酒工按照他的说法和配方酿造竹叶青,酿出的酒味道芳醇,金澄澄的颜色中微泛着翠绿,而且,由于傅山在医学方面的深厚经验,这个药方配出的酒对治疗经络疾病有很好的功效,傅山将竹叶青配置用药由过去的四五种改为十二种,保留了竹叶的成分,使竹叶青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成了今天名重天下的佳酿。
精算配方:华罗庚与竹叶青
1975年,著名数学家、教授华罗庚,率领专家小组来到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对竹叶青酒中药材的浸泡时间进行了反复试验,结合竹叶青酒的传统酿造技术,以及经傅山先生精心改良之后的配方,不断研究,反复试验,最终选定了更加精确的浸泡时间,总结出了“十条秘诀”“四大先进操作法”“十大技术措施”,使竹叶青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载酒江湖:金庸、古龙小说中的竹叶青
落魄江湖,需仗剑载酒而行;豪情江湖,更要煮酒论英雄。
酒是侠客的符号。武侠小说中描写江湖的人情之时,往往需要以酒水作道具。武侠小说金庸对山西酒情有独钟。《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与田伯光以酒结交,金庸借田伯光之口说道:“天下名酒,北为汾酒,南为绍酒。”不仅令狐冲、郭靖这类侠士爱好汾酒,《书剑恩仇录》中的乾隆皇帝更是非汾酒不入口。清代乾隆年间,汾酒已是宫廷玉液。
无独汾酒,竹叶青亦是金庸笔下的常客。《笑傲江湖》中有这样的片段——
内堂里咳嗽声响,走出一个白发老人来,说道:“客官请坐,喝酒吗?”说的是北方口音。郑镖头道:“不喝酒,难道还喝茶?先打三斤竹叶青来。老蔡哪里去了?怎么?这酒店换老板了吗?”那老人道:“是,是,宛儿,打三斤竹叶青。”
虽说古时白酒度数较低,三斤竹叶青,喝下去却不知是何滋味儿。
竹叶青,总让人联想到夏夜凉风、竹影萧萧。在武侠世界里,竹与剑,酒与人,疏狂剑客与清翠竹林,总是如诗如画的绝配。这大概是无数文人热衷于竹叶青酒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文弱的金庸写竹叶青只是一种臆想。那么,竹叶青之于古龙,则是一个不可磨灭的标志。
古龙是酒徒。他笔下的人物,都似他那般嗜酒如命,个个天生海量。《碧玉刀》中说:真正好的酒是陈年竹叶青,淡淡的酒,入口软绵绵的,可是后劲却很足,两三碗下了肚,已经有陶陶然的感觉。
所以,古龙笔下的酒徒往往都是竹叶青的拥趸。楚留香嗅觉不灵,却能闻出竹叶青的酒清香。陆小凤沐浴用餐一回,都要饮上两斤竹叶青。而《欢乐英雄》中的林太平,一出场酒抱着坛子,将一坛三十年陈的竹叶青一饮而尽。
《武林外史》中,古龙还曾用竹叶青纸上谈兵地调了一回酒,沈浪喝过这种“淡青而微带苍白”的酒,不禁赞叹“此酒柔中带刚,虽醇而烈,如初春之北风,严冬之斜阳”。
酒对江湖人而言,“不管最后酒醒会多么消沉颓废情绪低落,在喝酒的时候总是快乐的”。因此有人但愿长醉不愿醒。如古龙说的那般:做客异乡,投宿逆旅,在这冷清清的夜里,喝一杯淡淡的竹叶青,听听抱琵琶的歌妓唱两曲动人的小调,本是人生难得的享受。
作者单位:山西杏花村竹叶青酒营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