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培养ERP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019-02-01 05:20武建红
财会学习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产教融合

武建红

摘要:基于信息化的大时代,企业信息化程度决定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目前,我国企业已步入应用ERP的信息化发展阶段,但ERP人才的匮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时代背景需求下,学校如何与企业深化合作,培养高质量的ERP创新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文章在剖析ERP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ERP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人才;ERP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称为企业资源规划,它是基于信息技术这一平台,把企业的经营策略、业务实操、人力资源等重要模块系统化的整合。1990年Gartner Group Inc公司提出ERP系统之后,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当前,世界大多数企业已把ERP系统应用于管理之中,极大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大部分大型企业也已应用ERP系统。但企业对ERP系统运用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人员对ERP认识程度不够,不了解ERP系统的运用及流程。国内能够真正运用ERP系统的实施顾问仅几千人。

一、ERP的人才需求分析

ERP作为一个软件系统,其也代表着一种管理思想,注重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对ERP人才的需要也逐年增长。据相关调查表明,企业接收应届毕业生中,95%以上的企业希望他们对ERP等管理软件有所了解或具有操作经验。这已充分说明,企业已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实践技能以及对信息化的掌握程度。但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打破ERP专业人才与信息化发展速度失衡的僵局。截止2017年我国ERP人才缺口大约为六十万左右,但有意识引入ERP系统的企业越来越多,未来十年内,国内企业将需要更多的ERP专业人才,但目前国内专业人才较少,还有部分是有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经过培训而转行的,远远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外,从人才专业来看,企业对ERP专业人才的需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ERP软件研发类人才,包括对软件系统的开发等;二是ERP系统维护类人才,包括ERP咨询、技术服务等;三是ERP系统应用类人才,包括项目实施、产品推广等。目前,ERP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有:一是ERP培训机构所进行的专门培训,如ERP软件公司中的培训部门,针对某一产品所进行的操作培训。二是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ERP人才培养,不少院校开设了ERP的相关课程。

二、培养ERP人才的现状分析

国内企业因缺乏ERP实施顾问和技术人员,造成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真正的效用。所以,ERP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有较大空白。这些年,不少院校逐步重视ERP的人才培养,大部分高校纷纷开设了ERP人才培养的课程。但是,国内院校起步较晚,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没有一套科学的ERP教学体系,培养人才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能直接完成对企业的人才输送。

一是ERP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ERP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ERP高端人才、普通实施人员、系统应用及维护人员。根据院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ERP人才的目标应主要培养ERP系统应用及维护人才,重点培养普通实施人员。但不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楚,学生虽在校期间学了不少计算机编程课程,但不了解ERP具体产品、不熟悉业务流程,导致无法从事系统维护和实施等工作。

二是ERP教学体系设置不科学。ERP技术包括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知识,市场的需求是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但目前不少院校的ERP教学或侧重于管理,或侧重于技术,或在教学方案中设置一定数量的计算机课程和企业管理课程,认为学生只要学习相关课程,就可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缺乏专业的ERP教师,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由计算机院系的教师讲授,管理课程则是管理院校的教师,学习之后,学生觉得难以把知识点和技能融合起来。

三是ERP培养缺乏实践操练。不少院校的ERP教学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师的ERP实践能力不足,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应用案例。部分院校的ERP课程以实训为主,但涉及到企业业务流程的内容不多。因ERP软件价格较高,院校教学实训平台采用教学仿真软件,仅模拟了一些系统的应用片段,使得实训内容是割裂的,难以形成各个业务数据之间的连贯和统一,学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了解是零散的。当毕业之后,学生接触企业真实的ERP系统之后,还是会陌生的,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ERP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培养高质量的ERP创新人才,需要基于产教融合来完成,院校的理论授课能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企业的真正运用能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院校要积极和企业合作,共建系统的ERP创新人才培养输送集中,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人才。

首先,明确ERP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院校要准确定位专业的建设方向,要结合市场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对接企业和依托信息服务行业,与大型软件企业进行合作,培养专门的ERP创新人才,把培养部门定位为双方向双层次。这一目标是旨在培养企业中能从事ERP系统应用、维护等技能型专业人才,也能于大型软件企业从事ERP系统的技术服务、二次开發等技术型专业人才。同时,院校的专业建设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的建设道路,以ERP为特色教学,采用“一体化、分方向、多渠道”的教学体系,运用“校内校外相结合”模式来培养人才。

二是建立“训研创”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根据国家对高等院校教育的要求,结合企业需求的特点,院校ERP人才培养要建立“训”(单项技能实训、仿真模拟实训、岗位技能实训)、“研”(社会服务项目、纵向科研项目和知识产权)、“创”(创新实践教学和创业体验教学)的一体化体系,实现科研项目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企业培养大批急需ERP创新型人才。

三是设立三课堂联动培养ERP人才。基于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校企要联合培养ERP人才,人才培养的时间定为大二开始直至毕业结束,并采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模式,把学生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暑期实践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做法为:一是夯实ERP知识,不断提高ERP应用能力;二是培养ERP兴趣,选取有基础的学生设立ERP的特长班。三是组织暑期ERP实践活动,利用假期提前接触企业业务流程。四是邀请企业实操人员对学生进行ERP培训。五是毕业设计以真实ERP项目为题,采取企业和学校双导师指导。

四是培养复合型ERP教师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是ERP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ERP人才培养的内容涉及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承担教学的教师需要管理和技术双通的复合型教师。这就需要在培养现有教师的基础上,同时引进一部分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要求教师也要下企业、进项目,参与实际的运行流程。同时,设置教学方案和选取教材,也要由教师和企业人员联合讨论,教师要多选取企业应用案例,把企业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总之,基于产教融合来培养ERP人才,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师资队伍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使得教师树立实践教学意识,为理论授课积累丰富经验;也为企业和社会输送更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克玉.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以业ERP系统人才需求为视角[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

[2]胡培业.ERP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 (14).

[3]刘锐.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人才资源转化[J].南方论刊,2012 (9).

[4]张阿曼,杨雪.信息化时代应用型ERP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 (3).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