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深化改革,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的构建也逐渐完善和发展,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要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本文将对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的新思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相关内容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利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新思路
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的建构一直都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再加上应试教育在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心中一直根深蒂固,多数都重视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对于实验课程来说变的可有可无,再加上多数学校的化学实验室的器械设施投入缺乏,造成硬件设施无法达标,而且现在高中化学课时严重缩水,这也造成了想要上好化学实验课的教师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在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都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本文将对构建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转变自身的授课思维,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在课堂中不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形成了灌输式的机械教育模式,这样的方式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就无从说起学生主导实验。教师要将充分的自由留给学生发挥,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中,逐渐形成学生为课堂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让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得到良好的拓展。
就学生而言,学生要逐渐形成自觉实验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指导,实验的过程中要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不怕失败,在每一次的实验结论中找到方向,逐渐探索到真正的答案。这也就使得学生能够在化学实验中积极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良好发展。
二、 采用科学方式教学
化学的学习方式相对于其他的学科的学习方式应当更加的科学有效,化学课程需要大量的实验作为理论依据。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让化学的学习方式更加科学高效,从而也激發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由于一些化学实验的操作难度较大,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辅导。例如在实验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中,一定要按照规定的要求操作,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对操作的过程进行观察并记录,在实验之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分析,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更加感兴趣,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
三、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化学实验是操作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在化学实验逐渐朝向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比如说现在比较常见的呼吸机的工作方式,碘酒的制备,如何防止苹果变成棕色等,这些实验的题材十分广泛,将化学原理应用在生活中,贴近生活,这样也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果。比如说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比洗衣粉加酶与洗衣粉不加酶的特性,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观察,在熟悉的生活中寻找不一样的内容,让学生对学习化学更加感兴趣,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化学实验的能力。
四、 实验教具现代化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教学质量,从而加大了化学实验教具的投入,现代化的化学器具走进课堂,从而增强了教学的高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更加丰富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深入,从而也有效地保证了课堂的高效性,学校、社会以及政府都要加大对学生的物质投入,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分析双氧水的分解催化效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数字化实验进行分析,提前准备好计算机、气体压力传感器、量筒等,双氧水自然情况分解作为参照,利用气压传感器将加入不同催化剂如三氯化铁、二氧化锰等产生的其他情况,用计算机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快捷高效,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探讨、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能够有更大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字化实验的应用,就是实验教具现代化,这能让学生的参与程度更高,也能够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智力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总结
综上所述,实验内容体系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极具实用价值。尽管现在化学实验教具资源等方面仍然有一定的限制,但是随着现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化程度的加深,高中化学会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教学能力,为构建学生创新的平台不断努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芝,刘永明.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改革有机化学教学——以卓越工程师班有机化学教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1):126-127.
[2]孙伟明,张倩,李光文等.量子化学计算辅助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7,38(4):21-25.
[3]陆军.化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模型认知的思考与探索[J].化学教学,2017(9):19-23.
[4]吴晗清,王欣,游宏等.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类型与层次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3):49-53.
作者简介:
丁海燕,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