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
鲜榨果汁、鲜榨蔬果汁,原来是“时髦”玩意儿,现在则成了“家常”饮料。
你口渴了,拿起果汁倒进嘴里,哇,甜甜的,润润的,太可口了。
妈妈大呼小叫:这不是天然食物,就是吃水果也比果汁强,水果是天然食物。
你不服气,说,果汁不就是从水果里榨出来的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妈妈说,果汁里有添加剂呀。
你说,那么我喝现榨的。
妈妈有点不同意:总是不如水果“天然”……什么是“天然食物”
“天然食物”还有个称呼叫“有机食物”,意思是在生长过程中不用化学肥料,在加工过程中不用添加剂……总之,就如古人种植、生产的食物那样。
现在的“有机农场”俨然成了风景胜地,尤其欢迎大家参观、体验。
现在的“有机食物”包装精美,一个一个、一对一对地单独包装,超市特意开辟、设计“高雅”:专区,价格比随装随称重的“普通食物”贵好多,可是人们还是很崇拜地看着它们,巴不得穿越回古代过上“天然”生活。
古人为什么会选择那些“天然食物”?
感谢我们的祖先。“神农尝百草”听说过没有?他为了让人们有更多东西吃,病了可以治,试吃了各种植物,找出了可以当粮食的、可以治病的有用的品种,虽然多次中毒,但一旦被解救过来,他仍继续尝食。
远古时代,就是有了神农那样的祖先,人类才能利用大自然中生长的食物,吃饱了肚子,强健了体魄。
但有些人吃了同样的食物,身子却接受不了,要么呕吐,要么拉稀,要么虽然一时填饱肚子,却不能吸收食物的营养。这样的人,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只有能适应这些“天然食物”的人,他们的体质、基因才能一代代传下来。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认为的“天然食物”,其实是被我们身体认可的食物。
身体能吸收营养获得热量才会健康运转。营养包括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
很多人也是为了健康才天天喝果汁的。
有人为减肥,把苹果、橙子榨汁喝,谁知喝进了医院。医生警告:停止喝果汁!因为含糖量过高,让本来偶发的痛风病,变成经常发作。
还有人每天喝“健康”榨汁,一个月后患上了胡萝卜素血症,原因也是长期、大量喝含有丰富胡萝卜素的橙汁、胡萝卜汁。
看看榨汁过程,就知道一杯果汁至少要放两三个水果。经过浓缩的果汁,糖分增加了两三倍。喝进肚子的糖分太多了,只能转化成脂肪贮存起来——一些热衷甜食的人比较胖,就因为吃东西“反祖传”。
此外,水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维生素、抗氧化物质等,也随着榨汁过程要么大大减少,要么被破坏,在喝果汁时身体无法得到正常补充。
还有,吃水果要靠牙齿,这能锻炼牙齿的咀嚼能力;水果咀嚼后还保留了碎碎的屑粒,吃进肚子里后,腸胃还要消化一番,这也促进了肠胃的消化能力……果汁却把这些锻炼身体机能的机会给消除了。
更别说那些为刺激人的口味掺了过多添加剂的食物了。
妈妈没说错,果汁确实不“天然”,只因身体不认可。
不能穿越就不能全部攘受
那么,不是代代相传的食物就不能吃?
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变化,不仅在大自然不断发现古人未见的动植物,就是照单全收古代食物也是不可能的。
吃这件事,跟老祖宗相比,我们最缺的是什么?运动。
远古的人用石头和棍棒捕猎动物,神农要跋山涉水挖掘植物,那时的人们种庄稼、养畜禽,可没什么机械化、自动化……总之,要弄吃的需付出气力。
现在则坐比走多。妈妈从超市带回食品,使用各种便利的厨房用具,在干净明亮的厨房里,看着手机上的菜谱,哼着小曲给你“烹饪大餐”。她一天工作下来,觉得这是调剂精神的好方法,比在电脑前费神轻松多了。有的妈妈甚至这样的调剂也不要,手指动动招来外卖。
同样吃一个红薯,现在的人比老祖宗运动得少,很可能在身体里留下更多糖分,这比吃合理地添加了甜味剂的食物更不健康。
是的,并不是有添加剂的食物都不能吃。
其实,有的添加剂还是“天然”的,食盐就是一种添加剂。
如今若没有添加剂,就不能吃到美味、安全的食物。比如,以前的酱油放时间久了会长毛,很不卫生,但加人防腐剂以后毛毛就不轻易出现了;有些食品含油脂比较多,如果在运输过程中不放抗氧化剂,容易变味……
不过,当食品添加剂添加过多,或者是不该添加的添加了,就会让食品变成“毒品”。
“天然食物”也在进化
就是“天然食物”也无法回到古代。
有句名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各种生物为了生存互相竞争,只有符合天、地、物等生存环境的自然选择要求,才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人类也是进化来的,那些不能吸收食物营养的身体不能传承,也是适者生存的结果。
各种生物为了不被别的物种淘汰,在不断进化中严酷地自我淘汰,主动抛弃那些有缺陷、不强壮的后代,不让它们有繁衍后代的机会,以免影响到整个家族,被别的生物灭绝。留存下来的,在地球环境的变化中还在不断一轮轮筛选。比如,持久干旱,耐干旱基因强的才能生存下来;病毒侵袭,抗病毒基因强的得以延续……
各种生物遗传了自家老祖宗“千锤百炼”得以生存下来的基因,但遗传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复制,有的基因会突变。有的突变是灾难,有的却给进化带来突飞猛进的提高。还有的不同生物的基因,因为种种原因,发生了转移,你的到了他那里,或者他的到了你这里。
我国和德国科学家联合发表研究论文,他们发现红薯中有几个基因与农杆菌是“一家子”,这些基因在红薯的野生祖先那里没有出现过。农杆菌基因的“入侵”,还破坏了红薯自己一个基因的功能。这个“转基因”的过程,使得红薯具有了野生祖先没有的优点,被人类接受,大量种植。
就是通过这样的遗传、突变、转移等等,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许多生物也变得多姿多彩。
去年,上海首届番茄品鉴会上出现了57种樱桃番茄,有长圆形、橄榄形、扁圆形、洋葱形等多种形状,有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都是在自然界形成的。
番茄家族在一代代传承中,基因复制发生变异,积累了多种变异的颜色和果型。同时,那些能适应环境的品种,比如耐低温、耐干旱、抗灰霉病的番茄便生存下来,使番茄家族在各种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到了现代,人们不但要好吃的,还要好看的,“高颜值”的番茄被持续种植,大红扁圆番茄不再称霸,各式各样的番茄也就越来越多。
很多物种不但本身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不断进化,有了人类后,更加快了它们的改变步伐,比如人类对植物的育种。所以有了袁隆平爷爷等科学家不断增产的超级稻、沙漠稻、海水稻;有了新西兰引进改造后的大个的甜味高的“奇异果”——原先它们在中国山里是小小的、酸酸的,只适合小部分人口味的猕猴桃……
现在绝大部分的栽培植物,早已不是来自古代一成不变的“天然食物”,而是经过千百年非人工和人工改造,留存下来的新品种和新物种,全看身体愿不愿意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