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世俗下的爱与孤独

2019-01-31 12:56范玮
齐鲁周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恶毒马林世俗

范玮

《只因遇见你》25万多字,我用了不到两天就读完了,这差不多是我最近几年阅读速度的一次纪录。去年重读奥尔嘉·朵卡萩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不过14万字的小书,我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多月。为什么读《只因遇见你》会这么快?或者说这部长篇为什么会抓人?我想,最大的原因在于马林的语言。

马林的语言风格值得一说。小说语言亦庄亦谐、亦正亦邪,常常指东打西、隔山打牛,滔滔不绝令人捧腹,满腹经纶令人叫绝。他真是有一种不计成本,挥词如土、语不惊人不打句号的劲头。更难得的是作者的态度,虽然饶舌,虽然油腔滑调却不尖酸刻薄,戏谑嘲讽却无恶毒之意。闪展腾挪,自始至终不踩红线,没有落入轻薄、刻薄、恶毒的险地。

我并不想把《只因遇见你》与那些言情的青春文学相提并论,它们不是一回事。细读这部小说,还是有高明之处。

这部小说披着一件言情小说的外衣,而且主人公艳遇不断,在欲望中横冲直撞,文字里充满着旺盛的荷尔蒙与亢奋的力比多气息。王尔德说过,男人的爱情如果不专一,那他和任何女人在一起都会感到幸福。小说初始,我疑心主人公杨二虎不过是心猿意马的登徒子一枚,所遇佳人均可倾心。难道作者要写一部不合常规的骇人之作?这真是给了我某种期待。但作者还是拉了回来,并在小说里做出供述:这年月不缺故事,就缺真情。电视剧比生活更现实,现实比电视剧更荒诞,真情就像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一样稀少,也像珠穆朗玛峰顶的空气一样稀薄。恰恰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中,主人公真正难以忘怀的是——真真。爱,成为这个荒诞时代最真诚最顽强的存在和支撑,尽管小说最后采取了大团圆式的结尾,稍落俗套,但我們还是被这种赤诚的爱深深打动,并感受到因爱而生的温暖和慰藉。

《只因遇见你》写市井生活。小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际遇,地摊上的烟火气,不合时宜的脂粉气,和急色儿的力比多气息,这些气息混杂起来,来历不明却热闹非凡,乱花渐欲迷人眼。

然而,愈热闹,愈孤独。

孤独掩藏在现实深处,被十分真实、具体、喧嚣的世俗生活层层包围。当然,这种孤独并不明显,而是在局部,细小而微,我不知道作者这样写,是无意为之还是写作的自觉,事实是作者完成了这样的写作。

世俗生活之下的爱与孤独,虽然着墨不多,也正是今日世俗生活的实相。好作家锦心绣口,无须篡改生活,巧妙,不露声色地写出爱与孤独,这样的作家应该收获敬重的目光与掌声。

猜你喜欢
恶毒马林世俗
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
From cashier to world
马林《道德·礼乐》隶书
可爱的外表下藏着恶毒的“心”
Two-phase SPH simulation of vertical water entry of a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
不愿向世俗投降
美国务卿炮轰俄罗斯“恶毒”
多么恶毒的谣言:胸大=奶水多,胸小=奶水少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