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策略

2019-02-01 04:40:49王迪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11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旅产权历史

文/王迪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辽宁大连 116011

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旅游景观的一种形式,开始受到产业界和学界的重视,主要分为商业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类型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两者之前并非相互隔离的关系,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历史文化街区主要通过商业、康养、学习、休闲等要素的集聚实现产业街区的转型和发展。

1、文旅融合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状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需求与日剧增,同时对于文化追求和学习需求也在提升,经济利益不断扩张和不同文化不断交融的背景下,文旅融合对于旅游整体产业格局也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1]。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街景式样、区域风貌、文化传统等环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问题的涌现和矛盾的突出,进而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

1.1 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成本较高产权结构复杂

当前,为数不少的历史文化街区都是旧有的建筑实施休整完善后开发,通常年代比较久远,产权的结构在历史上也经历了种种变动,要进一步开发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基础上,产权问题也因地制宜,管理和沟通的难度非常大。从当地社区的角度而言,居民也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管理的责任意识较差,对于自行维护修缮较为缺乏概念[2]。因此,当前的资金管理仅仅局限于在维持现状的阶段,对于进一步的修缮管理和建筑质量保证则难以为继。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单位不愿意实施进一步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产生负面循环。

1.2 历史文化业态的交错发展与乱象

历史文化业态本身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其中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这一业态本身还具有交错发展的特征,发展的乱象数量较多,还没有能够形成一种集中性的产业链条。很多历史文化街区都是随着旅游主管部门的变动,动态几年一变,导致街区出现生活污染等问题和现象,与历史、文化本身的内涵渐行渐远。很多历史文化街区还存在着产业形态几年一变、生活污染问题随处可见、历史文化关联性很弱等问题,很多都是由于在大城市周围产权问题不明晰,加之流动人口较多,环境保护和治安问题在短时间内都难以得到把控。

1.3 历史传承弱化和文化水平下降

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成本的角度出发,很多背景底蕴深刻的单体历史建筑具有良好的水平,但是却存在历史文化碎片化的趋势,自然就会导致历史传承弱化,真正的文化传统渐行渐远,这和历史文化风貌本身的原则有所背离,进而导致城市历史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和色彩,过分的城市化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徒留空壳,失去了内在的灵魂。对于城市未来空间发展和历史风貌发展都具有负面的影响,历史文化风貌和非物质文化的水平同步下降的趋势愈演愈烈,进而导致节庆文化和手工工艺水平下降。

2、文旅融合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路径

从发展旅游文化的角度而言,应当着力于建设经济高度文明、当地社区群众精神富足、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也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环节,与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策略都是息息相关的,本土和外来文化的相互交融,从当地文化特色的角度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塑当地精神文化内核,实现文化和旅游相互发展相互交融,实现旅游服务产业的规模化增长,保障传统性和创新性的协同发展,实现现代生活品质的提升,打造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

2.1 明确产权关系,突出街区文化特色

历史文化旅游街区通常具有较大的面积,所授予的产权问题也十分复杂,对于社会各界实施创新、筹集资金等环节协同要求不断提升,对于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意义重大,产权所属关系首先需要剥离开来主体,进而实施权属关系的协调。通常街区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从个性建筑的角度,建筑也更具有资源的优势,实现资源的科学开发管理。充分鼓励并且实施大众管理、大众投资以及大众共享的政策,实现当地特色记忆和游客体验的有机融合,推动整个历史文化区域地段的配套开发,实现科学的项目导向工作。

2.2 充分利用互联网,突出产业街区创意

在当前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中,历史文化街区也在这一背景下获得良好发展机遇,实现智慧景区思想在产业街区的深度融合,实现生产流程的再造,消费流程的完善、业务体系的升级,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不断完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转型提升,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将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为移动性能较好的移动街区,从智慧旅游、全域旅游、优质旅游等角度入手,实现旅游功能的完善和环境的调整,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掌上逛街区”、“掌上旅游购物”等新型旅游消费模式。

2.3 丰富街区内涵,传承街区文化

从文化本身角度入手,充分丰富街区的文化内涵,在街区内容上更加重视文化历史的传承水平,能够给历史文化街区更多也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核,文化形态和文化属性,彻底激发街区的历史文化活力。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实现静态观念到动态活力观念的充分转变,实现建筑功能的丰富化和发展,实现历史文化街区聚落的社区化管理,保护传统的特色小空间,同时为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渠道和沃土,也就是回归性培育的概念,充分发挥街区文化。

小结:

总而言之,当前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发展中更应当重视文旅融合,遵循保护历史街区、维护历史文化的原则,保持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满意度的同时,实现现代生活与历史文化街区的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文旅产权历史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44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金桥(2021年9期)2021-11-02 05:54:28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0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
文旅照明的兴起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9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与思考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